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不久前《法制日报》报道,为改变衣衫褴褛、拉着破平板车满街吆喝的“破烂王”形象,哈尔滨的8000名“破烂王”将会被公安机关“收编”,并变成统一着装、统一编号、统一佩戴胸卡及马夹的“正规军”,而且还要在公安机关备案。窃以为,公安部门在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将8000名“破烂王”如此强行“收编”, 存在诸多不妥。  相似文献   

2.
说起"破烂王",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脚蹬三轮车,手摇拨浪鼓,走街串巷,沿街叫卖的场景,他们是典型的"自由职业者".然而在一些地方,随着对"破烂王"进行规范,对废旧破烂物品回收人员实行"持证上岗",这一群体也有了职业门槛.  相似文献   

3.
据《华商时报》2月8日报道:在工商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广州,越来越多的企业为击败对手,不惜雇用形形色色的“经济间谍”,刺探经济情报。广州一名无业人员,已经作了8年“破烂王”,捡的尽是废旧报纸、图片和废弃的工业产品。别人捡破烂跑生活区,他却往工业区、商业、机关跑,  相似文献   

4.
十多年前,“破烂王”养母方冬梅在儿子夭折、丈夫疯癫、小姑自杀、公公病故、自己和养女被拐卖后,坚强自救,拉扯着从厕所捡来的养女,送她上学。然而,现在依旧靠捡破烂为生的养母却不幸患了乳腺癌,生死关头,这对母女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5.
木村 《老人天地》2013,(4):18-19
2012年12月,在大连市开发区玉民新苑的一套居室里,70岁的赵荣光正写着一部书稿的提纲。他想以自己为原型,写一本反映破烂王生活的书,他期待着他的书写成之后能拍成电视剧,让更多的人了解破烂王的生活。难舍童年爱书情赵荣光是大连市金县大孤山乡大孤山村人,很小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由于家境贫困,赵荣光只读到小学二年级就被迫辍学。后来,母亲带着他将家搬到了离大孤山村不远的鲇鱼湾村,和姥姥一家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6.
芬芳五月,同济大学的春天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毕业的研究生们早早穿上了心仪已久的硕士服,意气风发,气宇轩昂,在春暖花开的校园里四处合影留念。而其中,一名穿着紫色衬衫的学生站在他们中间,显得特别耀眼。他就是高志军,是同济大学王牌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但就在一年前,高志军突然宣布休学创业,而他要做的不是与专业一致的土木工程,而是当一个收垃圾的”破烂王”。  相似文献   

7.
以画说世     
《中国社会导刊》2010,(17):10-10
闲人群落 在各大发达城市的免费休闲场所,都有许多不老的养老人群。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原因使“红卫兵年代”的他们成了“撑不着、饿不着”的“闲人”。他们靠退休(或提前退休)金生活,他们有技术却在再就业行列之外,只好“攒堆儿”唱歌跳舞、下棋打牌……其实,这个闲人群落对社会还有很大的“可利用价值”,只是社会缺乏对这部分资源的整合。  相似文献   

8.
杨生文  强音  劳木子  邓琴琴 《职业》2012,(14):10-13
“对不起,我们没在办公室,在外面开会。”“不好意思,今天我们在学校调研。”“对不住,对不住,今天到苏州学习了。”在一个星期之内,记者三次拨打广州市职业技术教研室办公室的电话,都未能找到他们,只能与他们用手机通话。给记者的感觉是:似乎,他们永远在路上。  相似文献   

9.
“80后”一度被“标签化”而遭受各种“非议”,他们的多数在经历了与其父辈的某种“交锋”之后,径直走进公共生活,成为志愿者的主力和网络行动的推力,“80后”自行“正名”。伴随社会问题的尖锐,他们又在“风口浪尖”发声。认知“80后”已不仅仅在他们而在全社会。认知的多视角为我们提供了“自由思考”空间,从而提供认知的相关性和深刻性。本文选择伽达默尔“诠释学”视角的意图在于论证“80后”的存在方式是基于其“本体性”.即他们“存在并思考着”。认知“80后”是从这一“存在者”开始,又越过此一存在的“现时性”进入对“未来”的担当——谁£起“思想启蒙”这种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他们的身份很特殊,不是警察却也像警察一样跟踪蹲守;不是法官却在不断追寻被执行人线索;不是私人侦探却在查寻车主个人情况。他们的公开身份是一家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的调查员。在民间,他们常常被称为“职业讨债人”。他们的公司成立两年来,已经为北京市多家银行挽回了1.7亿余元的损失。他们自认是专门对付“车贷老赖”的“商债管理师”,但是,人们对他们的工作方式并不了解。 他们的工作目标一些恶意拖欠银行汽车贷款的人,这些人大多在2002年和2003年汽车贷款兴盛时期从银行贷款购买汽车之后人间“蒸发”,被司法机关称为“老赖”。“城市猎人”的任务就是找到这些老赖,通知法院,查封车辆,拍卖,还钱给银行。  相似文献   

11.
张理觉 《老年人》2007,(7):12-12
如今,官场中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为官不怕老百姓不满意,只怕上司和上司的上司“不满意”。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上司们的“满意”与“不满意”,才能决定他们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如果上司“满意”,他们的升迁就不会有问题,反之,如果上司“不满意”,即使已经戴在头上的“乌纱帽”也会得而复失。  相似文献   

12.
钱国宏 《老年世界》2010,(20):15-15
网络时代,“爱情指数”已成为现代人衡量爱情甜蜜与否、婚姻是否幸福的重要标尺。“爱情指数”大行其道,而我的父母却对“爱情指数”懵懵懂懂—二虽然他们牵手走过了半个多世纪,但时至今日,他们却依然不懂何谓“爱情指数”!  相似文献   

13.
忙碌的人,对忙碌的感觉总是爱恨交加。一边怨着自己太忙,但真要他们闲下来,他们又会找很多理由让自己不要闲下来。比如:“没办法,我是劳碌命啦!”“哎,习惯了!”……可一旦真的闲了下来,他们反倒浑身不自在,又开始问自己:“现在该做什么才好?”  相似文献   

14.
有一种称谓与精神共存,有一种气质与青春同在,有一种经历与人生共辉,那就是“当兵的人”。当又一个“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我们采访了部分老军人,聆听他们的“兵谣、兵梦、兵之路”,见证他们的“铁马、铁剑、铁营盘”,感悟他们的“军心、军魂、军人情”。说起那段经历,他们尤感自豪。脱下军装,他们时常怀念军营、怀念战友、怀念那如歌如泣的军旅生涯……  相似文献   

15.
杨生文 《职业》2016,(10):22-23
因为有天安门、王府井,因为有香山和长城,因为有“鸟巢”“巨蛋”“大裤衩”,经不住诱惑,他们来了。
  但是,这些似乎都与他们无关。
  他们住在离这些高楼好远好远的农家,或者高楼边的蜗居里,在那些隔板隔成的“联合国”里,用几百元的租金编织着他们的五彩梦想。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这次考试我又没通过?”“为什么新交的女朋友要跟我分手?”“为什么好工作总是和我擦肩而过?”这样的“为什么”对社工来说,可谓耳熟能详。其实细心的社工会发现,这些追问“为什么”的人们其实并不指望别人来告诉他们答案,因为他们心中早有已认定的答案。  相似文献   

17.
他们本应在家乡安享晚年,却要离开故土,落脚异地;他们本应和儿孙享受天伦之乐,却要时刻畏惧城市生活的陌生;他们本应在田间品味悠闲,却要独自守望一份淡淡的忧伤与孤独……他们被称做“老年漂”或“漂族老人”。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316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8%的人表示身边存在“老年漂”现象,  相似文献   

18.
意子 《女性大世界》2005,(12):26-26
“劈腿”也好,“潜规则”也罢,这些所谓的“敏感词”,对普通人而言,只不过一己私事,而艺人是何等的星光灿烂,万人观瞻,他们生来就该拥有透明度,以及超常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们的生活步步都是雷区,处处都是敏感地带。而在艺人的身上,一个词语,既能讲述N个事件,又能呈现各种复杂心理。——这就是娱乐圈的“敏感词”效应。  相似文献   

19.
新职业被称之为“361行”。行行出状元,活跃在“361行”的“新职族”是如何看待新职业的?他们的从业感受如何?如何才能人职新职业?新职业的职业前景如何?就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部分“新职族”。他们告诉记者,一不小心成了“新职族”,但行行出状元,“361行”里有精彩,他们喜欢自己的职业。  相似文献   

20.
都市新族群     
“都市新族群”,这是一位社会学家对都市生活中的新的亚文化群体的形象的称谓。都市是一种奇特的生活空间与秩序,一切都在迅速的衍生、迅速地演变。生生不息的“流行”代表了都市生活的节奏与方式,不断分离组合的“新族群”则代表了都市人的生活状态。“都市新族群”,每一种“族群”的人们,他们就象一个微缩的种族、民族。他们有着共同的亚文化的背景与特征,他们有着相似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他们拥有类似的行为习惯,甚至,他们也有着同样的缺陷和弱点。如果说种族民族之间的区别建立在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将“族群”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