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参考》副总编辑张家炽同志给《理论内参》编辑部的信中说,目前在社会主义经济生活中有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经济学家们来回答。关于雇工是否就是剥削问题,即是一例。陕西浦城县有个经营砖瓦窑的专业户叫刘宝成,他讲的一件事很发人深  相似文献   

2.
那天晚上看王小丫的《开心词典》,我流了泪。是那个人感动了我。他的“家庭梦想”都是为家人,几乎没有自己一件东西。他有个妹妹远在加拿大,有电脑没有打印机,于是他想得到一台打印机给妹妹。王小丫问,那你怎么送去?他说,我再要两张去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我很怕父亲。记得我刚开始跟父亲学木匠的时候,他总是很严厉。不容我仔细思索就要我回答许多超出学徒工范畴的问题。别人答不出来,他悉心指教。我如果答不出来,他轻则拂袖而去,重则动手敲打。所以我学木匠那阵儿,吃饭都不同他在一块儿。有一次,我趁父亲不在,自作聪明地一个人装配了一个大衣柜。左敲敲右打打,刚刚装好,父亲回来了。他走到衣柜前,阴着脸,转着圈儿看。虽然在装配中毁了一根木料,可我心里为自己终于能单独完成一件作品而欣慰,私下里等待父亲能给我几句褒奖的话。  相似文献   

4.
陆魁宏 《船山学刊》2011,(3):181-F0003
原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刘正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五年了!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党的高级干部,他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办了许多实事和好事。永远值得我们缅怀。其中他做的一件对社科理论界功德无量的事是我所亲历的,至今恐怕也是少有人知道的,我深感有责任把这件事记述下来,让社科理论界及社会各界广为知晓。  相似文献   

5.
一黄宗英的文章《我亲聆罗稷南和毛泽东的对话》在《南方周末》(2002年12月6日)等报刊发表以后,许多人奔走相告。一篇短文的发表成了一件震动社会的大事,按说是奇怪的。近50年前的旧事了,我的伯父罗稷南在1957年7月7日问了一个假设的问题:“如果鲁迅现在活着会怎么样?”毛主席做了一个假设的回答:“如果鲁迅还活着,他不是不说话就是关在牢里了。”一个假设引起这样大的震动是值得思考的。其实,罗稷南提出的假设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问过一次的怪问题,是许多中国人在不同时候都曾经问过的老问题。鲁迅去世已经68年了,中国每到了一个重要时刻都…  相似文献   

6.
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形形色色,千状万态,但它的本质或本原是什么?是精神还是物质?这是古往今来的哲学家、思想家不可避免地必须回答的一个重大的哲学问题。而我们评价一个哲学家,最主要的也是要看他对这个问题是怎样回答和表述的。方以智是明末清初的名人、学者、又是艺术家和哲学家。他的哲学著作很多。他的哲学思想怎样?论者都以为是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我过去也写过《对方以智哲学思想的探讨》(连载于《江淮评论》一九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各自的研究中,已愈来愈深切地感到,曹禺早期剧作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意念——“蛮性的遗留”。且看《雷雨·序》中的一段自白:“《雷雨》对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雷雨》可以说是我‘蛮性的遗国’,我如原始的祖先们对那些不可理解的现象睁大了惊奇的眼。”(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与“蛮性的遗留”语义相近的还有“原始的情绪”、“神秘的吸引’等等。而且,这些意念虽只是在论及《雷雨》时提出来的,可事实上,“蛮性”是贯穿在他早期的心态与剧作全过程的,不单单是《…  相似文献   

8.
去年,王一川等先生编了一套《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给一些小说家“重排座次”,选了九位作家为大师,依次为鲁迅、沈从文、巴金、金庸、老舍、郁达夫、王蒙、张爱玲、贾平凹。①这件事引起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对此,我也愿略陈管见,以就正于时贤。首先有一个问题,即作家可不可以进行比较?作家在文学史上的成就,地位的高低,影响的大小能不能有等差的论定?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有的作家认为:“作家是无法比较的”;②也有的作家表示:“我反对这种提法。这种排名本身就存在偏颇。作家的作品各有风格,不能用一种标准去强求。”③…  相似文献   

9.
我妈极少说自己的事情,我们对她的过去知之甚少。4月,父亲腿伤,我回去看他,给他买了一个智能触屏手机,里面存了他和我妈年轻时候的照片。我妈翻看照片,忽然对她的过去大谈特谈。其中有一件事让我大为惊讶。我妈在公社当过会计,管理两百多人的大食堂,表现出色,公社要保送她去上大学,可我妈拒绝了,因为要照顾瞎子外婆。  相似文献   

10.
《大庆社会科学》2005,(6):60-61
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的和平崛起,有三个必然大趋势。 首先一个必然大趋势,就是中国人将继续集中一切力量谋 求自己的发展。邓小平说过,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取 决于我们自己的发展。他还说,我们要埋头苦干,做好一件事, 中国自己的事。中共十六大把它概括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 一意谋发展。21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口将要达到15亿的最 高峰。从一定意义上说,解决好占世界1/4人口的生存与发展问 题,把这件大事办好,就意味着中国对人类作出了较大贡献。同 时,办好这件事就足够几代中国人很忙很忙的了,中国根本就没 有时间、没有精力也绝不需要去威胁任何国家、任何人。  相似文献   

11.
池万兴同志的《〈管子〉研究》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2004年6月版)。这部专著是他对博士学位论文经过精心修改、补充后形成的。这是我国《管子》研究方面的一部力作。作为最早读过他的博士论文手稿的人,我从内心感到由衷地喜悦!这部新作,融文献的考证、疏理、辨析、论证于一炉,发前人之未发,解决了一些《管子》研究方面的疑难问题,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观点,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管子》是中国先秦时期别具特色的一部百科全书,也是一部在战国时广泛流传的政治教科书。20世纪以来,虽然有郭沫若等人的《管子集校》、罗根泽的《管子探…  相似文献   

12.
郭店竹简出土,为先秦的儒道思想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是当前中国古代哲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件大事。此次出土的竹简本《老子》,推翻了本世纪初疑古派关于老子后出的观点,可以澄清学术界一些争论不休的问题。但是,这部分材料还不足以澄清老子其人与其书的一些其它问题,如老子是否有两个人,一个是老聃,先于孔子;一个是太史儋,晚于孔子;目前的简本《老子》是否就是一个完整的古本?老子思想的发展是否有不同的传承的系统?我个人认为,简本《老子》的出土还不足以澄清以上诸问题,故拟就道论在简本《老子》中的位置,及其与帛本、王本中道、德等概念的…  相似文献   

13.
正某天晚上,我在看书他在看电视,猫咪在地板上追逐着自己的尾巴。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喂,你有没有发现,我们这几年很少吵架了?"他露出一个十分高风亮节的笑容:"那是因为我不和你一般见识。"我回报一个嗤之以鼻的表情,但心里默默地给这个答案点了个赞。我和他刚在一起的时候并不是这样。他的性格比较温和,但十分执拗,总是无法理解我某些生气的点。如果碰到我发火,而他又觉得自己没错的时候,他一定要和我争辩到底。我们都拿出最恶劣的态度对待彼此,我吼他,他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深刻指出,看一个人“是一个假马克思主义者还是一个真马克思主义者,只要看他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的关系如何,就完全清楚了。只有这一个辨别的标准,没有第二个标准。”(《青年运动的方向》) 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后期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深刻地阐述和正确地处理了个人和工农群众的关系问题。一九三四年八月,他在《门外文谈》中说:“他只是大众中的一个人,我想,这才  相似文献   

15.
刘邦少不读书又不事生产。《史记》说他少年无行,到处吃喝玩乐,搞女人;后来打天下,掌握了权力,又轻视儒生,见到儒生就破口大骂。但是刘邦确有许多突出的优点,他有气量,善用人,能够听取群众的意见,处事接物从不拘泥于小节。尽管如此,他的声名总不太好,这可能是和他不读书,得罪了儒生有关。所以我们今天一提到干部学习,也说“不要学刘邦、项羽。”究竟刘邦这个人是不是一贯反对学习呢?我看不是。刘邦写给他儿子刘盈(孝惠)的手敕,很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手敕开头是这样说:  相似文献   

16.
欲望、死亡与承认:科耶夫式黑格尔哲学的三个关键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如许多论者已经指明的那样,他者问题是贯穿20世纪法国哲学的一条主线。在对他者问题进行思想史溯源的时候,我发现,萨特等法国当代哲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将这一问题的提出及其解决,与胡塞尔之前的黑格尔、尤其是他的《精神现象学》中的自我意识论联系在了一起犤1犦。这种指认无疑是令人困惑的。因为就其原初意旨而言,《精神现象学》要确证的恰恰是个体的自我意识(“主人”与“奴隶”、这一个“我”与另一个“我”即“他者”)向着绝对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必然性犤2犦,而非任何一个个体的自我意识(“我”或“他者”)的持存性。这换言之,如果我们肯…  相似文献   

17.
距离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游方僧人结束他的游历后回到寺中,在叙 说了游方的见闻之后问他的师傅:“在游历的过程中,弟子有一件事 一直不明。弟子遇到地位低下的人中,许多都瞧不起地位高的人,嘲 笑他们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而那些地位高的人也瞧不起地位低 下的人,嘲笑他们愚昧无知,没有本事。为什么会这样呢?”老和尚笑 了笑,说:“今天天色已晚,你先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我带你去个地方 吧。”  相似文献   

18.
自然主义文学创作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影响甚大 ,爱弥尔·左拉是这个流派的中坚人物。左拉用他的大量作品显示了自然主义文学创作的实绩 ,引起了世人对自然主义文学的关注 ;同时 ,在理论上左拉亦有独特建树 ,他的《实验小说论》、《自然主义戏剧》等作品对自然主义创作纲领作了系统阐述 ,成为自然主义理论的经典之作。在一个世纪后的今天 ,阅读左拉写下的这些文字 ,思考自然主义提出的一些理论问题 ,仍然是有意义的。一从文学史上看 ,自然主义是对浪漫主义的反动。浪漫主义曾以巨大的热情、以雄壮豪迈的语言摧毁了达两个世纪之久的古典主…  相似文献   

19.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接触到刘江的诗集《时间深处的爱》(中国妇女出版社,1990年8月)。当我开始读他的诗并进而细细品味时,不由产生了阵阵喜悦。他的诗不仅使人能懂、使人爱读、而且使人感觉到与诗人心灵的相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颇不容易的。说句不客气的话,在前几年的诗坛上,就我们所能见到的“诗”来说,能有多少可以让人看懂、使人爱读、使人不产生反感的呢?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的:“(近年来)诗差不多只成了写诗人小圈子里的事  相似文献   

20.
《十五从军征》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之一。我在课堂上讲解这首诗,正音辨字形,配乐朗读,一步步朝我设计的教学过程走。突然有个学生大声地问:“老师,为什么这老兵是出门向东看,而不是向西、南、北看的呢?”我一时语塞,老老实实地对他说:“老师也讲不清楚,能否让老师回去查一下我们再讨论?”网上搜索,国学论坛做了回答;北大中文系的论坛找到主题一模一样的帖子,也有教授做了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