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是在世纪之交时开始的,主要内容是"五改三建两提高"."五改"即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三建"即建池、建家、建园;"两提高"即提高村级组织战斗力,提高农村文明程度.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它全面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塑造了新型农民,促进了城乡协调,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恩施自治州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给予我们许多启示:各级高度重视是根本,科学决策和规划是前提,农民主动参与是关键,整合资源是保证,强化技术服务和管理是长久之计,因地制宜、创新建设模式是出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无疑是少数民族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新春伊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委、县政府作出创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的决定,并在《宣恩县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全州先行、全省示范、全国典型"的目标,这标志着"美丽乡村"创建在宣恩县被提上重要日程,并以此为重要抓手,掀起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新的热潮。起步民族民居建设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并强调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2005年10月28~30日,第三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在武汉中南民族大学召开,此次盛会的主题为"守土与离土:21世纪中国农村发展走向".与会期间,海峡两岸的学者们分别以"守土离乡的性别失衡"、"民工潮对乡土社会的解构"、"今日之乡村建设运动"、"家园生态"等主题,对守土与离土"博弈"背景下的中国农村社会所面临的变化与问题进行了不同方面的分析研究,本刊特别以此为主打专题,全方位、多视角地反映此次盛会.  相似文献   

4.
王一男 《回族研究》2012,(4):110-113
本文以生态美学之"家园意识"为出发点对回族民间音乐进行研究,包括回族民间音乐在表演场所和思想内容上的"家园意识",以及原生态乐器所反映出来的"家园意识"。由此可以认识回族民间音乐本质上的自然性、神秘性与审美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强调劳动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物质转换的中介,通过实践达到"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中国共产党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构想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一脉相承。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启示意义在于建设美丽中国应在更新思想观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和加强制度建设三个方面着力,走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正潘家湾乡位于鄂西山区,空气清新,环境宜人。近年来,该乡以自然资源优势为基础,坚守保护生态、打造净土为首要发展目标,围绕"整治村庄环境、建设美丽家园、促进生态文明"的主题,注重管护、着眼长效,探索实行了环境整治管护的保障制度、分类制度和群众参与制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全覆盖,乡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幸福感逐年提升,健身休闲、生态旅游等服务业蓬勃发展,先后荣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湖北省卫生乡镇"称号,该乡3个村  相似文献   

7.
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继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构  相似文献   

8.
正近几年来,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牢固树立"抓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认真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成功创建了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涔天河国家湿地公园、潇湘源国家水利风景区、大龙山省级森林公园;成功创建为全省第一个省级生态县,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部已批复江华列入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县,省级园林县城即将验收。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确定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家民委公布,我国60%以上的国土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少数民族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6%,其中90%左右的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在乡村。因此,建设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0.
正建设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是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作为试验区建设的受益地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开放活区、富民稳区"总体要求,大力实施"生态统领、产业兴县、科学发展、和谐包容"的发展战略,以深化对口支援为契机,以贯彻政策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产业发展为主导,以脱贫致富为目标,持之以恒地抓好武陵山试验区建设,促进了全县经济协调可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 ,阐明了柔然的族源、历史活动和其佛教信仰情况。  相似文献   

12.
恢复性司法在我国藏族地区刑事冲突解决中的特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刑事法价值的时代内涵、刑事法的法律特性以及刑事法基本原则来看,恢复性司法与刑事法的基本理念不矛盾。从我国藏族习惯法的内容来看,其中蕴含着恢复性司法的基本精神;在现阶段,我国藏族社会属于机械社会,而且藏族习惯法具有宗教性,这为恢复性司法提供了广泛的社会现实基础和心理基础。因而,在我国藏族地区建立恢复性司法,不仅有利于刑事冲突的终局性解决,更重要的在于它为国家刑事制定法整合藏族习惯法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As globalisa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familiar in our everyday lives, one readily visible phenomenon is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migrants from outside the borders of nation states. This influx of migrants inevitably makes societies more complicated racially and culturally, and a ‘multi-racial’ or ‘multi-cultural’ society is no longer the monopoly of migrant societ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or Australia. This spread of multi-racial and multi-cultural societies in the world, however, does not mean that we have achieved racial and cultural co-existence (among nationals, and needless to say between host society and migrants) without hierarchies. In the face of a constant flow of migrants, both the host states and host societies need to control migrants, to ensure that migrants will co-exist with the host society as the host society wishes. Hierarchy and difference need to be created and maintained by the host society to control the influx of migrants in their everyday life.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Singapore society draws a border between itself and female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For this purpose, it examines both everyday discourses of Singaporean employers about female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and the efforts of the Singapore Muslim Converts’ Association to teach such workers to become ‘good Muslims'.  相似文献   

14.
关于当前中国城市民族关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深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各地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中部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已十分普遍,这些变化推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迈上一个新台阶,也使发生在各地区、各层面的民族交往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深度上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我国的政府部门、汉族民众和少数民族这三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思想准备不足的现象.本文对如何理解当前流动人口大潮中出现的城市民族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对今后城市民族工作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活在海南岛水满村的黎族的传统生业主要由水田农耕、火田农耕(陆稻、根茎类作物以及其他作物)、野生植物采集和野生动物狩猎构成.在村周围覆盖着大面积的草地,这种人工环境是定期焚烧的结果.然而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政府环保政策的实施,这样的生业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变.焚烧被禁止,水田农耕也得到了强化.与此同时,人们也强化了水田可使用野生植物的利用.这样生业变化导致了村落周围二次植被的恢复,也改善了村民们日常饮食的营养摄入.从环境学或营养学上说,当今的水满村的农业生产也许是合理的生业.尽管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价值观可能会影响到这种生业的可持续性,但是这种生业还是可能成为未来亚洲各国农业的模范.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察了哈勒不浑-巴勒哈孙古城出土的蒙文佛经所使用的字母、译音和文章格式, 判定它们源自蒙元时代。  相似文献   

17.
作为操演的民间口述和作为行动的社会记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文本的口述有文字表达所不及的优势身势、表情、语调、场景的"合谋",生动地传达寓意,包括大量直觉.它以特殊的记忆形式进入说唱者的操演并不断加深、重现、重构或重造地方社会记忆.口述史要靠操演来复现和传承;口述史的操演是一种"立体的"社会记忆.口述史不分男女,都可以当讲述者和听众.口述史能够拒绝语言强势,可以用各种语言操演,其听众既可以是权贵,也可以是"贱民".  相似文献   

18.
区位表征与文化差异等使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工作呈现复杂态势并出现诸多棘手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认真评估、考量民族地区社会形态、知识传统、治理效果、民众认同度及自组织治理资源.衍生于民族宗教、风俗习惯等渐次形成的传统对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工作影响深远.因此,重拾已被放逐和边缘化的知识传统,培育以民众主动参与为核心的自组织治理能力及法治保障机制,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提升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一些西方学说被介绍到中国,有关“族群”(ethnic group)及其相关理论已成为中国人类学和民族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然而学术界却忽视了与西方民族学和人类学术语“族群”、“族群性”等同出一源的俄语术语。本文在对俄罗斯民族学理论中的几个基本术语этнос、этничность和этническаягруппа与相应的英语术语ethnos、ethnicity和ethnic group进行源流、释义对比分析后指出,双方学术观点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对этничность(ethnicity)的理解上,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这个术语指“民族(或族群)的性质和特点”。差异之处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表示民族(或族群)实体的术语不同,俄罗斯学者用этнос,西方学者用ethnic group;(2)俄语этническаягруппа特指民族的亚体或部分少数民族,而英语的ethnic group已由原来仅指处于社会边缘的少数人集团和亚集团,扩展到泛指社会上因文化或血统关系而具有明显不同意识的所有集团,甚至包括一国之内占人口多数的民族集团。  相似文献   

20.
何永之 《民族学刊》2022,13(1):66-72, 138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地带,生态环境脆弱,但藏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宜居空间营建经验,发挥其聪明智慧在雪域高原营造出独具特色的生态宜居空间,并形成了择佳地而居,营建生态宜居空间等人居理念,生态宜居型住房的营造,实现了人、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和协调发展。西藏生态宜居建筑的营建很好地顺应了西藏高原复杂地理气候环境,巧妙地趋利避害,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藏民族对住房的营建,其原则就是最大程度地顺应自然地理环境,降低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破坏,体现了藏民族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充分展现了人居智慧。藏民族对大自然的保护、崇敬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观念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照亮着未来对生态居住环境营造以及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