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基于一手文献文本针对顺应论所遭遇的诸多误解进行反思。结果发现,顺应论所遭遇的误解可以归结为如下四个彼此相关的命题:(1)在哲学基础上,顺应论被看作为一种与英美"分相观"相互对立的观点;(2)在根本目的上,顺应论被非理性地过分缩限于理论建构之上;(3)在根本属性上,顺应论被定性为轻视心智研究的社会语用学范式;(4)在方法论上,顺应论被责难以"过于宽泛、失之微观"。最后,文章结合国际语用学界"解放语用学"的呼声就顺应论具体应用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语言顺应论是维索尔伦(Verschueren)提出的语用综观论的核心。语言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即语言使用者依据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选择所使用的语言的过程。语境顺应是语言顺应论的核心之一,为翻译策略的选择提供了指导。本文着重从语言顺应论的角度探讨"土豪"一词英译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语言顺应理论创始人维索尔伦所阐述的语言顺应论的三大特征中,变异性是其对口译"顺应"最具直接指导意义的核心特征。因此,"变异"在宏观上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策略,在交替传译中实现源语和译语间的整体"顺应";而"变译"作为一种最常被采用的具体方法,消解因文化、结构、句法带来的翻译障碍,实现源语和译语转换过程当中的自然过渡。对"变异"和"变译"的准确把握,有助于对交替传译活动做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在商务谈判中,在保持双方合作关系的前提下,各方都想获取最大利益,这就需要使用恰当的语言来实现.“不合作”作为一种语用策略,经常会被商务谈判者巧妙地运用.本文主要以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框架,分析商务谈判者是如何采用“不合作”这一语用策略来顺应商务谈判语境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展示几个误译的例子,首先指出这种现象可能引起的对一种文化形象的歪曲和负面影响;其次借助于成功的等值翻译和语用顺应翻译示例,强调了顺应在成功翻译中的重要性;最后,在结合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具体的顺应翻译操作提供了可选流程和技巧。  相似文献   

6.
语用学的语用顺应理论是语言使用中根据语用环境做出的动态顺应。语用顺应对翻译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语用顺应分为主动顺应和被动顺应。本文以杨译与霍译《红楼梦》中“笑道”的翻译对比为例,对主动顺应与被动顺应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7.
文言省略现象频繁又复杂,通过深入分析省略的顺应性体现——双向、动态、惯性,可以对"省略"作出再界定:在"顺应论"背景下,省略与语言环境双向互动,体现动态顺应,且成为使用惯性的语言选择形式;省略成分可通过语境、顺应及惯性推导出来,推导结果具有唯一性。这对语言的运用具有指导意义,也有助于人们更好阅读和理解古文中的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8.
员工培训:“知识薪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实上,雇主与员工之间,不是简单的出卖劳动支付薪酬的关系,企业要想留人,还得帮员工发展,既让员工满口袋,也让员工满脑袋。经常给他们创造培训机会,使他们掌握最新的知识技能,终身受益,这比多发点奖金更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由法国语言哲学家斯珀伯(Dan Sperber)和英国学者威尔逊(Deirdre Wilson)创建的关联理论和耶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开创了语用学研究的新篇章。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综合两个理论用于语用理论建设和实证研究。"OK"在中国已是使用最普遍的外语词汇之一,其含义和用法灵活多变性决定了它在话语交际中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将试图用关联—顺应论解析"OK"在不同语境下的相应的语用策略选择,从而使读者对这一常用词汇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以达到成功交际。  相似文献   

10.
“语码场”假设通过对交际者所产生的语码场强弱的分析,宏观地解释了语言顺应论所提出的趋同或求异的交际目的,心理距离和社会地位是影响语码场强弱的两大因素。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2009,(6):58-58
5月起至年底,歌德学院北京分院与柏林自由大学文化传媒管理学院将联合推出培训和培养计划——“文化管理在中国”。这个项目将为中国的博物馆、剧院以及舞蹈团等文化领域培养新一代年轻管理者。除了由歌德学院北京分院提供的北京柏林两地基本免费的学习实习机会,参与者更可通过考核得到相关的证书。  相似文献   

12.
受电视连续剧《甄嬛体》的影响,近来不少人在日常生活中采用“甄嬛体”来陈述观点、传达信息、表达感情。语言顺应论可以为这种语体的理解和创作提供理论基础。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甄嬛体”在语音、词汇、句法、风格等方面具有一些特点,体现出人们对心理世界、物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等语境选择的顺应。分析得出结论,“甄嬛体”的使用反映了人们对当前社会、心理语境的顺应,体现出追求语用和谐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13.
顺应理论认为,使用语言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同时,这一选择过程受心理认知和语言生成等规律的制约.语言各层面与人认知客观世界的思维模式有一致性,即顺应性.顺应源于人类创造语言之初简洁、形象、直观、高效、节省的结构心理,表现为语言结构与认知方式的顺应、语言成份间的顺应、语言彼此间的顺应.英语句名词化、复合成分、因果关联和信息前景化结构,与汉语“把”字句的语用功能吻合,从而形成对汉语“把”字句翻译的顺应理据.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在国际国内已有广泛共识,不仅有法律基础,而且有理论支持。但在实践过程中,对“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含义理解存在着差异,政策落实不到位。本文认为,确保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落实须做好以下数方面的工作:消除工资制度中的不公平因素,建立养老金的的增长机制;建立全面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15.
“国培计划”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提供了再学习与交流教学经验的平台.教学管理作为培训工作的核心,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在培训过程中,教学管理工作呈现出新特点、采用新方法,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五种意识,从而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培训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抽签”上课是我校校本培训活动中小组实验课的一种管理模式。它先是在教研组内确定教学主题,进行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再在学校学科组内进行抽签,确定上课名额:然后,向全校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抽签上课是我校课程改革以来“以课代训”模式的一次优化,对集体备课以及深入探究课堂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成才与就业》2011,(19):10-11
宁波市江北区经济较发达,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仅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也产生了一大批离开土地的进城农民,城区外流入人口高达16万人,几乎占常住人口的一半。这些“新市民”在带来经济发展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管理的新挑战。如何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和进城农民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保障社会和谐,成了江北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江北区找到的办法是:发挥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探索适合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结构模式 ,从而突破单一结构模式的现代化理论的局限性是本文的主旨。运用分析和比较的方法 ,指出社会结构具有多重性、多层次性 ,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结构具有独特性。发展中国家只有形成社会表层结构与社会深层结构良性互动的模式 ,才能保持结构张力 ,焕发社会活力 ,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学期开学伊始,我校在校教学百花奖上开展了“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校本教研与课堂教学方法的互动论坛。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平实”新课堂,让上课教师、听课教师与特邀专家激情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与以往意义观不同,语言顺应论认为语用视角下的意义研究应该回归复杂性。这一基本命题涵盖三方面的内容:在本体论上,意义研究需要走出分析性,转入复杂性,从而回答意义是什么的内涵问题;在价值论上,意义研究必须突破语义三角,建构语用三角,从而廓清意义意味着什么的价值困惑;在认识论上,意义研究应该锁定优化解而非最优解,从而刻画意义应当成为什么的认识指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