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举措;而邓小平关于经济特区的理论,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1993年4月,江泽民在海南建省办特区五周年庆祝大会上说:“创办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设计并始终关注和支持的一项崭新……  相似文献   

2.
创办经济特区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总方针总政策的重要举措。这个新生事物从诞生之日始,既受到世人热切的关注,同时也难免使人产生一些疑虑,即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的经济特区,能否有效防止和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和敌对势力的渗透?在发展社会主义经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消除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影响?特区经济发展了,是否要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存在这些疑虑,在经济特区创办的初期是毫不奇怪的,这也正是经济特区建设实践中应当明确回答并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厦门经济特区创办15年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3.
从我国的农业现状出发,按照"十五"计划对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发展农业经济特区是必要的.农业经济特区肩负重要的历史使命.结合建三江农垦局的实际,建三江已具备创办农业经济特区的雄厚基础和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4.
我国试办经济特区,才短短二年多的时间,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特区建设蓬勃发展,它已初步地显示出社会主义经济特区的威力。本文试图在我国特区建设者的实践基础上,初步论述我国兴办经济特区应坚持的几个主要原则,以引起国内外理论界和企业界人士,对研究我国经济特区的兴趣。首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特区的根本指导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当然也是创办我国经济特区之“本”。这是我国经济特区与资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特区的诞生,从法律意义上说,是从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五届十五次会议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开始的。但实际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广东即酝酿创办特区事宜。1979年7月,中央50号文件批准设立经济特区时,起步最早的深圳特区即开始运作。...  相似文献   

6.
创办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是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18年来,经济特区凭借外动力优势和内动力优势,大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显示了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新的历史阶段,特区的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  相似文献   

7.
经济特区创办10周年理论研讨会于1990年11月8日—11日在深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如下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90年代经济特区的地位和作用与会者认为,特区10年的建设,对我国的改革与开放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进入90年代,在新的形势条件下,经济特区对实施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负有特殊重要的使命。首先,特区要继续发挥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在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中起桥梁作用,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向内地辐射,并带动内地经济参与国际经济交换和经济分工,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基地。其次,经济特区要继续当好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排头兵”,在经济上建立起既体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原则,又能与国际经济相对接、按国际惯例办事的运行机制,在政治上  相似文献   

8.
经济特区要不要发展农业,从特区创办之日起,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特区是以工业为主,农业是辅助性的产业,不必大投入;还有人认为,特区建设虽然需要提供大量的农副产品,但是可以通过市场调节从外地调进。由于认识的差异,特区农业长期处在左右徘徊状态。对经济特区来说,农业应放在什么地位?发挥什么作用?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对推进我国农业实行“两个转变”有重要的意义。一、经济特区农业的地位与作用不可替代(一)经济特区要成为引进农业技术,开展对台经济合作的窗口经济特区的产业结构要以工业为主,这是由经济特区的功能决定…  相似文献   

9.
<正> 由广东省经济学会、珠海市经济学会(筹)、深圳市经济学会、汕头市特区经济研究会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广东省第二次经济特区学术讨论会”于12月16日至20日在珠海市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福建和广东等地共120人.会议的主题是对深圳特区创办五年来的成绩进行评价,从学术角度总结创办经济特区的经验教训,以及研讨经济特区如何继续发展等.关于对经济特区的评价,与会者认为,这个问题涉及到创办特区的宗旨和特区发展阶段的划分.五年来,特区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中为内地提供了成功的经验,这是特区尤其是深圳特区对全国的主要贡献,也是办特区的目的之一.大家认为,对特区的评价不仅要从总目标着眼,更要与特区发展阶段相联系,否则就会偏离实事求是的原则,而对特区的评价又关系到特区今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封小云 《学术研究》2001,(4):138-140
中国经济特区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直以来是人们争论不止的一个议题。在纪念特区创办 2 0周年的今天 ,由白天主编、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张高丽亲自写序、海天出版社出版、汇集了深圳社会科学精英智慧的《走向现代化》一书 ,从全新的视角出发 ,通过对深圳经济特区在上个世纪最后 2 0年的创办、发展的实践的回顾与总结 ,把特区的地位与作用置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视野中 ,作出了新的诠释。笔者对此书的评价并不存在任何贬低过去其它的有关中国经济特区的论著之意。任何理论的出现以及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只有在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思想的形成及主要内容邓小平同志经济特区建设思想,是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他改革开放思想的极精彩、极富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办经济特区的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在19了9年4月最先提出的。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了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但是对外开放究竟如何着手呢?当时还在摸索。当广东省委的问忑提出要在对外开放上做点文章时,小平同志指出,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他还【则确指出:“名字m4经济特区,搞政治特区就不好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  相似文献   

12.
广东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创办10年来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深圳由一个只有8万多人的边境小镇发展成一个现代化的中等城市,珠海由昔日的渔村建设成为花园式的新城,汕头特区平地起家,成为汕头这个海滨城市的一颗灿烂的明珠。1989年与1979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从8.4亿元增加到145.90亿元;财政收入由  相似文献   

13.
冯军 《南方论刊》2001,(6):48-48
广东茂名南粤科技学校自创办以来,已为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培养输送了20000多名合格的科技型技术人才。这些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操作技术牢固过硬,素质高、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方针和政策,并在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开发区、对外开放地区等多层次、多环节、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基本格局。自1984年9月国务院批准创办第一批14个沿海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至今,开...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经济特区30年的发展史上,围绕着特区的创办与发展,思想理论界曾经展开了三次关于特区发展前途命运的大论争。三次论争分别解决了特区创办的合法性、发展的目标性、模式的创新性三个主要问题。都切中了特区每一个发展阶段上的肯綮,引起了思想理论界乃至中央高层的高度关注;而这些思想论争的深入开展又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特区健康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经济特区创建伊始,就以其独特的运作方式,快速的经济增长,重要的经济功能引起了中外各界的极大关注。毫无疑问,经济特区在中国开放与改革这一本世纪世界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先导作用。回顾特区15年历程,可以发现促进经济特区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生活大为改善的主要经验在于:经济特区牢牢把握不断优化经济技术结构、积极谋求经济运行机制创新这两个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将创新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转换执快速良性发展的牛耳。  相似文献   

17.
广州是华南的经济中心、对外贸易的南方枢纽,有责任支援特区建设,广州与经济特区建立经济联合是广州支援特区的一种主要形式。作为经济特区,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是重要的,然而特区的经济建设也不能离开内地中心城市的支援和帮助。因此,广州与经济特区实行广泛的经济联合是客观的必然。一、发展广州与特区的经济联合是两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经济特区、开放地区的建设能否成功,能否发挥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的作用,为全国提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而我们要加强经济特区、开放地区的人才建设,就必须辩证把握和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人才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建设经济特区、开放地区的目的,是为了实施我国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战略决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在沿海地区采取了一系列对外开放政策,继创办四个经济特区、开放海南岛及沿海十四个港口城市以来,1985年又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对于加速沿海经济的发展,带动内地经济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最近中央关于加快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决策的提出,经济特区面临参与竞争,迎接挑战的重要的发展战略转变,为此,不失时机地利用国际经济发展的有利机遇,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无疑成为经济特区未来继续发展的推进器.本文拟对汕头经济特区发展出口创汇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经济特区在新形势下拓展产品出口的若干对策,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