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永兰 《领导之友》2012,(4):50-51,54
2005年4月2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非峰会上发表了题为《与时俱进,继往开来,构筑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讲话,代表中国首次提出了亚非国家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的倡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倡导开放包容精神,尊重文明、宗教、价值观的多样性,尊重各国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自主权,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的新理念,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是当代国际关系的崭新命题,也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理论创新。它为中国外交指明了奋斗目标,也为国际社会及其国际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一、鲜明的时代针对性“建设和谐世界”重要思想是当今时代进步的产物,反映了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要求。冷战结束后,世界两极对抗格局解体,多极化和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各国利益交汇和相互依存空前加深,和平、缓和、发展、合作的潮流深入推进。这为“建设和谐世界”重要思想的提出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和现实可能。后冷战时期国际形势虽然总体上发生了有利于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4.
200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新理念。12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法国发表题为《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的演讲,进一步阐释了“和谐世界”的内涵。共建和谐世界,已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崭新理念。建设和谐世界,抓住了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问题,找到了当今世界所有问题的根本,指明了世界人民所要解决的最主要矛盾,并向世人提供了观察和解决世界各种问题的基本着眼点与立足点。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下提出共建和谐世界,也是为国内创建和…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加快农村经济、民主政治的发展、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一种健康、文明、和谐、有序的农村生活.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看,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走上健康文明的发展之路,必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本文拟结合武隆实际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开放。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改革开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加快农村经济、民主政治的发展、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一种健康、文明、和谐、有序的农村生活。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看,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走上健康文明的发展之路,必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本文拟结合武隆实际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1,(43):2-M0001
胡锦涛 国家主席我们应该重点关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通过融资、财税等手段帮助它们尽快摆脱困境,为各国经济复苏提供坚实支撑。我们应该充分挖掘科技潜力,积极培育增长亮点,增强经济复苏的内在动力。同时,我们应该加快各自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努力实现世界经济相对平衡增长。  相似文献   

9.
讲话是人的本能,也是表情达意、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对领导干部而言,“讲话”更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今年3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了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他在阐述“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尊严”时,强调“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以说明“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10.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发展问题 “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它涵盖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和评判标准,也是各不相同的。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何斌 《经营管理者》2012,(7X):322-322
经济的全球化引发法律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法律的全球化是建构全球性文明秩序的一种内在要求。在法律全球化过程中,不同的法律制度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吸收,不同法律制度之间的差异在减少,共同点在增加。全球范围内法律规范正在趋同化和一体化。但是法律全球化并不意味着世界各国都生活在同一的法律模式之下,法律的技术化趋势也不可能消灭法律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因此,法律全球化不等于西方化,同时,法律全球化也不能取代法律的民族化。  相似文献   

12.
早在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就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2006年10月,中央十六届六次全会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再次强调,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不同”,是指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和”,是指不同的事物相辅相成、共生共长“。和而不同”的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和均衡,以达到总体上的和谐。和谐相处本身就包含着对不同意见和不同群体利益的承认和宽容,这就是“和而不同”、和而存异。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愿望,也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党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新的国家,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与社会的和谐。“和而不同”的要旨有三:一是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它要求自己要独立思考,不能随波…  相似文献   

14.
《决策探索》2008,(17):8-8
国家主席胡锦涛近日接受25家外国媒体联合采访时,针对有关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是否会在国际上强化“中国威胁论”的问题表示,中国早就明确向世界宣布,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的发展不会影响和威胁任何人。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携手努力,共同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5.
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国家战略,促进江西通过整合资源,探索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中部崛起和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只是一个基础起点。中国作为一个在农业文明时代一直领跑世界的发展中的大国,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通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全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路径,通过产业低碳化和低碳经济模式的创新,创造一种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国际化,形成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政策体系,逐步在生态文明时代实现全面崛起,为人类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决策咨询通讯》2002,13(4):2-2
周光召强调,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蓬勃发展,为风起云涌的世界科技进步浪潮增添了新的活力。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成为一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和一个民族兴衰的根本所系。  相似文献   

17.
彭晓 《科学咨询》2008,(11):43-43
一种文化形态的产生总与它的文化土壤密切相关,现代西方文化,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文明,是属于海洋性文明.按冯友兰先生的看法,海洋性国家较早产生商业,为维持其繁荣,需要发展数学,因此发展了数字和数理推理,通过假设来掌握世界,强调区别主客体,以预定假设的和世界的关系来对世界进行认识.  相似文献   

18.
张碧文  孙秀 《决策与信息》2011,(10):79-79,194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工业文明在走向辉煌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破解这些难题,需要人类确立新的生态文明观,构建新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发展方略。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是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掌握着公共资源和公共权力的政府及政府官员,理当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担当起更多的责任,理当在政策导向、绿色GDP考核体制、环保制度创新等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曼坚实更具体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已经踏步迈进了信息时代,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教育管理者,应该正确引导青年人充分利用网络发展的积极作用,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和青年学生共同创造一片和谐、安静、文明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20.
张文涛 《决策与信息》2013,(11):162-163
随着世界的不断分化和复杂化,合理性问题已逐渐从一个纯理论问题转变成了世界各国发展中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困境中一个有待突破的障碍。韦伯与哈贝吗斯是在合理性问题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合理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发展,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和发展了各自的社会理论。分析、比较两者的合理性思想既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合理性,也有利于探讨现代社会如何和谐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