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群星灿烂的当代文坛上 ,张洁并不是一颗最耀眼的星星 ,但她是独特的 ,因独特而存在 ,因独特而引人瞩目。这种独特一方面表现在她的创作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另一方面 ,更主要表现在她的小说创作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尤其是她的作品的审美风格一变再变 ,因此赢得了“最会变脸的作家”的称号。本文试图通过对她不同时期的作品分析 ,结合她的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 ,对其小说审美风格的“独特”及“变化”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张洁的小说创作虽然都属于现实主义,可她们又形成了迥异的创作风格.张爱玲从女作家惯用的徜徉在情感和思辨的"自序传"中撤离,避免以主观意愿对她的人物故事的干预,用细节叙事来强化客观写实;采用让情境话语和叙述话语巧妙相融合的叙述方法,形成了独特的"张看"叙事姿态.张洁是一个富有激情的主观倾诉型作家,她的小说创作带有显明的主体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创作意图对故事的制约性;其二,随时介入故事的叙述人声音;其三,富有主观情感的叙事话语.在欣赏其作品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的是"爱"、"恨"满腔的张洁.这种迥异的创作风格,是由不同的教养、文化背景、人生立场,文学观念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陈染凭借个体生命的体验,对人类精神与情感的"残缺"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认识,在她的小说中,充满了一个个因生命"残缺"而孤独、幽闭、叛逆的女性形象.这种生命"残缺"意识与女性意识、孤独意识紧密相连,她试图通过女性写作实现女性自我的确认,在孤独之中追寻灵魂的完整,探索人生的终极意义.虽然,她的小说因为性别的强调而突出了孤独,丧失了完整的生活空间,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女性生命"残缺"的执著抒写,使她实现了对"残缺"的认同与自我的承担,实现了女性灵魂的飞翔.她笔下的"残缺"也因此化作一种苍凉、旷远、永恒的美.  相似文献   

4.
伍尔夫是一位充满实验精神的小说家,她追求小说艺术的革新,把音乐当成文学的"理想自我",追求小说的音乐本体性.她把音乐的本体因素引入小说中,运用音乐音响表现人物的情感,追求音乐语言的抽象性、含混性,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小说创作领域.伍尔夫对小说音乐本体性的追求得益于她独特的生活阅历,也离不开现代社会环境对她的熏陶.  相似文献   

5.
萧红居港期间创作了两部长篇代表作《呼兰河传》和《马伯乐》,三个短篇《后花园》、《小城三月》、《北中国》和一个口述小说《红玻璃的故事》,可说是萧红小说创作的高峰期。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部长篇小说都涉及重写短篇题材。这一独特现象为人们考察萧红居港期间的创作自觉意识及其民族性思考提供了解读的空间。萧红在《呼兰河传》里,对短篇小说《家族以外的人》、《后花园》中的有二伯和磨倌等形象进行了再造与重写。在小说重构过程中,萧红游走于情感诗意与理性概括之间,叙述视角、立场和表现主题亦发生相应变化,从中可以看出萧红居港时期的小说创作题旨及其内在规律,以及她如何执着于作家姿态的独立性,而成就了她在居港期间小说创作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6.
伍尔夫是一位充满实验精神的小说家,她追求小说艺术的革新,把音乐当成文学的“理想自我”,追求小说的音乐本体性。她把音乐的本体因素引入小说中,运用音乐音响表现人物的情感,追求音乐语言的抽象性、含混性,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小说创作领域。伍尔夫对小说音乐本体性的追求得益于她独特的生活阅历,也离不开现代社会环境对她的熏陶。  相似文献   

7.
论文认为京派小说在意义指涉上渲染爱的温馨、呈现生命的坚韧、寄予死亡的沉思 ,从京派作家悲剧传达的独特方式探询残缺家庭小说蕴涵的忧郁的悲剧美学特质 ,并把京派小说残缺家庭母题置于 2 0世纪中国现代小说的背景下考察其美学上的意义与贡献。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家庭一直是一个独特的、常见的叙事角度.在现代家庭小说写作上,存在着一条逐步深化的叙事传统.从张爱玲家庭小说中的哲学观念、情感结构、叙事模式和精神承传等方面来看,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存在,是鲁迅的精神传人,她的创作从整体上为中国现代家庭小说写作开辟了新境界,达到了令人难以企及的精神深度.  相似文献   

9.
徐讠于小说创作一直交织着“现实”与“超现实”两类题材 ,但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则是渗透着作家情感体验和价值评判的同一母题 :爱与人性。徐讠于对人性三种形态的努力开掘和对两类爱情多姿多彩的刻画 ,成就了自己的文学史地位 ,也呈现出难以避免的创作局限。徐讠于小说“爱”的母题和“人性”的母题互为交织 ,共同构筑了徐讠于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0.
现代女作家施济美的人生经历呈现在她的作品中并影响着她的创作内容和创作风格。凄楚哀婉的遭际,忠贞不渝的爱情变成了她笔下的一个个美丽而幽婉的小说,呈现出独特的魅力。本文仅从古典主义情结和爱情经历两个方面阐释其人生经历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史记》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史记》中所蕴含的司马迁的情感活动愈来愈关注了。但是迄今为止,还缺乏既具体扎实又具有一定概括力的研究。我以为,司马迁创作《史记》的过程自选择始,选择亦是《史记》抒情的第一步。一般说米,当艺术家寻找着形式、人物和事实时,就已经在表达着自己独特的情思了。在强烈激情的驱使下,司马迁通过努力寻找与自己情感相一致的东西,即最能表现自己独特感情的形式、人物和事实来建立传情达意的渠道,展示自己的心灵底蕴。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对司马迁在《史记》中的选择特性及其抒情功能作一勾勒。  相似文献   

12.
爱与恨,尽在不言中──试论《简·爱》中的心理表现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爱》是一部自救体小说,是一部反映人的灵魂、心灵的小说。夏洛蒂·勃朗特童年时痛苦的情感体验使她形成了忧郁、感伤、孤独、自卑的心理状态。这种痛苦的情感郁结产生一种创作冲动,使她采用了虚构的人名和日期,编织出故事的情节,写下了她的情感。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吉夫就将夏洛蒂创作的主旨归纳为一个公式:“我爱、我恨、我痛苦。”法国的娜塔丽·萨洛特坚信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在于描写人的“游世界”,她关注的是“隐藏在内心独白后边的那些东西。”西方传统的文学艺术创作,强调通过某种技艺、技巧将主体心理深处那团意蕴清…  相似文献   

13.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著名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创作各个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倾注着她对女性生存现实的思考和关怀。小说《浮现》充分表现了阿特伍德对女性人物生存状态的忧虑与思考,以及对女性觉醒、抗争、自我重建的心路历程的关注。女主人公返回大自然,试图逃离父权的控制,寻找在现代文明中迷失的自我,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了女主人公独立自主的意识,在潜意识中探索女性精神世界的路迹。  相似文献   

14.
《阿Q正传》《呼兰河传》是鲁迅、萧红以自己家乡承载启蒙主义创作主旨的代表性作品,一个为人作传,一个为城作传,两者都打破了传统的线性时间桎梏,创建了格式特别的时空形式,成就了它们“历史存在的位置”。在《阿Q正传》《呼兰河传》的空间设置比较中可以看出,萧红对鲁迅传统的继承,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继承,她不仅以鲁迅的艺术表现方式继承了“改造民族灵魂”的“未完成的事业”,还从精神上领悟了鲁迅“创造小说新形式”的真谛,在继承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艺术个性、对空间观念的独特理解、女性丰富细腻的情感和东北地域文化特质,创造了全新的以空间为主角、以空间展开结构全篇的小说形式,完成对鲁迅传统的创新与发展,形成小说创作中的新传统。  相似文献   

15.
陈燕 《社会科学家》2006,(Z1):193-194
李清照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一生,她的词作就是她的人生悲剧写照.在创作题材上,她以词表现爱情、婚姻、家国、身世赋予她的愁苦和灾难.在表现技巧上,她善用残缺形象、愁苦意象来体现悲愁情绪.李清照词呈现出一种与诗不同的悲愁性基调,凄惨感伤的格调使其词具有了独特的风采.  相似文献   

16.
谢聪 《南方论刊》2009,(5):91-92
琦君的散文包孕着童心、母心、佛心三个情感内核,是她人格和性灵最直接的流露,也是她创作理想的寄托,统摄在对人间大爱的抒写下。  相似文献   

17.
多丽丝·菜辛是当代英国杰出的女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莱辛的创作中,女性是她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表现女性命运方面,最负盛名的就是她的代表作《金色笔记》。小说的女主人公安娜在文学创作、爱情与信仰危机的三重困惑下展现了西方社会中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与人生探索。  相似文献   

18.
探寻"人类情感"的心灵艺术--铁凝小说创作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志远 《河北学刊》2001,21(4):33-39
铁凝的流浪意识形成其独特的创作追求表现"人类共同情感".她的创作分早期、单纯澄明期、迷离混茫期和单纯混茫期.在创作中日益表现出的鲜明特色是人类情感的个性化表现,思想表情的力度和丰富性,叙事情境的"内聚焦"展示".  相似文献   

19.
多丽丝·莱辛的文化身份与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丽丝.莱辛具有边缘人与流亡者的文化气质,这一独特的文化身份对其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她的小说具有多元化的艺术风格,丰富的主题意趣与独特文化意象,并致力于对社会边缘阶层的关注,显示出当代知识分子追求精神独立的品格。莱辛小说的创作特点与作家的生活经历、生命体验以及思想情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独特的作家,他所创作的湘西小说,以爱与美的悲剧性冲突作为小说的基本内容,以悲剧连环套式的循环结构作为小说的基本形式,以冲淡的小品散文的创作手法作为表现悲剧的基本手段,构成其悲剧艺术的完整的理论框架,形成了独特的悲剧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