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轫于20世纪初叶的中国高等华侨教育,已经走过了一条坎坷与辉煌的历程。暨南大学素称“华侨最高学府”,她的前身暨南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这是由中国政府创办的第一所华侨学校。经过几代暨南人的辛勤耕耘,建校92年来,暨大已发展成为中国对外办...  相似文献   

2.
卢卡奇和《理性的毁灭》程志民牛其贞格奥尔格·卢卡奇(GeorgLukacs1885—1971)是20世纪最著名最有影响而且争议最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他在半个多世纪的理论工作中,在哲学、美学、文艺批评等许多领域中撰写了大量属于人类文化宝贵遗产的理论著...  相似文献   

3.
廿世纪西方情感美学的两类取向和两种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廿世纪西方情感美学的两类取向和两种关系黄南珊湖北省社科院文学所20世纪西方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表现形态是艺术情感理论,许多重要的美学流派都提出了自己的情感说,①这些情感说呈现出多元形态并得到极化发展,如独特情感说(直觉主义美学)、抒情表现说(表现主义...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性思索中构筑新型史学──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民族文化卷”喻权中20世纪,藉助于现代科学和人类认识世界与自身的能力的提高,历史科学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飞速的发展。20世纪初,当美国的鲁滨逊(JamesHarveyRobinson)提倡新史...  相似文献   

5.
接受美学与中国古代文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受美学与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樊宝英20世纪60年代由德国学者尧斯和伊瑟尔创立的接受美学,主张从读者的视野来研究文学,给西方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在不到20年时间里,东进西渐,迅速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美学大潮。在面对涌进中国大门的西方当代接受美学,对它进行...  相似文献   

6.
一位极不寻常的主角这个并非是故事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苏联 ,其中的主角是莫洛托夫。莫洛托夫(V .M .Molotov ,1890—?)是个假姓 ,其真姓是斯克里亚宾(Scriabin)。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这位叱咤风云的苏联重要历史人物 ,乃是俄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斯克里亚宾(A .N .Scriabin .1872—1915)的堂弟。莫洛托夫1906年16岁时成为布尔什维克党员和组织者。1924年列宁逝世后在党内的派系斗争中坚决支持斯大林 ,领导莫斯科党组织清洗反斯大林分子 ,之后迅速晋升为仅次于斯大林的…  相似文献   

7.
(一) 20世纪美学很醒目的一个人物是英国艺术批评家克乃夫·贝尔。以他为旗帜或信号,西方美学从20世纪初便吹起一股很强劲的形式主义风。他1914年发表的美学专著《艺术》,集中体现了他的形式主义理论,是公认的对西方现代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一本书。他在书中提出了“有意味的形式”的著名论点。贝尔的理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在审美主体方面,他论述了审美情感的特性,强调审美情感不同生活中的普通情感,这与科林伍德强调的“艺术表现的情感与日常生活的一般情感没有不同”的观点看起来俨然不同。贝尔认为审美情感是一…  相似文献   

8.
寻求现代化的历程与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访博士导师朱立元教授本刊特约记者王命前王:朱先生,近年您在美学和文艺学研究方面成绩斐然,在这世纪之交,能否请您纵谈一下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情况?朱:好的,我们就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发展的大背景开始吧。20...  相似文献   

9.
谭桂林先生的新著《20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以文学与佛学的内在联结关系为基石,在四个大的层面上对20世纪中国文学作了新的审视与考察:关于现代文学接受佛学影响的历史渊源;佛学对20世纪中国作家文化心理、人格构成所产生的潜在性作用;文学主题的佛学解码;佛理美学的现代形态例说,从而构建起一个创意独特、形式严整的研究体系。具体的论说则思路开阔,构织缜密。绪论部分,以佛学与文学的文化因缘及这种传统关系的因袭为开端,从20世纪中国作家对佛学的亲和感、佛学智慧对现代文化的贡…  相似文献   

10.
一在最近的20年中,美国文坛上“写实小说”或“新写实小说”渐成风气。这标志着在西方文坛流行了近一个世纪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业已走向衰败。众所周知,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现代主义”(Modernism)文艺观念逐渐形成,并迅猛发展;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30多年中,更进了一步,演变发展成为“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文艺运动。这两个主义一脉相承,以其浩大之势,占据了西方近一个世纪的文学艺术领域的主流地位。与两个主义相呼应的文学创作观念,对这…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邹华青岛大学中文系从本世纪初开始到目前仍然在发展的中国美学,在我们的研究中被称为现代美学,这种划分意味着中国现代美学的历史起点,与19世纪和20世纪的交界点基本上是一致的。很明显,在时间的自然程序上,本世纪与上个世纪并没...  相似文献   

12.
从“意象”看中英诗歌交流李星亮,刘保安意象(image)是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筛选、再融入诗人的思想感情、用语言媒介表现出来的物象,是主观的意(情思)和客观的象(物象)的有机融合。意象派(Imagists)是20世纪初一些英美诗人在伦敦组成的文学诗派。...  相似文献   

13.
生命哲学的艺术诠释──王国维美学思想综论李慈健(河南大学)在20世纪最初的10年间,呈多元对峙的中国文坛,出现了王国维卓特不群的美学理论体系。言其卓特不群,是说其理论取向既不同于革命派作家充满对未来世界狂想的创世纪文学思潮,又迥异于以儒家文化为本源的...  相似文献   

14.
走向散步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近代以来“西学东渐”趋势的一种反映,20世纪的中国美学,对西方美学理论方法的译介和重新组装是其主流,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融汇性创见并不甚多。另外,中国20世纪社会生活的长期动荡和种种非学术的干扰,也使美学研究一次次偏离常规方向,这就形成了这样的研究盲点:哲学美学理论品位与审美品位的反差,求真与求美之间的失调;美学体系的霸权主义的论争,淹没了对具体审美对象的情感关照。在这种背景下,从中国传统美学中汲取营养,让美学向美本身还归,就成为修正美学的研究思路,并在新的基点上重构当代中国美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谈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新进展周长城,刘珏晖经济生活中的社会学(亦称经济社会学)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Aristotlle),坎特伦(Cantillon)和亚当·斯密(AdamSmith)①,而经济社会学的真正发展则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事,尤其...  相似文献   

16.
纵观王国维一生,其在学术研究方面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01年-1905年左右,主要从事哲学(包括美学)研究;第二阶段,1906年-1911年,主要研究文学──以文学理论及戏剧史为主;第三阶段,1912年-1927年,主要研究史学(包括甲骨文、金文等)。三个阶段的转折,以到学部(教育部)任职及随罗振玉东渡日本为契机,而他的古典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前两个阶段──哲学与文学阶段,其中哲学阶段为接受外来文化思潮时期,文学阶段为将外来文化思潮(包括文学)与中国文学相融合并作比较时期。(当然两个…  相似文献   

17.
德里达与“后现代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里达与“后现代主义”复旦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哲学博士汪堂家“后现代王义”(Post-Modernism)并不是一个哲学流派,也不是一种外延分明、内涵具体的当代思潮,更不是20世纪的西方学者苦思出来的理论体系,而仅仅是一些存异求同的学者从当代芜然庞杂的...  相似文献   

18.
形式主义的困境与形式美学的再生赵宪章作者简介:赵宪章,1951年生,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形式”历来是文学理论的重要概念,更是20世纪文学理论的热点。相对以现实主义为主潮的19世纪来说,本世纪的形式主义对于文学的音韵、语义、修辞、叙事、结构、手法等形...  相似文献   

19.
百年美学的学术史探求——“百年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综述施华由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等开启的20世纪中国美学,经由朱光潜、宗白华、蔡仪等人在30—40年代的创造性努力,以及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80年代的“美学热”,迄今已构成了现代中国人文学史上...  相似文献   

20.
现代美学中的“无利害性”(disinterestedness)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夏夫兹博里(Shaftesbury,1671—1713)提出的,经过康德、叔本华、克罗齐等人的理论及其影响,这个概念已成为现代美学的一个关键性命题,正如有的学者所评述的:“除非我们能理解‘无利害性’这个概念,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现代美学理论。假如有一种信念是现代思想的共同特质,它也就是:某种注意方式对美的事物的特殊知觉方式来说是不可缺少的。”①对中国现代美学来说,自从本世纪初“审美无利害性”命题被引进以来,它也一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