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军民融合思想的重大实践,不仅对国家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推动经济社会均衡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三线建设”的产业技术转移采取了“移植”“嫁接”“培育”等不同模式,具有高度计划性、突出选择性、多方面创新性和主观能动性等特点。“三线建设”产业技术转移的历史对当前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具有诸多启示:要统合安全和发展两大需求,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有机对接;要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实现军民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制定倾斜性的优惠政策,既扶持落后地区发展,又满足国家安全需求;产业技术转移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产业技术自身特点和转移地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
吴翔飞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4):36-40
美国的国家政策奠定军民融合的基础,法律法规规范军民融合运行,独具特色的国防采办法律制度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美国把军民融合作为国家战略,通过立法加以推进,树立法律对军民融合的服务理念,不断增修法规,奠定了军民两用技术的法律基础。美国军民融合法律机制未来发展既要坚持修改旧法与制定新法相结合,又要优化法律资源配置、推进核心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3.
以军民融合视角下"民参军"知识转移绩效的驱动因素与策略匹配优化问题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分析方法确定"民参军"知识转移过程的相关驱动因素和策略组合,构建"民参军"知识转移过程相关因素关系概念模型,使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对驱动因素、策略组合与知识转移绩效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其相互之间的定量交互关系;采用基于QSIM理论改进的定性模拟算法,以电子信息工业行业为例,对"民参军"知识转移过程进行动态演化模拟,针对不同阶段的初始状态,获得知识转移绩效到达相对至高点时的最优策略组合,并提出可以促进知识转移绩效增长的相关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4.
国有军工企业军民融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国有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发展,本文主要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通过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国有军工企业未来的军民融合发展做了前瞻性的分析研究。主要结论是:军民融合实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和阶段性,“军转民”是军民融合发展的初级阶段,“军民一体化”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高级阶段。军民融合由“军转民”到“军民一体化”是一次制度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5.
6.
军民融合是将国防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体系之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理顺军民融合研究脉络,对后续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文章以2004—2018年CNKI数据库中513篇学术论文为对象,采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梳理军民融合研究的时间、期刊、作者和机构等情况,利用关键词共现、热点词突现与主题词聚类等方法揭示军民融合研究的知识结构与演进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军民融合从2011年后成为研究热点,2015—2018年是该领域研究内容最为丰富的阶段;研究重点主要涉及协同创新、经济效率、技术转移等方面;与国防相关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军民融合的中坚力量;传统军工大省及政治中心是军民融合研究的主要集聚地。军民融合领域的主要聚类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航天”“协同创新”“经济效率”和“国防科技”;各聚类的研究方法仍以经验判断或宏观对策为主。从关键词突现分析来看,“军民结合”是突现强度最大的关键词,而“产业集群”的突现持续时间最短,其研究趋势基本遵循着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7.
国外军民融合的经验是"军民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以军带民,以军转民。陕西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是军工企业对陕西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大;军民融合的体制不健全,缺乏顶层设计;军民融合产业的投资主体相对单一,融资问题依然突出;军工企业对发展民品重视不够,军民融合度低。国外经验对陕西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启示是进行顶层设计,加强军民融合的制度创新;制定军民两用技术发展计划,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推动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化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制定法律法规,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和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8.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作鑫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6):133-139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建设存在着立法碎片化、立法层级低等不足之处,导致军民融合发展管理体制不清、职责交叉以及各项政策措施缺乏强制力保障等问题,不利于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美国、欧盟和俄罗斯等国家通过制定军民融合基本法律,规范军民融合发展管理体制、保障措施等,取得了较好成效。中国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应当借鉴美国等军民融合较为成功的经验,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统一的军民融合发展基本法,对军民融合发展的基本原则、领导机制、具体措施和法律责任作出框架性规定,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治保障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军民融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模式研究是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在分析军民融合发展思想变迁的基础上,界定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内涵,明确了发展目标,提出了发展原则,并从模式的概念出发,以资源为配置对象,设计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模式。军民融合发展思想的变迁反映了国家对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化,其本质在于优化资源配置,目标在于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模式由体制融合、机制融合、法制融合和资源融合构成。体制、机制和法制三大体系的融合,有利于发挥政府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军民融合产业基地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基于系统动力学,分析了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内部的系统构成和相互作用关系,并对其发展机制进行了研究。系统仿真的结果表明,政府支持、企业创新以及政府与市场对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变化的正确反应都将是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军民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是军民融合实现的关键路径,集群化的产业发展是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有效方式。目前,各地区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有高有低,发展条件参差不齐,因此,摸清各地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基础和条件以及评价出各地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竞争力水平尤为重要。文章以四川为例,在分析四川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基础上,采用GEMS模型对四川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得出了四川军民融合产业集群总体发展水平较高,竞争力较强,但在企业、市场和环境等几个因素还不能很好地支撑产业集群发展,基础方面也还有待提高的结论。最后,对四川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军民融合正处于由初级阶段向深度融合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创新是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促进两用技术以及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而政府补贴手段在军民融合创新活动中能否带来企业绩效的提高还有待验证。因此,有必要对军民融合上市公司的政府补贴、创新异质性以及企业发展之间关系展开研究,结果显示:(1)政府补贴对军民融合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有显著正向影响。(2)政府补贴在研究型创新活动中支持效果较好,而在开发型创新活动中则不显著。(3)在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方面,国有企业要好于民营企业;而在企业绩效方面则相反。(4)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影响从高到低传导渠道依次为:研究型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开发型创新投入。因此,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企业性质壁垒、提高成果转换率等方式提高政府补贴的影响效果,对促进中国军民融合创新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重点,打造以地方高校为承载平台的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尤为重要.在新的发展背景下,重庆理工大学针对如何强化地方高校在军民融合制度中的定位,如何有效整合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资源,如何完善校企合作平台和进一步提高军民科技双向转化效率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在重点研究重庆理工大学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并为进一步完善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军民科技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亚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4):57-62
军民科技融合发展实质上是一个技术扩散过程,必须解决好技术势差、距离与扩散通道等方面的问题。作为一个军工科技资源大省,陕西推动军民科技融合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构建军民融合科技产业基地,健全军民科技融合创新平台,创新军工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制定有利于军民科技融合发展的知识产权政策。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军民融合的物流体系是军民融合重要思想在物流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体现,是军队现代后勤工作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物流体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阐述构建军民融合物流体系的必要性,分析军事物流和民用物流的异同及相互关系,通过系统研究军民融合物流的体系结构,从建立军民融合的物流法规体系、建设军民融合的物流基础设施、构建军民融合的物流信息平台、加强军民融合的联合物流演练等四个方面构建军民融合的物流体系. 相似文献
17.
围绕“中国梦”、“强军梦”,加强军民融合式国防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确立国防教育新理念;结合渗透,构建国防教育新载体;整合力量,谋求国防教育新作为;确保长效,健全国防教育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苏蓉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5):17-20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都纷纷打破军民分割、自成体系的格局,统筹利用和管理国家资源,实现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而我国在经过"军民两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等阶段后,也逐步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道路,使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富国和强军有机统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机制的问题,我国军民各成体系的情况仍然存在,而在国防领域,计划的色彩依然浓厚,严重制约国家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军工企业而言,实现军民融合,必须摆脱计划体制束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发展思想,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完善内部组织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充分融入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9.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举措引起了军队、政府、企业、学界的高度重视.基于协同创新视角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军民融合的研究现状,从合作伙伴选择、利益分配、交流机制等方面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围绕合作机制、运行机制、创新平台、交流机制、人才培养等提出有利于军民融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