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6,(10):72-76
群体性突发事件是近些年出现较多的社会现象。舆情是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从舆情的视角来研究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群体性突发事件是反映舆情的窗口,它反映了群众的情绪,集中表达了群众的社会政治判断,表现了民众主体与国家管理者客体的利益矛盾,具有深刻的舆情内涵。与此同时,它也反映出表达机制不完善,社会安全阀机制失灵,监督和参与机制不健全,市场经济管理与政府公共管理间存在真空的舆情问题。  相似文献   

2.
网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华  徐娟娟 《创新》2009,3(8):62-6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突发事件频繁发生。事件的发生不再是简单的情绪发泄,而是真实生活的反应。网络上,一个普通人就能做到“一呼百应”。如何预防、平息网络突发事件,成为当前网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当前,网络突发事件呈现出新的特征,而我国网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应完善网络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提高基层干部的执政能力、提高网站管理人员的素养和建立网络突发事件舆情机制,创建可持续稳定发展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3.
陈月生 《社科纵横》2006,21(1):25-27
群体性突发事件往往威胁社会稳定,破坏社会和谐。因此,应急处置的主体必然是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这在舆情研究中被称为国家管理者。本文从舆情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在应急处置中国家管理者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我国也进入矛盾凸现期,新的矛盾不断出现,深层次的矛盾不断显现。这些利益上、政治上及思想上的矛盾冲突极易诱发群体性的争吵、打斗,酿成群体性突发事件,给社会的和谐稳定构成严峻挑战。应尽快建立并完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机制,使其在未发生时能有效预防,刚萌生时能有效化解和控制,发生后能及时妥善处置。  相似文献   

5.
温淑春 《社科纵横》2013,(12):44-46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舆情空前高涨,群体性事件的网络特征日渐凸显,对党和政府的舆情应对能力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建立完善网络舆情的预警、监控、引导和回应机制,提高群体性事件的情绪疏导和矛盾化解能力,成为做好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行政角度反思了我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因和建立预防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体系的现实基础,认为应当建立以完善宣传教育制度,落实民主科学决策,畅通沟通渠道,加大监督、考核和奖惩制度的执行力这四项内容为主体的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体系,极力减少我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为新农村建设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7.
廖和平  曹汉林 《创新》2009,3(1):83-87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呈现,有些往往以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形式出现,正确认识这些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心理机制,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预防因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是当前社会治理的难题。利用大数据,改进传统个案、小组、社区工作的方法来应对邻避效应,帮助社区居民缓解对环境污染的抗争情绪,建立预防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工作介入机制与路径。社会工作扎根于社区,搭建社区线下数据平台和网络线上数据平台,收集、分析、预判社区居民对环境污染事件的态度、行为反应,挖掘社区舆情信息,捕捉居民心理状态,为服务对象开展点对点的情绪疏导、困难帮扶、社区反馈、微治理、网络社会工作等专业服务,制定精准关顾策略,达到预防目标。  相似文献   

9.
体系之一:国家突发事件应急法规体系 在国家层面颁布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面的法律是2007年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对法》),它适用于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至于带有法规性质的总体预案、专项预案以及部门、  相似文献   

10.
公共危机预防控制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机是潜在的风险经诱发因素的触发,通过突发事件发生以及由突发事件导致的连带效应产生的过程.危机预防管理理论指出,危机是一个从渐变到突变的长期过程,任何危机的发生发展都经过生命周期的动态演进,而重视危机酝酿期的预防控制具有更好的效果和更低的成本.应用现代危机预防管理理论,根据危机发展的周期性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对隐性危机进行预控管理,对显性危机进行分级警示和应急管理的危机综合预控管理方法对于我国从被动型应付危机向主导型防范危机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公共危机预防控制的策略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危机管理控制指挥中心;建立危机风险评估机制;重视危机意识的普及,视危机为社会常态;建立有效的社会动员与救助机制;培育良好的个人心理素质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1.
李小静 《社科纵横》2024,(1):131-137
“后真相”舆情事件是一种有目的地将情绪和主观价值取向嵌入现实热点事件进行信息再生产,并通过社会化媒体聚合和发酵所产生的网络群体性事件。随着数字化媒介技术的勃兴,中国社会民生和治理领域中的“后真相”舆情事件频发且极大地颠覆了大众的认知结构,消解了大众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严重威胁社会的稳定。社会矛盾凸显、“注意力”资本运作、技术赋权是“后真相”舆情事件发酵和蔓延的三股推力,对此,只有构建公平正义的利益格局,拓展主流意识形态的集聚空间和辐射效应,完善和优化信息传播机制,才能有效抑制“后真相”舆情事件的发生及蔓延。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是社会安全、稳定、有序。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秩序的最大危险是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以及突发事件。本文分析了产生社会危机的主要根源,提出了预防社会危机的主要措施:需要有健全的社会预警体系;科学合理的城镇、人口、生产力和服务设施规划、布局;做好应急预案,建立快速应急反应机制;加强全民的应急、救护培训。使整个社会健康有序运行,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论思想政治工作在突发事件中的稳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仲航  李英田 《社科纵横》2008,23(12):66-67
思想政治工作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过程的始终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对这一现实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论述了思想政治工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五个方面的政治稳定功能.作者从政治学理论与危机管理两个视角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力求在法治原则下探讨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实践价值,以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在实现维护和发展社会政治稳定中的 "软约束"功能.  相似文献   

14.
突发性群体事件中舆情信息的汇集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毅 《学术交流》2005,(10):131-135
“舆情”为研究突发性群体事件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建立健全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这对研究突发性群体事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突发性群体事件中的舆情汇集工作,不仅要明确获取舆情的基本渠道,还要密切关注在突发性群体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各个阶段,舆情可能表现出的各种具体形态。在此基础上,采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对舆情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加工,以辅助相关决策工作。  相似文献   

15.
刘文光 《社科纵横》2007,(10):68-69
高等院校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必须做好增强师生突发事件管理意识、加强突发事件管理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管理的组织机构、制定突发事件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信息监测和沟通网络、开展突发事件的监测和预测工作、制定突发事件管理的应急预案、强化突发事件管理的物质技术、开展应对突发事件的模拟练习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群体性事件的特征表现为,发生的数量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负面影响有不断恶化的态势、性质大多属于利益型.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转型时期社会结构的断裂增大社会的张力和价值冲突;阶层分化加大相对剥夺感和分配不公感;人们需求增长与需求满足滞后之间的矛盾;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的"体制洞"现象弱化了群体性事件的控制机制.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的控制机制主要为预防、预警和构建高效合理的社会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7.
姚广宜  蓝昱璇 《报林》2018,(2):60-62
本文以政务微博语境下突发事件舆情传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的舆情传播态势、特点以及政务微博在整个事件中的传播作用的分析,探讨了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在舆情传播过程中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转型期社会矛盾的积累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当前环境群体性事件呈现高发态势,并对公共秩序、公私财产安全及人身安全产生了巨大危害。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演化遵循着典型邻避情结及情绪感染的个体社会心理机制和群体心理动员方式。构筑专业社会工作组织嵌入参与的治理机制有助于缓解邻避心理压力、防治环境群体性事件,即在公民环境抗争中将“身体的感受性”这种基于身体或心理焦虑的主观判断让位于专家型的专业参与,让社会工作组织在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充当消解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支撑力量,并确保在公共决策前开放民意沟通渠道,构建保障社会工作组织有效参与决策的政治吸纳机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也进入了一个高风险时期,各类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频繁发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造成了巨大影响,反映出了我国政府应急机制中存在的缺陷,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纳入预案科学化、系统化、法制化、信息畅通化管理轨道。  相似文献   

20.
做好舆情信息工作,需要不断拓宽舆情报送渠道,丰富舆情传输载体。社区民间组织是为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而举办的,它们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深入社会基层,了解不同居民的社会舆情信息,反映不同群体的观点意见。在为居民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社区民间组织的舆情汇集和传输功能逐渐显现,成为舆情传输的基层载体,是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