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论代价合理性的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类实践活动负效应的日益突出,代价问题引起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许多学者对代价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是,迄今为止,人们对代价的研究仍主要局限于代价“是什么”的现象描述,对于代价“为何”付出及代价“应如何”付出,则语焉不详或涉之不深。然而,实践却不断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是否应该从事某项活动?从事这项活动,我们可能或应该付出怎样的代价?这种或这些代价应该以多大为宜?这就是代价合理性的问题。因此,进一步反思、分析、预见代价产生的理性根据及代价合理性的实现机制、过程是现实实践的客观要求,其中,关于代…  相似文献   

2.
论代价合理性的标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践不断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是否应该从事某项活动?从事这项活动,我们可能或应该付出怎样的代价?这种或这些代价应该以多大为宜?这就是代价合理性的问题。因此,反思代价产生的理性根据及代价合理化的实现机制、过程是现实实践的客观要求,其中,关于代价合理性标准的界定则处于基础地位。本文试图对代价合理性的标准提出一些看法,以就教于学界同仁。一、代价及其合理性界定在实践活动中,人们为了创造一定价值,总要付出、否定或牺牲某种价值,这就是代价。在实践过程中,代价主要有四种表现:其一,主体在价值冲突或价值选择中,为…  相似文献   

3.
论代价合理性的标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代价合理性的标准张明仓随着人类实践活动副效应的日益突出,代价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迄今为止,人们对代价的研究仍主要局限于代价"是什么"的现象描述,对于代价"为何"付出及代价"应如何"付出,则语焉不详或涉之不深。然而,实践却不断提出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实践活动负效应的日益突出,代价问题愈益引人关往。许多学者对代价的种类、本质、功能、成因及合理性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笔者认为,为了实现代价的合理性和实践的合理化,我们不仅要有正确的代价认识,而且应具有合理的代价思维。本文拟对合理的代价思维的内涵、特点、功能及其建构作些探讨。一、代价与合理的代价思维在实践活动中,人们为了创造一定的价值,总要作出某种或某些放弃、付出或牺牲,这就是代价。笔者曾经提出,在实践过程中,代价主要表现在四个层面:“其一,主体在价值冲突或价值选择中,为了某一优先…  相似文献   

5.
关于合理性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关于合理性的实质内涵 什么是“合理性”?“合理性”究竟指什么?这是不少学者参与讨论合理性问题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人们对“合理性”实质内涵的理解,可谓歧义丛生,因而对“合理性”的概念界定也是五花八门。但总地看来,较有代表性的理解及界定主要有如下几种: 有人认为,人们对“合理性”的内涵从来就有不同的理解和标准,其中较为普遍的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方式:一种是科学意义上的合理性,它含有“合事实、合理性、合规律与合逻辑”的意思;另一种则本身就是价值判断,含有“合目的、合理想、合原则”及“是应该的”意思。 也…  相似文献   

6.
代价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为实现某一理想目标而作出的牺牲,代价意识则是人们对代价问题所形成的自觉的理性思考。代价问题与代价意识并非同步而生,代价意识通常出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较高阶段。代价意识的形成为人类确立起了一种理想目标。我们应从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化中吸取积极成分,发挥后发优势和制度优势,减轻必要代价,避免无谓代价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进行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使我们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这就发生了我们付出的代价和所得效益的比较。这不是一个新问题,经济科学早就对它进行了不少的研究。但是认识是需要不断深化的。且不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仅仅用支出货币的多少和获得国民生产总值的多少来认识和计算费用和效益以及比较二者的关系。即使在今天,我们已经知道了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等,但是对它们的认识并不是很具体的。而特别重要的是,在实际经济工作中,我们还在忽视那些国民生产总值以外的其他代价和效益。在计算经济活动的代价和成果以及规划经济发展时,还只是以考虑货币支出和收入为主。当然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实际上,经济和社会已经发展到了这样一个边沿,社会的进步和环境的状况再也不能容忍我们这样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了.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认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代价和效益呢?从经济活动的代价来讲,它实际上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人们在从事这项活动时直  相似文献   

8.
论转变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转变观念成了人们经常说到或听到的一个词。往往在不经意当中,我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甚至来不及反思:观念究竟是如何转变的?一、以实践发展的新要求为根据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所形成的看法和认识。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217页)。因此在处理观念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上,应该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人们只能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并通过这种活动来改造…  相似文献   

9.
<正> 如何看待价值与代价的关系,代价是否可以避免等重要理论认识问题都同人类实践的效应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本文从人类实践的双重效应性谈起,说明价值与代价的关系,并做相应的对策研究。一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它的本质特征是其创造性。这种创造性活动所体现的是主体对客体的破与立的辩证统一。在这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人类不断地凭借信息反馈并以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为价值尺度去评估和判断自身实践活动的结果。价值与代价问题的提出,正是这一历史进程的理论反映。在这里,所谓价值,是指那些能够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实践结果。这种结果对于人类实践的目的性来说,是实践的正面效应。所谓代价,是指那些为创造价值而导致的必要的或不必要的、合目的性的或非目的性的付出与牺牲。这种付出与牺牲表征着人类实践活动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0.
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代价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代价是什么,其存在的合理性何在?怎么样的代价才是合理性的代价,才是符合人们价值取向的代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怎样才能形成合理的代价思维,如此等等。对于社会发展过程中提出的这些迫切问题,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具有无可回避的责任。笔者拟从哲学的本体论追问、价值观审  相似文献   

11.
道德的代价及其合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发展中道德代价的存在有其合理性的成份。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物质的不断丰富常常是以付出和牺性道德为代价的。道德的代价与人类社会与利益发展需要的取舍是密切相关的,道德代价的合理性也是人类自身进行道德选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略论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与新的历史内涵刘义一、艰苦奋斗的实质重在创业敬业精神我们讲的“艰苦”,是指为伟大价值目标奋发斗争所付出的必要代价。而这种代价的“艰苦”,不仅是指生活方面,更重要的是指脑力和体力方面超常付出的总和。这是一种综合的理性的自由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60、70年代和80年代末,围绕着铁路建设问题,清廷臣僚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在喋喋不休的论争中,清廷错失了发展铁路的大好时机,使中国社会的进步额外付出了本不该付出的代价.对于这场争论,我们应该深刻反思,作为现代文明象征的铁路,为什么在清廷如此命运多舛?克服思想观念的束缚及依附于这种观念上的重重阻碍,打开思想进步的阀门,是我们的 社会真正取得进步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14.
英国的“福利国家”创始于二战后工党执政期间,由于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工党政府的福利国家建设把平等置于较为突出的地位。然而,过分强调平等而忽视效率却使英国经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们对福利国家的批评日益增多。但工党的努力依然具有历史意义,应该在肯定福利国家成就的前提下考虑这些批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代价是发展理论的一个范畴,是发展研究的新突破口。然而,长期以来,在发展理论研究中存在着这样三种倾向:一是过分注重于发展的正面效应及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忽视了社会发展所付出的代价,进而否认代价的客观存在;二是以孤立、片面的观点认识代价,看不到代价的积极作用,将代价视作消极的东西而大加批判;三是有些人盲目地将代价合理化,把代价作为一种幌子,以“交学费”为由,为自己的主观失误辩护,从而开脱罪责。有感于此,笔者认为,应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社会发展中的代价问题,应该对代价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并进而采取有效的调控…  相似文献   

16.
丁振中 《北方论丛》2016,(1):126-130
帕菲特的道德哲学是在规范并分析“理由”和“合理性”概念的基础上展开的,其理论“大厦”是在“理由”和“合理性”基石上建立起来的。帕菲特认为,人是宇宙唯一的能够回应理由的理性存在。我们应该接受某些基于价值的、客观的理论,行为的理由从那些给予我们理由去拥有欲望或目标的事实中获取力量。实践合理性与认识论的合理性的关键区分,在于对实践理由的自发回应和对认识论的理由的非自发回应。  相似文献   

17.
论成本范畴     
一、实际成本和主体成本 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都是投入和产出的统一。要获取一定量的物质产品,人们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或牺牲。成本的最一般定义就是生产商品所付出的代价。 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从劳动过程看,生产者获取商品付出的代价就是劳动的耗费,既包括过去积累劳动——生产资料的耗费,又包括现实生产过程的活劳动的耗费。劳动耗费是生产商品实际付出的代价。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生产商品的实际劳动耗费称之为实际成本。他指出:“商品的实际费用是用劳动的耗费来计量的。所以商品的资本主义成本价格,在数量上是与商品的价值或商品的实际成本价格不同的,它小于商品价值”。①商品的实际成本不以生产主体的意志为转移,在任何社会形态,商品的实际成本都表现为商品的实际劳动耗费。  相似文献   

18.
人们为什么要进行创新?江泽民同志从哲学的高度进行了分析:“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这就告诉我们,创新源于实践不断发展的需要。《文选》中对“创新”问题有大量的论述,文章标题中包含:有“创新”一词的就有7篇。从文章的内容看,早期文章的论述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科技创新,而后期文章则更多探讨体制创新、制度创新问题,并进而涉及到理论创新乃至文化创新等全面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实践含义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的实践是活生生的、不断发展的,人类实践的领域是在不断拓广的,由此决定了作为理论概括的实践概念及其含义也应该随之丰富和发展。目前正在日益广泛进行的新技术革命,就使人们的实践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比如,和信息打交道就越来越成为人们主要的活动方式和工作内容。相反,和物质打交道的,特别是在生产领域中直接引起物质对象变化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则越来越多地被自动控制系统及机器人所代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把实践只看作是客观物质性活动,就会把许多人与信息打交道的活动排除于“实  相似文献   

20.
关中地区特别是古城西安有一种风味食品,它既体现了传统的饮食文化,又反映了灿烂的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大家叫它“肉夹馍”,有人认为应该改叫“馍夹肉”或“夹肉馍”。对于这一食品的名称,人们各抒己见,莫衷一是。看来,这种风味小吃的名称不仅关涉到命名本身,而且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语言现象。那么,到底应该叫什么名称呢?在谈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人们对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认识。50年代,有人写文章说,“救火”、“养病”、“打扫卫生”等说法是语病,逻辑上讲不通。“救”的不是“火”,而是“身体”;“打扫”的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