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是伟大的五四运动80周年.五四运动发生以来,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几经曲折,几度辉煌,神州大地发生了天翻地履的变化.今天的中国已不是80年前内忧外患的中国,今天的中国青年与他们的前辈相比也有了不同的特点,面临着不同的时代要求和历史使命.因此.我们今天纪念五四运动,在进一步追寻五四运动的精神,深刻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贡献的同时,更要着眼于努力在新的形势下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进一步推进科学与民主建设,做社会主义祖国新世纪的建设者.80年的历史证明,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总是站在历史的潮头,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中国青年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责任感和青年特有的热情、青春和力量,不怕牺牲,勇于拼搏,在五四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中都发挥了先锋作用.  相似文献   

2.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毛泽东站在中国革命的高度阐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和倡导文化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批评了五四运动存在的形式主义错误方法和知识分子脱离工农群众的缺点。毛泽东从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五四运动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国新式革命的开端,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也准备了国民革命。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揭示了五四精神的深刻内涵,并将其归结为爱国主义精神、民主科学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毛泽东关于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论述,对推进五四运动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它是我国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转折点.五四运动又是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和彻底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它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向几千年来统治中国的孔孟之道和一切旧制度、旧势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今天,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重温五四运动的历史,深刻领会其历史意义,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科学与民主精神,对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搞好工作重点的转移,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整体与规范中的有限超越--十七年女性创作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年女性创作同样处于"规范"中,但并非文学整体或历史的纯粹平淡部分.它拥有这一代文学中较多的一流作家.它淡漠社会性别意识,但并未使性别内涵完全消失.初期的女性社会动员题材结合婚姻家庭问题表现,契合"男女都一样"时代精神,反映社会转型时婚姻家庭变动.中期的女性成长主题,映照革命胜利历史与国家民族成长中的女性社会解放与成长.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多跨越题材"等级"局限,顽强表现了女性创作倚重"爱情"主题以及述写"自我"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1861—1917俄国妇女解放运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61—1917年是俄罗斯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在这段特殊的年代,变革成为时代的特征,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经历着巨大的转变。长久以来一直被作为第二性的女性在这场变革中也寻求着自身的解放,女权主义者、虚无主义者和社会革命者都提出了各自的改革方案,为此俄国妇女也在教育、婚姻家庭、经济和政治权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改善,并在自身解放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革命的进行。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不但开启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个新阶段,而且也标志现代性观念的兴起。围绕"人的解放"和"女性的解放",这一时期的媒体和学界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对"性""性欲"等展开了热烈讨论。五四学人批判传统儒家压抑的性文化,从科学视角肯定人与生俱来的"性欲",强调女性和男性在性维度上拥有平等的权利。性观念、性知识和性话语在五四时期的形成,不但形塑了现代中国人的性观念,而且展现了科学话语在现代中国的巨大影响力,从侧面论证了五四运动之于现代中国的重大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五四运动到现在,整整六十年了.五四运动标志着我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毛泽东同志在四十年前一篇纪念五四运动的文章中说,五四运动向中国人民指出了一条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历史必由之路".在毛泽东同志写这篇文章的十年之后,中国人民就在中国共产党及其杰出领袖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朱德同志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之下,实现了五四运动所启示的历史任务,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而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  相似文献   

8.
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状况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中国古典小说中女性的情感及思想变革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而近代社会言情小说家李涵秋的代表作《广陵潮》中的女性,在反映历史,描绘社会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通过小说中的女性,我们可以了解晚清三十年的变革,从众多女性的情感历程中,可以再现社会、时代的缩影。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民主革命运动中首先觉悟的是知识分子.辛亥革命是知识分子组织发动的一次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显著的功绩.五四运动是知识分子发起和组织的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运动.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列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使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前夕婚姻家庭新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前夕的社会状况提供了婚姻家庭观念变革的现实土壤。新式知识分子群体在挑战传统和瞩目欧美的同一过程中,形成了水平不等的婚姻家庭新观念,主要有婚姻自由和家庭变革思想、废婚和毁家论。其中,婚姻自由和家庭变革观念适应了社会生活近代化的要求,在思潮中占有大部分比重,影响颇为深远。废婚和毁家论超越和违反了历史进程和现实,当时只在国外少数知识分子中流传,消极作用十分明显。随着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迈进,辛亥革命前夕适应时代的婚姻家庭新观念在政治革命和现实土壤中寻找生命力,逐步发展为革命意义上的婚姻家庭新观念。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女性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和权利,意识到自身在婚姻家庭中地位的不平等并进行了一定的抗争.自杀、与人通奸或潜逃成为女性消极反抗的内容,虽然也有部分女性通过离婚或控诉的形式来摆脱不幸的命运,但多数未能如愿.而有的女性甚至选择极端的手段--杀人来求得解脱的方式,可见当时女性备受不良婚姻家庭摧残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王海鸰婚姻家庭系列小说,通过塑造林母式传统型女性、夏晓雪式徘徊型女性、韩林式独立自主型女性、简佳式新新人类女性形象,反映激烈变革的当代社会给女性家庭婚姻生活带来的痛苦、困惑、迷茫、挣扎,警醒当代女性在物质、精神和人格上要保持自己的独立和自主,绝不能被男权意识所淹没。  相似文献   

13.
女性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时代进步的标尺,中国古典小说中女性的情感及思想变革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而近代社会言情小说家李涵秋的代表作《广陵潮》中的女性,在反映当时社会历史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通过小说中的女性,我们可以了解晚清三十年的变革,从众多女性的情感历程中,可以再现社会、时代的缩影,因此,我们以社会言情小说的开山之作——李涵秋的《广陵潮》为例,来分析过渡时期的女性形象,进而,把握社会言情小说的价值和启蒙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诚信》是美国当代杰出的小说家简·斯迈利的最新力作。小说从女性经验出发,探讨、揭示了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在物质、金钱驱动下婚姻家庭的危机,说明女性性解放和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对美国婚姻家庭的冲击以及作者对美国未来婚姻家庭的暗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近代欧洲反对封建与教会势力的启蒙运动对西方婚姻家庭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变革,这种背景下颁布的《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具有较强的进步性和革命性,同时其在婚姻家庭方面的规定又明显带有封建妥协的色彩.这种矛盾的出现,根源来自婚姻家庭关系的特殊属性.可对我们现代的家庭立法提供启示与帮助.  相似文献   

16.
五四运动以后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是属于中国近代史的范畴,还是属于中国现代史的范畴?对于这个问题,史学界有不同意见。本来,按照传统的习惯,人们把五四运动以后的历史叫做现代史。但是,在五十年代讨论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时,有同志提出把中国近代史的下限从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延长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主张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一九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点。它不仅把中国民主革命引向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而且使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成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一部分,开始了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新觉醒。从而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是五四运动伟大历史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五四运动至今已80周年了。这是中华民族争取解放斗争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新起点,是爱国主义的盛大节日。北京大学作为五四运动的发祥地,与现代中国社会进步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五四运动对北大历史发展及其优良传统的形成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高等学府,像北大这...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进行深入分析 ,揭示出五四运动伟大的精神实质 ,阐述了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 ,五四运动更给当代人以深刻的启示 ,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是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为了纪念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召开20周年,《女性的反响续集》(以下简称《续集》)一书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这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引起"反响"的原因何在?"反响"后对20年来中国社会的历史变革究竟产生了怎样的作用?对当今世界的妇女解放运动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处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女性在20年里发生了哪些变化和为什么发生变化?女性的反响与社会性别秩序的重建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人们进一步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