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益驱动使个体呈现出道德冷漠。道德冷漠将道德参与者割裂为独立的个体,忽略了人际交往的交互性与集结性。关怀伦理既突出对人的感性层面的关怀,更强调对人的内在关系性关怀,因此,关怀伦理能有效消解社会道德冷漠现象。以关怀伦理为视角探讨道德冷漠的消解,需要对道德动机移置,伦理关系共建,真实心理满足和关怀行为强化,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道德冷漠已成为制约当前社会道德发展的瓶颈,究其根源在于传统伦理对“分离”的强调,即强调人的自主性和权利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分离为基础的。在解决道德冷漠问题的可能性方案中,关怀伦理主张以关系性为理论基点进行自我建构,重新定位关怀与爱等情感因素,重视在情境中强化关怀行为,以对话和商谈的方式解决道德分歧,满足人们“被需要”的心理需求。虽然关怀伦理在公正与关怀的关系、适用度及其在社会变革中的效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但它为促进当代社会和谐发展而提出的解决道德冷漠问题的可能性方案仍然是一次伟大的尝试和探索,也为当代人提供了一种可能的伦理生存样态。  相似文献   

3.
"道德冷漠"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的分离,表现为对他者持怀疑、抗拒、冷漠的态度。在关心伦理视阈下,"道德冷漠"缘于自我责任感的丧失、伦理理想的衰退,以及对原则的过分崇拜。缓解并救治"道德冷漠",应维持并提升关心,建立关心关系。  相似文献   

4.
人情冲突和伦理困境是文学作品中的显性主题。在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红字》中,一段不伦之恋将几位主人公都置于爱恨情仇的纠葛之中,他们为走出困境,各从其志,救赎自我,终获赦罪的自由。本文从婚姻伦理、职业伦理和人际伦理三个层次解析小说中人物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他们为摆脱这些困境所作出的道德救赎努力,由此探究作家霍桑的宗教道德观念以及当时清教社会的伦理制度。  相似文献   

5.
当下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凸显人本能的伸展与人欲的扩张,使人们既产生了对“得”的无奈,又感受到“德”的失落。后危机时代食品安全的伦理叩问表明,中国的食品安全已凝成一盘棋局,没有一个人是孤岛。食品安全的自我救赎,既要将“道德进步”的坐标置于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时间轴上,进行个体理性精神的重建,更要面对一个基于“命运共同体”的道德救赎过程,运用公共理性进行价值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成为人的重要生活领域.网络流行语以一种异军突起的方式占领网络,吸引大众的眼球.但由于内在的道德自律不够、外在伦理他律机制不健全等原因,网络流行语呈现出多重伦理困境.本文从伦理学的视角观察这种现象的出现及演变,针对网络流行语面临的伦理困境,将分别从大众传媒、政府、个人等方面进行伦理救赎,从而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网络秩序.  相似文献   

7.
文章“悬搁”雷蒙德·卡佛文学作品的一系列历史评价,如“极简主义”“肮脏现实主义”等标签,借助卡佛多篇“开放的文本”,直观地分析其笔下碎片化的人物角色及其精神状态,揭示出卡佛不同寻常的冷漠的文学气质.同时,透过卡佛灰色调的白描手法,文章经过分析还发现卡佛的作品另一部分重要的价值在于反抗“美国梦”对人性的压抑与异化,寄托其温情的自我救赎,通过反抗与自我救赎其作品隐喻的精神境界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伴随社会转型,我国政治主导下的伦理型一体化社会解体,社会各领域分化、断裂,社会生活走向“后伦理型社会”的崭新时代,产生了种种道德问题,加强道德建设的努力并没有扭转道德混乱的局面。传统的道德建设方式无法解决社会结构整体变迁产生的道德问题。解决道德困境应立足于传统文化超越的基础之上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9.
“道德冷漠”及社会道德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看待中国当下社会道德现状?道德"社会病"症结何在?应该如何根治?已经成为国人集体思考的重大社会问题。本文在分析导致当下社会道德问题诸多原因的基础上,从加大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弘扬的力度和密度,完善相关立法和制度建设并加强国家和社会的公共管理,积极进行社会道德文化的软实力建设,确立重建道德社会的发展思路等方面,为如何根治当下社会道德问题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儒家伦理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主体,在经历现代社会的批判后,又面临重生的种 种机遇。本文在反思过去,结合现实的基础上,努力挖掘儒家伦理可资现代利用的道德资源, 使儒家伦理在适应当代社会道德需要的基础发挥其更新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1.
道德制度文化作为一个子系统对整个道德文化的建设意义重大,道德制度文化作为道德制度的文化形态,理所当然离不开对道德制度的考察,文章就我国当前道德制度文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高校应将这些思想融入到校园建设中,使其在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学生道德等多个领域得到提升,从而促进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无名氏文化反思的深刻内涵与独特价值表现在文化理论的圆满建构,文化建构的中国支点,文化实践的乌托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小说主人公海丝特抛弃了清教价值观, 决心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但始终未能博得社会的理解,最后含恨长眠于“墨黑”的北美大地之下。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她的思想太超前于她所处的那个时代。但海丝特的抗争无疑代表了人类自古以来的“基本奋斗”,因而作为一个文学人物,她也就赢得了悲剧英雄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15.
西安市城市文化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文化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力量.城市文化已经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但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由于发展的滞后而存在诸多问题.详细分析了西安市城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宏观上提出了完善西安市城市文化建设的理念和途径,以期为提高我国城市文化建设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出发,阐述了在建设高校的校园文化中,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樵本,努力建设具有正确办学方向、体现时代精神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学校文化与价值意识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自身组织文化的状态影响学校社会功能的发挥。因此,学校文化建构就成为学校功能实现的重要决定因素。从文化建构的价值意识角度分析,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是群体价值观念,学校文化建构的实质就是形成共享的群体价值意识,其关键是建立群体共享的价值参照系统。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现代性建构,需要把握现代性的基本要求,也需要把握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从整体上看,文化现代性以人文精神为指向,以世俗社会为基础,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文化的发展规律,从纵向角度看,文化发展体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从横向角度看,文化发展体现为一元与多元的统一。推进我国文化的现代性建构,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握我国文化建设现代性的方向;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把握我国文化建设现代性的基础;大力弘扬改革与创新精神,把握我国文化建设现代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进入成熟期后,内涵日益复杂化,形成政治性伦理道德思想和品格性伦理道德思想的庞杂分支,而且互为对立、互为支持、互为消长.从而,使人们的立身之道、待人之道和为国之道的价值取向发生岐异,影响着民族精神和社会精神境界.正确认识两种伦理道德思想的正面和负面作用,消除其中的毒素,熔铸民族的品格,正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当代环境运动和环境伦理思想为调整被工业社会扭曲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引导与推动着传统伦理学主导观念和道德习俗的变革。环境伦理科学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和升华。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历史演变上,考察和分析这种变革的现实社会根源和它的历史思想文化根源,研究东西方传统伦理思想的演变特点及走向,推进东西方思想的整合,取长补短,超越“主客二分”思想,建构与发展现代环境伦理学,以切实推进当代伦理文化的变革,共同创造全球绿色文明新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