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政治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构建和谐社会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发展契机,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条件,和谐社会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是辩证的关系,要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使两者有机地统一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虞花荣 《学术探索》2003,3(9):21-22
实现妇女参政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妇女参政提供坚实的保障。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政治文明的全新概念,并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政治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靠保障.政治文明为政治与经济平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证,同时,促进加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步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制度的伦理化和伦理的制度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需要制度的伦理关怀 ,制度安排如何 ,从根本上决定着道德建设的成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一种制度安排 ,一方面以当代社会的伦理精神为价值支柱 ,另一方面 ,为道德建设提供了制度支撑、法制保障和体制保证 ,同时 ,通过对伦理制度作出具体的安排 ,又为解决伦理的制度性缺位和虚设问题开辟了道路。因而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了制度伦理化和伦理制度化的统一 ,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将有助于道德建设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5.
网络技术的应用对政治文明建设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主要有网络技术的应用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政治意识条件;网络技术的应用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政治实践条件;网络技术的应用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政治体制条件.  相似文献   

6.
网络技术的应用对政治文明建设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主要有:网络技术的应用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政治意识条件;网络技术的应用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政治实践条件;网络技术的应用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政治体制条件。  相似文献   

7.
农民的政治参与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表现为 :①为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新鲜经验 ,也为政治文明的发展路径的选择提供了新思路 ;②维护和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稳定 ,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必要环境 ;③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人力资源基础。但与此同时 ,农民的政治参与条件也在参与机制不健全、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文化素质整体低下等方面形成对政治文明建设的障碍。因此 ,要从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进一步创造条件 ,以促进农民的政治参与 ,推动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又为物质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对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我国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标志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实现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项宏伟工程中,必须坚持和创新党的领导机制;把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作为动力机制;实现依法治国,从制度上保障政治文明建设顺利进行;实施民主监督,保证政治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坚持机制创新,实现政治文明建设与时俱进;批判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为政治文明建设注入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1.
利益是人们一切政治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为了有效地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人类创立了政治文明 ,也由此推动了政治文明从低级向高级演进。政治文明的历史演进表明 ,只有民主和法治 ,才能有效地保障和实现人的利益 (权利 )。人权、民主、法治构成了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应该是建设民主政治、法治政治 ,保障和实现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党的十六大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求建立规范、完善的民主政治机制,以及确保这种机制理性运转的规范程序,这就必然要依法约束、监督公共权力,做到依法行政,在法治的框架下发展民主政治。同时,政治文明又为依法行政提供制度和环境保障,使社会的政治形势、政治氛围得到维护和发展。因此,强化行政法治与建设政治文明息息相关,二者互为促进并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共同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3.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 ,既是人类社会政治进程中取得的全部进步政治成果 ;又是人类社会政治演化的具体历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有机统一体 ,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制度安排和体制保障 ,是连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中介与桥梁。社会主义以其对旧的政治活动原则与政治运行格局的极大批判勇气和对新的政治文明建构的极大创造精神 ,2 0世纪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践探索昭示其无限的发展空间。 2 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向 ,应在全面总结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和建国 5 0多年来政治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 ,通过理论和实践创新 ,以政治文明建设促进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国民政治心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志着人类社会政治生活进步的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国民的政治心态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具有明显的双重性。现阶段,对国民的政治心态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能够不断满足人民的政治参与愿望和政治利益需求的有效措施,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可靠的政治制度保障,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高度认识反腐倡廉,深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命题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新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反腐倡廉提供了战略支撑和辟开了新的路径,反腐倡廉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刘春兰 《理论界》2004,(3):95-96
民间组织对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有着重大意义。民间组织健康发展有利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构建新型公共治理结构,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体制基础;它是政治参与沟通的重要渠道,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增强市民认同,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先进的政治文化;能够在市场经济的公共职能系统发挥优势,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的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政治生活所取得的积极成果 ,包括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保障人民有着最大的权利和自由 ,具有鲜明的兼容性、阶级性、结构性、时代性、民族性等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体现了三个代表的基本要求 ,提供了我党反腐倡廉工作的新思路 ,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政治文明和法治有着内在的亲缘关系 :从静态的视角来看 ,政治文明是法治的基本内核 ;从动态的视角来看 ,法治是政治文明运行的根本方式以及政治文明成果得以实现的主要途径与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昌明之日 ,就是社会主义法治建成之时  相似文献   

19.
杨兴林 《阴山学刊》2004,17(1):99-102
在政治文明中,制度文明具有根本性,它的实质就在于规范政治权威的政治行为的合理性,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制度文明的作用表现为规范政治权威的产生,主导政治权威的配置,制约政治权力的滥用,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科学认识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鑫 《兰州学刊》2006,(2):116-118
本文认为政治文明建设是阶级社会中推动和维护某一特定政治体系朝向既定的政治理想前进的基本政治保障。政治文明建设对于政治理想的实现和政治运行起着路径矫正、资源优配和政治平衡的功能。本文探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战略中,进行政治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实施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支撑、制度依托、基本原则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构筑了较为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