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若何 《社区》2011,(5):24-24
闲暇时.总喜欢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这是上学读书时养成的习惯,至今依然。那些句子,或富含哲理,或颇有趣味。某天在图书馆的某个角落发现躺着一本《泰戈尔散文诗全集》,其实,他的诗我读过很多次了。  相似文献   

2.
仲达明 《社区》2010,(32):12-12
四岁的时候。我还在幼儿园,父亲便决定带我看书。他从家里的老书橱里抽出两本书,一本是红封皮的泰戈尔的《飞鸟集》,一本是黑封皮的孔子的《论语》,然后放进他的公文包里.带到他任教的学校宿舍。两本书,一红一黑,构成了童年的我对文学世界的最初印象。  相似文献   

3.
印象中,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上班族总是很忙碌。这样的忙碌早早地在我心中埋下了种子。步入大学后,我总觉得应该减去一分稚嫩而增加些许"准职业人"的成熟与稳重。尽管忙这忙那地参加各种社团或是学生会工作,但初出茅庐的我对于工作未来仍有些摸不着头脑。机缘巧合,有一次在老师及同学的推荐下,我听了一次关于新生就业指导的讲座。讲座上,著名的就业指导讲师讲了许多案例。印象最深的就是,前全国女子举重冠军邹春兰曾获得4枚全国举重比赛金牌,打破过一次全国纪录、一次世界纪录。当她在比赛中再也拿不到好成绩时,邹春兰拿了补偿金后退役。退役后的她竟成为一名澡堂的搓澡工;而同样曾是运动员的施瓦辛格走出的是一条不断超越、持续发展的职业之路。这个生动  相似文献   

4.
郑巧  阿门 《女人世界》2006,(1):18-21
很多人都说杨澜太幸运了,从节目主持到制片人,从传媒界到商界,她一次次成功把握她人生的角色转型。但这种幸福并非人人都有,也不是人人都能驾御的。它需要睿智的眼光、独到的操控能力,是职业经历累积到一定程度厚积薄发而来。  相似文献   

5.
人生     
张一之 《老友》2012,(3):21-21
万紫千红后面,叶落花飞;冰封雪裹前头,大地春回  相似文献   

6.
当年,毛泽东主席称他为"名副其实的识字专家"。刘少奇主席说他是"继仓颉之后中国第二大文人"。这个人,就是原国家扫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等功荣立者祁建华。然而,令人沉重的是,50年代家喻户晓、创造奇迹的祁建华却一夜之间与磨难结缘,他背负苦涩,穷其一生依然研究语言文字。昔日,他1 .8米的英姿如今成了1米多的驼背老头,需要人搀扶才能免强挪动脚步。 1921年,  相似文献   

7.
因工作需要,范松龄由美编调整为实习文编,受本刊曾经刊发的文章《盗版“小贩”的正版人生》的启发,大家戏称她为“盗版”编辑。但是此“盗版”编辑一直坚持好稿子就是硬道理的观念,四期如一日地勤奋组稿编稿,不断虚心向同事们请教,终于花开鲜艳,结成正果。  相似文献   

8.
素色人生     
杨蓉 《山西老年》2013,(12):1-1
素色,是摒弃万千繁华,见真淳的颜色。是林花谢了春红后,那一抹清淡的底色。  相似文献   

9.
人生的梯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首诗《相遇》,很有趣,全文如下:"在楼梯/我低你一级/你高一级/瞬间/有多少话语/都未说出/我仰头看你/在沉默中/擦身而过/听得见对方的呼吸/突然/有一句话要告诉你/回头一看/我高你一级/你低我一级。"这是一首哲理诗,让我感慨的是诗中描述的两个瞬间感觉,一是抬头时"我低你一级/你高我一级",二是回头时"我高你一级/你低我一级"。楼梯,每栋楼房里都有,我们很多人每天都要涉足。但对于这种熟悉的场景,诗作者却从中发现了哲理,在这里,楼梯无疑有了更多的寄寓——是人生处在不同境遇和位置的象征。同一个人,因为位置不同,立足点不同,对人对已都有了不同的看法,也就产生了不同的人生感受。  相似文献   

10.
王道主编的《人生》杂志,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钱穆、唐君毅为中心的新亚学人群文化、教育的思想园地,南下香港的学者们以儒学为中心,阐扬中华传统文化,在传统与现代的思想分歧中坚持人文主义立场。《人生》因办刊时间持久、与海外新儒家人物关系密切而具有难得的文献史料价值,但目前学界关注不够。钱穆与王道、钱穆与《人生》杂志的关系,在"香江之聚""纪念刊"和"人生通信"等事件、栏目和书信中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11.
苏步洲 《可乐》2010,(4):M0002-M0002
我十分喜欢《可乐》,在这本杂志里找到了人生的哲理。通过《可乐》,我也有了对身边事物的新看法。杂志中各种各样的小故事,激励我更加奋进。失败沮丧时,《可乐》鼓励我,让我永不轻言放弃;郁闷时,《可乐》带给我快乐,让我重新展开笑颜。希望更多朋友跟我一样喜欢《可乐》,爱上《可乐》!  相似文献   

12.
古往今来,光阴之叹是我们看到最多的感慨。这种感慨在《论语》中也不例外,"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这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句话。这句话很含蓄,但是其中又包含着多少沧桑之感?  相似文献   

13.
方圆人生     
从古到今,人们对为人处世的评价标准一直非常繁复,老子、孔子多半都是从道德与仁、义、礼、智、信的角度来讲的,而所流传的众多家书与家训也都有其不相同的标准,其大多数是紧紧围绕封建礼教来论证。然而有一句话让我们十分感兴趣,这句话就是来自于《资治通鉴》内:太刚则折,太柔则废。  相似文献   

14.
朱蔓蔓 《可乐》2010,(9):M0003-M0003
这是我第二次给《可乐》杂志编辑部写信了。 那天,我正在宿舍埋头看书,突然听到楼下有人叫我,说有我的信。我心中一阵激动,感觉就是可乐编辑部的回信。  相似文献   

15.
人的一生注定面临诸多的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会对未来生活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高加林,一个七、八十年代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农村知识青年,对爱情进行了两次选择,他选择两段感情的背景、过程和心理感受是迥然不同的,而这样的差异也决定了他在爱情选择时的迷茫、犹豫和痛苦。本文仅就其两次爱情选择的原因、最终情感归属及人物形象现实意义谈一点肤浅的看法,反思面对人格人性的先天不足和各种欲望诱惑时应如何弥补、坚守。  相似文献   

16.
画外人生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毕,他拿到市场上去展出。画旁放了一支笔,并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有欠佳之笔,均可在画中作记号。  相似文献   

17.
人生三盏灯     
郭利 《百姓生活》2011,(11):22-22
上高中时,我每晚都要到学校上晚自习,有时深夜11点多才疲惫地往家走。 我家住在一个偏僻但民风淳朴的小镇上,一到冬天,大多数人家晚上9点多就熄灯睡觉了。因此,我每晚走在回家的路上,四周都是一片昏暗,偶尔有远处传来的狗吠声。  相似文献   

18.
人生如茶     
杭州西湖之滨,有条新开的三台山路,路旁有座聆湖居,三层小楼,优雅别致,环抱于湖光山色之中,堪称品茶的好去处。 今年春天,我有幸到这座开张还没几日的茶楼做客。茶楼的主人是老领导杨章耀之长女,老杨是这里的名誉董事长。本来,我到杭州组稿,不  相似文献   

19.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运用浪漫主义笔法将现实人生中的种种以梦幻形式表达出来,创造了一个个扑朔迷离而又扎根现实的梦幻世界。在这些众多的梦境中,有进行道德劝诫的警诫梦,有反映人物情感心理的思绪梦,也有预兆未来生活的预示梦等。这些千姿百态的梦境使故事充满了奇异性,使人读之精彩,感之颇深。梦境在作品中有着重要的艺术作用,梦境深化了人物性格,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反映了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20.
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阴暗的时期,文人的生存、发展环境极其险恶,而他们的精神却是既自由、奔放且富有深度,展现出富有浪漫气息的艺术化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