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诗学模式的观念契合与当代文论的现实需求是推动中国文化诗学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文化诗学的本土化建构关键在攫取古代文论资源,只有充分挖掘当代文论与传统话语模式的相通契合处,汇通古今,才能真正有效的系统建构中国文化诗学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
李圣传 《中州学刊》2012,(4):178-183
作为一次西方理论的中国旅行,"文化诗学"不是西方话语的简单"移植",它的出场不仅与传统文论及现实境况内在契合,而且还具有鲜明的学理策略性。自文化诗学"中国化"后,它不断地与传统文论及当代现实相混合、内化与同构,赋予了深厚的民族内涵与现实品格,并在谱系化的本土构建中,逐渐建构起了中国特色的文化诗学雏形。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文论发展史上的一次方法变革,文化诗学打破了过去"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长期割裂,在双向拓展、互动互构的思维理念上实现了"文学场"的整体性关联。从形式回归历史,主张文学与历史、文化的结盟,是中国文化诗学实践的基本原则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李圣传 《天府新论》2012,(5):142-149
在世界文论话语体系中,"文化诗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美国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俄苏文化诗学和中国文化诗学。"文化诗学"这一术语率先发难于美国,随后被"移植"到中国文论体系中。中国文化诗学借用的仅仅是西方的名词术语,在进入中国语境之后便被不断的内化、同构于传统诗学内,并在谱系化的"本土性"构建中逐渐建构起了"中国文化诗学"的理论体系。巴赫金的文化诗学不但在时间上早于美国新历史主义学派,更被后者借鉴与吸收,而且对中国文化诗学也形成了重大影响。文化诗学是作为一种"反抗"与"回归"的世界性思想理论思潮而席卷全球的。  相似文献   

4.
李茂民 《东岳论丛》2011,32(10):76-80
文学理论的学科性危机在于传统的文学理论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上都呈现出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文化研究和文学理论的批评化无助于解决文学理论的这种危机,文化诗学的提出就成为一种必然。它作为一种文本阐释实践,是对于传统文学理论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上的根本变革。它的提出,使文学理论研究回归文学本身,并且将能够给现代学术研究带来研究范式的革命。  相似文献   

5.
访谈主要针对文艺理论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以后的发展趋向作出了独到的见解。童先生认为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面对的不是文学文本,而是社会文本,应正确并科学地使用西方的文化理论研究来解决中国的现实社会问题。基于此观点,应从中国传统的文史理论和西方人类学者的思考中吸收优秀成果,提倡"文化诗学"。  相似文献   

6.
赵炜 《天府新论》2006,(4):134-136
地域文化研究是当今兴起的研究热潮之一,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诗学研究同样也可以吸取地域文化的研究视野,形成新的阐释空间。这将给诗学研究带来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中国诗学的文化特质和基本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义 《东南学术》2003,(1):5-20
本文立足于中国文学的基本经验 ,对中国诗学的文化特质和基本形态作了深入的分析 ,认为中国的诗学是一种综合着生命体验、文化底蕴和感悟思维的生命的诗学、文化的诗学以及感悟的诗学。这种多维的诗学以生命为内核 ,以文化为肌理 ,由感悟加以元气贯穿 ,形成一个完整、丰富、活跃的有机整体 ,由此派生出比兴 (隐喻 )、意象、意境和气象等具有东方神韵和智慧的基本范畴。把握了中国诗学的这些特质和形态 ,我们就能以现代文化发展的战略眼光 ,建立起现代中国特色的诗学话语体系、学理体系、知识体系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方顾玮 《江淮论坛》2013,(6):157-162,177
回顾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比较文学学科正在批判、吸收、继承中进行整合与超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科形态,这就是走向文化诗学视野的比较文学形态,在这一过程中,“和而不同”是文化诗学理论建构的基本方法,而从比较、对话到融汇则是文化诗学理论建构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文化诗学"的两个轮子--论童庆炳的"文化诗学"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童庆炳"文化诗学"的理论构想形成于世纪之交社会转型、文论转向的现实语境之中,其基本内涵是要使中国当下的文学理论既具有"现实性品格"又具有"审美性品格",从而对纯粹的"内部研究"和彻底的"外部研究"进行一种超越.通过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和对当下文学/文化现实的发言,"文化诗学"的理论主张已经明晰,操作方案已经基本成形,实践效果也已经得到学界的赞誉.  相似文献   

10.
文化诗学的理念与追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洪一 《学术研究》2003,(12):129-131
“文化诗学”一词从20世纪80年代起引起学界关注,其前身是“新历史主义”。本文把它作 为一种文学研究中的文化整体观看待,对古今中外的有关论述作了比较和初步的梳理。  相似文献   

11.
刘庆璋 《文史哲》2001,(3):60-62
从全球看 ,是美国学人最先举起“文化诗学”的旗帜。不过 ,即使是美国文化诗学的首席代表斯蒂芬·格仁布莱特 (StephenGreenblatt) ,在 1 987年发表的理论宣言《走向文化诗学》(TowardsaPoeticsofculture)一文中也还只是说 :文化诗学“是一种实践活动”。美国文化诗学另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路易斯·孟酬士 (LouisA·Montrose)在文化诗学的理论方面有较多的建树。他也指出 :各种被视为从文化诗学视角研究文学的实践活动 ,尚未集结出一个系统的范型 ,也缺乏理论的明晰性。时至世纪之交…  相似文献   

12.
黄曼君 《东岳论丛》2006,27(2):140-146
闻一多诗学既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又有独特的审美诗性品格。这种文化与诗学的交融,首先表现在理性与感性、思与诗的结合上,其理性精神———个体主体性、公共文化精神与创造民族国家想象的互渗互动,构成了他的冷静地、科学地把握世界、理解人生的方式;其诗性把握———生命狂欢、宗教的形而上追求以及“兽性”,“野性”之类民族强力的提倡等,则形成了他诗意地、动情地体验、沉醉于世界人生的方式,二者的结合体现了理性转向与诗性转向的世界文化思潮。其次,表现在一方面他的诗歌及其他文本、话语历史化、文化化,笔底凸显一个“文化中国”,另一方面他对历史与文化的关怀与研究又渗透着诗性和艺术的形上精神,因而历史与文化又被文本化、话语化乃至审美化了。再次,从20世纪文化的整体语境、特别是欧战后重物质、轻精神的世界潮流和中国现代诗学的发展中,闻一多诗学显示出其文化的整体性、开放性的特点,而他的诗学的一些独创性命题如“纯形”“三美”“浑括”“审丑”等又是在这种文化整体语境中被激活并显示出其独特性的。  相似文献   

13.
黄遵宪的诗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爱和 《东岳论丛》2005,26(2):72-74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黄遵宪的诗学理论以“诗外有事 ,诗中有人”为总纲 ,力主以今人所见之理 ,所历之境 ,所遭之时势入诗 ,为了无生气的诗坛吹进若干时代与生命的气息。 2 0世纪初年兴起的诗界革命 ,既是对黄遵宪诗学理论的继承光大 ,又是对其诗学理论的深化丰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诗歌五十年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文化角度对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当代诗歌的创作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本文认为十七年时期诗歌如潮似涌的歌功颂德,和文化的大一统规范密切相关;“文革”时期出现的“工农兵诗歌运动”、“领袖诗词”的风行和”天安门诗歌运动”,根本上是当时“文革文化”的反应与折射;新时期诗歌的由兴至衰,则表现出从文化的觉醒到文化迷惘的转变.由此,本文对中国当代诗歌的兴衰原因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和解释.  相似文献   

15.
许总 《人文杂志》2002,(6):81-86
孟浩然终身不仕 ,且长期隐居襄阳一地 ,因而形成与盛唐大多诗人并不相同的文化性格与艺术个性。孟浩然长期生活于乡村田园 ,由对都城文化的疏离 ,造成自身独有的朴野的文化性格。从诗歌体式看 ,孟诗擅古不擅今 ,从诗歌风格看 ,孟诗一气直贯 ,平畅朴素 ,少有凝练的词句与曲折的结构 ,总体上呈现朴野疏淡的风貌 ,与精密雅致的时调显有差异。然而 ,这种游离于英雄气魄与都城雅式氛围之外的朴野的乡村牧歌情调 ,实际上典型地体现出盛唐诗坛追求天真自然的审美趣味 ,因而使得艺术修养与构思技巧并不那么深厚精熟的孟浩然 ,竟然在群星璀璨的盛唐诗坛发出独特的光彩  相似文献   

16.
从文学接受的角度来看,宋代诗话中的读者接受理论大体蕴涵有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对读者包括知识储备、艺术同感力和想象力在内的文学接受能力的具体要求,对读者在文学接受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作品作出创造性的理解和发挥的权利的肯定与张扬,对读者文学接受差异性问题的辩证认识。宋代诗话中的读者接受理论具有丰富的理论蕴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7.
袁晓薇 《江淮论坛》2003,1(6):124-130
唐代与杜甫处于并尊地位的李白,在宋代受到较多的贬抑与冷落。但有宋一代并非自始至终只有一种声音,宋人对李白及其诗歌的评价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情况。李白在宋代的地位有一个升降起伏的变化过程,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不同阶段的宋代诗坛对唐诗的接受角度和接受程度,与宋诗创作的发展和宋代诗学的演进轨迹呈现出相一致的走向。  相似文献   

18.
张慧 《东岳论丛》2002,23(6):87-90
春秋时期 ,诗必配乐以歌之舞之 ,因此 ,孔子重视诗教 ,更重视乐教 ,穷毕生精力删《诗》正《乐》 ,以作为教育学生的主要内容之一 ,即所谓“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在诗乐教育理论方面 ,孔子不仅将诗乐视为个人抒发情感、陶冶情操、修养德性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必经门径 ,而且将诗教、乐教和礼教结合起来 ,作为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实现仁德政治之理想社会的必要手段和途径。孔子的诗乐教育理论内容宏富 ,博大精深 ,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中的精华 ,仍值得我们继承和借鉴 ,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19.
朱光潜的诗论力图融合中西,但其立足点在西方诗论,其侧重点在中国新诗的健康发展。朱光潜的诗论科学地揭示了诗的本质特征和中国传统诗的独特内涵,同时又总结了新诗的经验,为新诗"非诗化"倾向的克服提供了理论指导,对新诗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叶韵是汉语诗歌最原始、最根本的音乐化手段。以音乐理论审视诗韵是中国古代诗学的一大特色。韵语顺口易记,因为押韵既和音乐中的再现相像,符合“相似组合律”原理,又是节奏的重要标志,具有区分句、段的功能。诗歌的韵式,一方面要如同调式,追求篇章结构的有机整体性与多样统一性;一方面要追求旋律的表现功能,通过语音的自然属性来象征或暗示某种与题旨情境相适应的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