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界关于谭嗣同之死众说纷纭,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近代史上的谭嗣同之死,带有一定的必然性,而谭嗣同本人的生死观实际上决定了这种必然性。谭嗣同的生死观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灵魂不灭、无生无死和天命兆世。他认为生命轮回不。死,无生无死,以死为生,并深感于佛教中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之言。这些都与谭嗣同本人的特殊经历及其深受佛教影响不无密切的关联。研究谭嗣同的生死观或许能为澄清谭氏之死提供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作文》2014,(4):57-57
黑竹沟,至今仍笼罩在神秘之中,或许只有消失在其间的人才知道它的谜底。彝族祖籍之谜 这是一个值得考证的谜,现在斯和镇原句叫斯豁,彝语为“打摆子而死”之意。  相似文献   

3.
对于《论语·先进》篇“季路问事鬼神”章,历来人们一般从生死观的角度去诠解,此章其实还可从孝的角度加以阐释。孝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命题。孝在当时有三层含义:一是侍奉活人,二是埋葬死者,三是祭祀鬼神;也即《论语·为政》篇“孟懿子问孝”章孔子所说之“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子路问事鬼神,问的是如何“祭之以礼”;“敢问死”,问的是如何“葬之以礼”。孔子“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和“未知生,焉知死”的回答,强调的都是要“生,事之以礼”,即把行孝的重心放在侍奉活人即在世的父母身上。  相似文献   

4.
选择屈辱的生还是有尊严的死,或许是我们抛开成见看待过去女子非正常死因时应该重新考虑的  相似文献   

5.
龚义群 《社区》2012,(32):13-13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2004年.白先勇带来清丽雅致的青春版《牡丹亭》,让年青一代重拾中国文化之美……  相似文献   

6.
以《庄子·大宗师》为文本,阐述了庄子生死之辩的哲学精神和文化意义。王夫之曾认为庄子主旨在于“详于言死而略于言生”,但其实庄子虽然侧重于甚至执著谈“死”,但并不是鼓励人去死,而是为了更好地“生”而注重对死的感悟和探索,并以此来获得一种完全自然的自由精神,达到对生死的彻底超越与解脱。  相似文献   

7.
露莎是五四时期接受过新思想的女性知识分子,她有理想,有信仰。当自然理想、社会理想以及精神理想纷纷破灭之后,她变得迷茫、绝望、不知何去何从。“哀莫大于心死”,或许只有死亡才能使她摆脱人世间的苦水。  相似文献   

8.
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在孜孜求生的过程里,也不断地追求避死,乃至于渴望永生不巧。古老的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和道教等世界各大文明系统都有着不同的企望永生不死的观念和一些实际的操作。从生死哲学的角度来看,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追求的永生,都是通过“死”这一桥梁,唯有中国道教求取的是此“生”此“身”的不巧。这一点与现代“克隆”技术所可能提供的超越死亡之路有相吻合的地方。某种程度的“不死之人”终于要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实现,这确实是21世纪和未来的年代里最最激动人心的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9.
一个字的社论 1968年4月,美国《明星晚报》上发表一篇题为“约翰逊认输”的社论,全篇只有一个字“妙”。它把该报及其所代表的阶层之态度鲜明表达出来,颇耐人寻味。 两个字的挽联 1931年,有人为“九·一八”遇难烈士写下了这样一副挽联:上联是“死”,下联是倒写的“生”。上下联只有两个字,寓意是,宁肯站着死,不愿倒着生,颂扬宁死不屈的高尚情操和英勇气概。  相似文献   

10.
祥林嫂的悲剧是文化悲剧的一种典型。以鲁镇民俗为核心存在的“鲁镇文化” 以其残酷性使祥林嫂“虽生犹死”;就个体生命而言,虽然死能带来微渺的希望,但祥林嫂仍无法获得最终的解脱。这也是鲁迅重视“人的文学”观的真正之体现。  相似文献   

11.
“活着还是死亡?”这是人类永恒的追问。而,对于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而言,活着或者死亡都不会成为问题,因为一个具有纯粹信念的共产党人,生,是为共产主义奋斗;死,是为共产主义献身,生生死死都在共产主义紫高的精神境界获得完全的统一。然而,在生与死都无所惧的共产党员队伍中,“信与不信”、“信这还是信那”却十分离奇地成为某些腐化堕落高官们面临的共同的“问题”和“困境”。  相似文献   

12.
“庄周梦蝶”提供了一种沟通生死的方法——“梦”。对“死”的未知,带来对死亡的极度恐惧与对生命的极度热爱以及二者之间的深重矛盾;通过“忘”生进入“死”的状态——“梦”死,则沟通了生死,由此解除了对死亡的未知以及对死亡的恐惧;生死相互为梦,不辨梦里梦外,不知是梦是醒,最后等同了生死,达到了“齐物”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3.
《百姓生活》2012,(10):67-67
“生时共有梦,死亦同追求”。从“同桌的你”到“知心爱人”,再到“患难夫妻”。从12岁到53岁,武汉市民袁春生和陈惠芳夫妇在一起已经相知相守了41年。  相似文献   

14.
“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新解翟振业《天问》云:“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王逸注:“勤,劳也。屠,裂剥也。言禹母背而生,其母之身分散竟地,何以能有圣德忧劳天下乎?”(《楚辞章句》)王氏谓“勤子”指禹,不妥。从上文“启棘宾商,九辩九歌”来看,主词不应...  相似文献   

15.
《庄子》一书对生死问题有着系统而深刻的论述。本文着重从“生死之理”“生死之变”“死生无变”“养生顺死”四个方面,对《庄子》生死观中的“变”与“不变”进行剖析。“生死之理”是庄子讨论生死问题的理论依据,即道气论。庄子认为生死本为万物生化之一环,其实质为气化流行过程中的聚与散。以此为基础,庄子进而讨论生死之“变”与“不变”的问题。“变”是对生死这一客观现象所作的描述,生死循环无端,自然而然。“不变”则是庄子根据其“齐物”思想所形成之新的生命认识与态度,死生同一,“无变于己”。这种新的认识和态度在现实中具体表现为“养生”和“顺死”的生命态度与实践方式。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艾青是公认的现实主义诗人,但其诗歌文本的底部却潜藏着丰厚的宗教意蕴。许多诗作特别是“太阳组诗”都是沿着“生→死→再生”的圆形轨迹进行运思,这是诗人涵融东方佛教的睿智与西方原始思维的艺术结晶,也是诗人“太阳崇拜”的内在机理所在:  相似文献   

17.
以“生死一体”与“安之若命”两个截然相反的命题为出发点,探索庄子对待生死的态度。庄子在“无为而为”的自觉意识中将生命历程的个体体验塑造成一个中心圆的世界,生和死是起点和终点的重合,死生成为一体。安之若命是生命得以延续、实现生命之自然价值的无可奈何之举,其最终目的是突破生死而得“道”,超越自我达到无待,实现逍遥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我的母亲     
老舍 《社区》2010,(26):19-20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可是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一岁半,我又把父亲“克”死了。  相似文献   

19.
生死,乃人生之大限。自然之法则。“不知生,焉知死”,连孔夫子尚且难以索解,况常人乎?钱钟书在《管锥编》、《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等著作中,对生死问题进行了详尽细致的论述和探讨。意见精辟、辩证,材料翔实、丰富。本文是对钱钟书文化思想研究的论文之一。出世曰生,离世曰死。在出世与离世之间的数十年则名之曰在世。所谓在世,其实就是渐死。禅家者流悟有渐顿。况之以死,则有渐死、顿死之别,叔本华称之为小死和大死。由于人恋于生而惧于死,宁欲生而不欲死。故宁曰生而不曰死。其实,活着即是死着。生即死。既然生即死,则增年即减年,范石湖诗:“人情旧雨非今雨。老境增年是减年。”次论人生短促,人生唯艰。故文学作品中有借酒浇愁以忘忧者,有极时行乐图眼前享受者。有养性全身以保其天年者,有求仙访道以期长生者,有立德、立功、立言企求精神不死者等等。次论追求长生不死之虚妄,转而为寻求死后登仙,升入天堂。然而天堂未必快活。神仙思俗,仙女下凡故事,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连众神之主宙斯也在人间修筑外室香巢。刘禹锡诗;“何享神仙九天上,人间来就楚囊王。”文中有对人所以怕死的原因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张载以“黜怪妄,辩鬼神”为其人生志业,倡导以群体关怀为旨向的经世实学,在继承古代气化宇宙论的基础上,建构了气本论的哲学体系,并通过其人格气象反映出来。张载的人格气象表现为三种面向,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死观的集中体现:乾父坤母的构建、民胞物与的表述,体现了其“天下一家”的大心境界;重振道统的诉求、回向三代的探索以及敦本善俗的实践,体现了其“学贵有用”的经世情怀;从生处言生死,强调道德生命永恒,以道为乐的精神境界,体现了其“顺生安死”的洒落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