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3 毫秒
1.
孔子学说与先秦“显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孔子学说与先秦所谓显学的儒、道、墨、法四家联系起来加以研究,可以看出,虽然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但是不应该把孔子确定为诸子之中的一子;代表他思想的不是《论语》,而是"六经";四家所谓显学与孔子学说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侧重强调了孔子学说中的某个或某些部分;今天,我们应该重视对诸子学说的求同,而不应该只是求异.  相似文献   

2.
春秋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动荡时代,新与旧,前进与保守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态度在孔子的思想学说里都有所反映。他在当时社会急剧变革的现状下勾画着一幅旨在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政治蓝图,并为实现这种理想去游说诸侯。孔子的活动是不是完全超越客观现实的影响而随心所欲地到处奔波呢?不是的。他的言行都受着时代的制约,他的思想学说是时代的产物;既是阶级意识的反映,又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  相似文献   

3.
一般公认,中国古代儒家的大同学说确立于《礼记·礼运》,但它并非战国前后儒者的凭空杜撰,而是直接源于孔子,是对孔子大同思想的系统化,《礼运》关于大同、小康、一统三论,均与孔子思想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孔子大同思想的出发点是理想主义,其理论基础是宗法主义、仁道主人、平均主义、至善主义和中和主义,其主要学说由大同社会、小康国家、四海一家、天下一统四大部分构成。孔子的大同思想是人类文化思想史上乌托邦学说的最早形态,它不论在当时还是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孔子所处的时代及其所属阶级的限制,其大同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孔子所说的“儒”与后世所说的儒家不完全相同。孔子的学说虽以仁义道德为核心 ,但又是重视礼乐行政之统一的。孔子的继承者所接受的不是孔子学说的全部内容 ,而是其中的某个或几个方面。孔子的学说与当时的所谓显学的思想基础皆出于六经 ,孔子又是其几千年前文化的集大成者 ,孔子的学说与诸子的学说不应该是等肩并立的  相似文献   

5.
孔子诗教辨     
儒家思想,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一直是我国封建社会中的统治思想。但是,儒家思想在发展中也发生了多次变化,其中最重大的变化是董仲舒与朱熹。他们都以孔子的道统继承者自居,但是他们的思想观点却与孔子的思想观点有很大的差异。尽管差异很大,他们却善于把自已的思想观点说成是孔子的思想观点,结果把真正孔子的思想搞得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有的吸取其学说中错误的东西,有的发挥其积极的因素,随着历史潮流的变化,孔子及其学说,不断地被利用和改造。在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思想代表人物中,力图利用和改造孔学的,有康有为、谭嗣同、章太炎,还有梁启超和梁漱溟,梁漱溟  相似文献   

7.
孔子德治思想的方法论从社会个体修养人手,着眼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强调道德的作用,突出人文教育。它与西方人文学说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论是互补的关系,而不是互换的关系。对孔子德治思想的批判继承要从三个层面进行对孔子所主张的道德内容加以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对孔子所夸大的道德作用加以限定,使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相互促进,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协调发展;对孔子所倡导的道德修养方法加以借鉴,使中华民族注重精神自律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魏晋时期,儒佛道三家思想活跃,广泛流行,但仍以儒家为当时社会生活中唯一正统的学派。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代,自然受其社会影响。他既奉行孔子标举的“名教”观念,又追求老庄崇尚的“自然”意识,在他的思想范畴里,时而儒道相糅,他不信佛,故其思想核心,仍是孔子学说。陶渊明一生,饱经社会政治的重大变化和统治阶级之间权力消长的频繁更迭,他的思想也随着年岁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加深,逐渐呈现出明显的倾向性。一般说来,他从家居、出仕及至归田之前,以服膺孔子思想为主;从归田至终老,  相似文献   

9.
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之际,这是一个“天下无道”的大分化、大动荡的时代。孔子的学说,正是在这种客观历史运动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孔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当然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纵观孔子的思想体系,呈现出一种过渡性和矛盾性,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学派本身也发生了分化。对孔子学说的这种特点的认识,是不能从其思想本身的运动中求得解决的。而只能从社会历史发展的链条中来加以探索。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分析孔丘以前的中国奴隶社会的特点,以及他生活的那一时代的特征,从而找出二者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及其对孔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和为贵"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于六合之外存而不论 ,关心的乃是世道人心。其政治伦理学说有着完整的体系。即以个人修养节制个人行为 ,调整社会关系 ,进而达到太平的理想社会。孔子的理想社会是以“和”为特质的。“和”在孔子的政治伦理学说中占有终极的位置。可以说 ,孔子的政治伦理学说起于“仁”而终于“和”。“和”的概念兼有目的论、价值论与方法论的意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孔子学说中的各个概念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交叉。对孔子之志加以义理分析 ,有助于阐明“和”在《论语》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 ,是治国从政、修身齐家的思想要求 ,仁道的实现要靠“克己”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则是对“仁”的实施方法的具体解说。孔子的这一思想虽然是对当时的执政者提出的政治规范和人格要求 ,但这一观念已成了我们民族的共同心理 ,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悠久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2.
孔子生活的春秋末年,是奴隶制向封建制急剧变革的时代,是礼崩乐坏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如何把国家治理好,坚持或选择什么样的国家政治制度,已成为当时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孔子总结和发展了传统的国家政治制度学说,其主体是坚持“为国以礼”(《论语·先进》,下引《论语》只注篇名)思想的立场和观点。  相似文献   

13.
《周易》的文化精神深刻启迪和影响了孔子儒家学说的产生和形成。《周易》的文化精神是孔子儒家学说产生和形成的重要思想文化背景。孔子"忠恕"仁爱"为本的民本思想与《周易》是一脉相承的。孔子的学说和思想深深根源于中国古代文化原典《周易》,它是《周易》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实践说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政治生活以及精神生产的发展;产生社会思想和社会理论的源泉,不应当从思想和理论本身中去寻找,而要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去寻找。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孔子,他的思想学说以及教育主张和教育方法,通过他的实践,清楚地看到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被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所制约。  相似文献   

15.
论孔子的孝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孔子的孝道理论进行了阐释。作者认为,在我国历史上,孔子是将人类孝的行为加以概括并上升为理论的第一人,孝的理论是孔子伦理道德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孝是中华民族一种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有其合理的内核。我们应批判地继承孔子孝的思想,用社会主义的孝代替封建主义的孝,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6.
颜回历来被认为是孔子的高足,长期以来肯定和赞美为他戴上了理想化的光环,宋明理学家尤甚.本文试从<论语>两章中孔子对颜回的评价谈起,探讨颜回为后人理想化的原因及其个性心理特点.认为颜回实质上不能作为儒家学说的传承者,只能称得上是儒家学说的献身者;其遁世思想又与儒家的入世相对立.  相似文献   

17.
孔子是否有“贵和”思想 ,可“听其言而观其行” ,从其话语和行为来分析。通过分析 ,“贵和”思想在孔子“仁义”学说中确实存在。其根据是他把“和而不同”“贵和”付诸“崇礼、贵仁、重义”行为中 ,试图用制度保证“贵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孔子功利思想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仁至圣是孔子全部学说的终极目标 ,而求仁至圣并非是虚幻的理念 ,必须是体现善的行为事实。在孔子看来 ,最大的善的行为事实就是实现民顺国安。故孔子的全部学说始终都是在强烈的功利思想的观照之下阐释的。无论是仁爱思想 ,还是忠、孝、信、礼、义等等道德规范 ,随处可见其功利思想的痕迹。可以说 ,正是具有这种功利色彩 ,使孔子的儒学理论与后世所谓正统的重义务耻功利的儒学思想有着较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上博竹简中有一批孔门七十子后学作品,将这些竹书与《论语》进行对照,可以看出《论语》的某些编纂特点。经过研究发现,今本《论语》中的孔子语录应该经过编纂者的节选、提炼和取舍,因此它既不能完整地反映孔子思想学说的全貌,也不能代表春秋战国之际的诸子散文水平。  相似文献   

20.
开创儒家之道者是孔子,建立儒家一尊之局者是董仲舒。董仲舒的学问来源是春秋公羊学,董仲舒毕生的主要精力也都放在春秋公羊学的研究上。但是,经过董仲舒的研究,春秋公羊学的发展进入了另一个新的方向,那就是董仲舒根据当时汉武帝时代的专制政治的需要,在孔子思想的招牌下偷偷地放进了新的内容,特别是董仲舒利用了春秋公羊学中解释经义的灵活性,把春秋经中有关天变災異的记截与人事祸福密切地联系起来,加以系统的大量的穿凿附会,这样就使先秦的比较朴素的儒家学说披上了一层澧厚的宗教色彩,儒家实质上已变成了儒教。因此,孔子是孔子,董仲舒是董仲舒,他们有一脉相承的联系,却更有迥然不同的区别。从孔子到董仲舒,是从儒家到儒教的过程,而完成这个转变过程的桥梁,就是董仲舒的“天人之际”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