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人类需求,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2002-2005年河北省11市城镇居民家庭文化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得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恩格尔系数对文化消费需求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
消费文化与消费需求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向阳 《学术论坛》2003,(3):136-139
消费文化是居民在长期的经济生活中所形成的对消费文化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共同信念。在现阶段 ,储蓄先行消费滞后型、跨代型、信用缺乏型消费文化构成我国消费文化的主要特征 ,并对我国的消费需求产生影响。改变居民旧的消费文化 ,形成一种新的消费文化是刺激消费需求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消费同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一样,多样化特征日趋明显。文化消费的多样化直接反映和满足了消费主体需求的多样化,表征着消费主体需求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又成为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者素质、培养消费能力的新的推动力量。而且,多样化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消极消费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正确认识文化消费多样化特征及效应,不仅是确保文化消费多样化健康合理发展所必须的,而且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及整个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文化消费的多样化趋势  (一)文化消费主体构成的多样化。文化消费是人…  相似文献   

4.
在当下消费社会中,原本作为特定族群生活样式的民间艺术受制于消费社会文化逻辑以及旅游、资本、权力和媒体等多种力量的综合影响,从而从生活样式演变成展演样式,成为满足当下文化消费需求的一种大众审美文化形式,呈现出景观化的文化情态、舞台化的显现方式和娱乐化的审美品格这样一些新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研制推出"全国文化消费民生效应景气指数"评价体系,检验各地文化消费民生需求增进的实际效应,对文化生产的发展成效和文化软实力的民生基础状况进行量化评价.在文化领域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科学发展水平,必须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拉动文化内需,扩大文化消费,改善文化民生,以此检验文化发展成效,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落实在增进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民生需求之上.  相似文献   

6.
党圣元  刘方喜 《河北学刊》2008,28(1):190-194
文化研究的兴起,与我们当前正经历着的消费社会转型密切相关,而消费社会的转型正在对传统意识形态、价值观等产生重要影响。但是,目前文化研究中存在着现实感和本土意识不强、价值观倾斜等问题,有鉴于此,为了进一步推进文化研究的良性发展,在理论上要重视马克思主义和文化研究的中国化;在实践中重视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功能的新变化,正确对待消费活动中的文化需求,摆正文化消费的位置;在价值观上对在全球日益泛滥的极端消费主义保持足够警醒,促使我国的文化研究健康深入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化消费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导致的人们对精神生活更高层次需求的消费形式。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变,我国农村与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拟从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内容和结构的现状出发,分析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差异的原因,并为缩小农村和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差距提供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以来,福建省文化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文化消费结构和文化消费方式呈现新变化,但是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发展不均衡,文化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省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省市通过加大文化投资力度、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打造文化品牌、制定优惠政策、支持文化企业"走出去"等措施扩大文化消费。借鉴国内外经验,福建省应着力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扩大文化服务消费,引导提升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完善促进文化消费的政策,进一步扩大文化消费,开拓文化市场。  相似文献   

9.
文化消费与文化发展的走向是关系我国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的重要议题。目前,我国文化消费和发展的走向日渐呈现大众化的趋势,学术界对于文化消费和文化发展的大众化一直进行着争论。一种观点从资本主义文化产业对文化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出发批判大众文化消费,另一种观点则主张社会大众在文化消费中的主观能动性,并据此支持文化消费的大众化。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特殊性,使得我国文化消费和文化发展的大众化走向成为一条正确路径。我国的文化消费与文化发展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导向,以人民精神需求为基础,以"文化自觉"为原则,以多元融合、综合创新为途径的大众化走向。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定义文化消费的内涵.说明文化消费在明清时期已经产生,并分析其蓬勃发展的原因.接着,从书籍、教育、祭神和旅游这四个方面具体阐述明清时期文化消费的内容,最后,基于明清时期文化消费的分析,结合我国实际,得出中国有需求也有务件发展文化消费的结论,并给出政府应引导群众进行健康的文化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穿越电影早于穿越电视存在并建构起一套类型模式,它包含着当下观众对于自我价值的错位肯定、逃遁现实的心理状态和浪漫主义的精神追求,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心理,这是穿越电影类型建构的心理机制;同时,穿越电影类型建构的文化逻辑与电影的生产、消费以及影响消费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是当前消费文化与电影工业的本质需求,是现代性束缚的心理释放,是解构主义与游戏美学的文化狂欢。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状与相关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消费作为文化产业链上的终端环节,既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动力,也是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通过对河南1020户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河南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在消费的内容、时间、方式,对文化消费的要求程度、满意程度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存在着文化消费比例偏低、消费结构单一、消费预期较低、消费需求不足等问题。因此,改变文化消费观念、营造文化消费环境、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文化服务及产品是促进文化消费稳步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研制推出"全国文化消费民生效应景气指数"评价体系,对各地文化建设和文化生产的发展成效进行可加验证的量化评价,具体检验文化消费民生需求增进的实际效应。对全国各地乡村文化消费民生效应展开测评,"十五"期间半数省域景气指数有所提升,"十一五"以来绝大部分省域景气指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管宁 《学术界》2007,(4):80-86
消费社会中,文化的独立品格被不断消解.文化的消费化直接导致时尚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影响.文化生产机制的转化与都市生活场景所提供的时尚空间,不仅使文学形成迎合时尚需求的写作模式,也在年轻一代作家的写作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给当代文学提供了新的审美元素.  相似文献   

15.
幸福是个人和社会追求的终极目标。幸福生活的实现离不开消费,消费文化影响着人们对消费的态度和消费方式的选择,进而影响着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它的兴起却对人的幸福造成全面不利的影响。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既应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扩大居民消费创造物质前提;又应批判消费主义,构建和谐消费文化,这样才能发挥消费及消费文化对实现人的幸福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显得尤为重要。受诸种深层次原因影响,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持续在低位徘徊。扩大西部农村消费需求的措施主要是:提高农民工资收入、财产性收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与技能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及消费信贷制度。  相似文献   

17.
现代广告是以广告为载体,以推销为动力来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宗旨的一种文化传播形式。它既有商业性,又有娱乐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对广告文化的批判在于它的“虚假性”,即广告消费的虚假性、大众需求的虚假性以及文化幸福感认同的虚假性。广告文化的真正负面性在于:广告传播助长了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盛行,媚俗的广告传播异化了社会价值,导致受众价值判断迷惘。  相似文献   

18.
文化市场建设中的政府介入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已经成为社会经 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份额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并 不断渗透到其他的产品中去。然而和其他物质产品相比较,文化在需求和供给上除了有其他 产品的一般规律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本文通过考察文化产品需求与供给的现状,剖析 文化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需求和生产供给的决定因素,对扩大文化产品的有效 需求与有效供给,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全面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消费社会和它的消费文化心理给文学艺术带来的影响是潜在的和显而易见的,作家艺术家对此有多少自觉性则是另一回事。一种情况是消费需求改变了言说──接受的文化机制,促使以满足大众消费(休闲、迷幻、猎奇、寻找刺激以及趋同性的单纯为消费而消费)为目的的文化产品应运而生。另一种情况是言说者于他的运作策略上由内在精神向度出发对消费行为作出回应,以期达到言说所欲实现的意图。在第一种情况下,文学自动降低她传统意义的品格进入商品的层次;第二种情况则是文学试图在滑向新的文化轨道后使消费行为跃上文学的台面。50年代中期后的…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将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重点解决供需矛盾和价值失衡的问题,推动基于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均衡提升的供需两侧双向升级。在文化供给质量升级方面,应完善文化经济政策,聚焦文化质量提升;开发文化原创资源,助推优质产品供给;重视人才教育培养,促进文化雅俗共赏;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加大文化金融创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在文化消费需求升级方面,应实施消费激励政策,释放文化消费潜力;重视文化素养教育,厚植文化市场土壤;创新数字消费形态,拓展文化消费市场;提升文化评鉴功能,搭建消费认知桥梁;促进文化营销推广,助力文化走向大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