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兑换难的原因目前,人民币在流通中的破损污染现象比较严重,损伤券多,直接影响了人民银行的形象,也给群众的使用带来许多不便,究其原因:1、爱护人民币的宣传工作不够。这主要表现在二方面。一是人们毫无护币意识,大量人民币人为损伤,对于如何爱护与保护人民币整洁的宣传,各金融机构一直没有给予重视,造成人们对人民币毫无爱护意识,至于如何爱护更是一片空白,对于人民币任意揉擦,在人民币上乱添乱画,用人民折“帆船”、“菠萝”现象司空见惯,甚至出现有的市场出售以人民币拆叠的工艺品现象。据调查了解,由于人为因素损伤的人民币占损伤人…  相似文献   

2.
目前,损伤人民币在市场流通占比例比较严重,笔者调查了解,损伤券占流通领域中的货币达50%左右。这直接影响了人民银行的形象,降低了人民币信誉,也给群众的使用带来了很多不便。原因何在呢?其一、在多数群众手中有了残损人民币,内心的第一愿望就是赶快用掉它,这...  相似文献   

3.
有些朋友持残损的人民币到银行兑换,但由于不知具体兑换标准与工作人员发生了误会,认为银行拒兑或少兑自己的现金。这里就国家现行损伤人民币兑换政策向大家作介绍: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数字人民币?与比特币相比,数字人民币有哪些特点?目前数字人民币能够在哪些场景消费,未来更大的应用方向是什么?本刊梳理了当前数字人民币的发展现状,一同探讨数字人民币“新”在何处. 什么是数字人民币 数字人民币,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是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的,与纸钞和硬币等价.不同于比特...  相似文献   

5.
关于人民币汇率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宿玉海 《东岳论丛》2003,24(6):60-61
当前人民币面临着较大的升值压力,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争论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日、美要求人民币升值是出于其自身利益;人民币均衡汇率最佳;现行人民币汇率导致了人民币升值预期。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亚洲化是指人民币通过参与东亚区域货币金融领域的制度性合作,争取成为区域内关键货币(keycurrency)的过程,它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环节。值得注意的是东亚地区开展货币合作,不能超越阶段,可以设想将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自发流通当作是"人民币区域化"的低层次的合作,之后纳入东亚区域货币体系的构建中,作为人民币走向亚洲化、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汇率变动和后危机时代汇率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汇率一直是政府和市场关注的焦点.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比较人民币升值、贬值和维稳的影响;从三角套汇的角度分析人民币对美元和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汇率之间的关系;研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及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对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实践均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走出的关键一步。云南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典型省区,其数据与经验表明,人民币发行地自身的经济基本面状况和货币规模的稳定增长是决定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的根本因素。同时,主要贸易对象国(或地区)的国别身份对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的变动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回顾三十年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史,经历了四个阶段,是一个以市场化为目标逐步演进的过程;特别是2005年7月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保持人民币相对稳定的同时,逐渐完善了人民币汇率机制。历经三十年的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方向已定但路还长,展望人民币汇改应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应以人民币的区域化推进国际化,人民币将逐渐成为国际储备币种,最终实现国际化。  相似文献   

10.
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始试点,标志着我国开始了从政策层面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是机遇也是挑战,对我国利率政策、汇率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讨论未来我国汇率制度如何调整,指出汇率稳定是推动人民币国际货币职能的基础;提出人民币要实现“动态的汇率稳定”,阐释我国汇率制度调整的内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资本账户开放、汇率制度和人民币国际化互为条件、相互促进。一方面,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制度弹性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仅取决于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而且也取决于汇率制度弹性化程度;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又将推动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制度弹性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必须与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制度弹性化相同步。人民币国际化应走“弱经济—强制度”模式,遵循“人民币周边国际化→人民币亚洲化→人民币国际化”的渐进路径。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应逐步放松资本控制,进一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化。  相似文献   

12.
孙刚  焦克 《兰州学刊》2012,(12):84-88
中国进口连续多年不足导致顺差过大,国际社会压力迫使人民币连续升值,人民币升值是否引起了进口增加?两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文章对进口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不论短期还是长期,人民币汇率都是影响进口的重要因素;合理调整人民币币值是解决外贸顺差过大的可行途径之一;在危机条件下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利于抵御世界经济衰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更多的学者是从人民币国际化的角度论述人民币的走势,而较少有人论证人民币亚洲化问题。人民币要实现国际化,人民币亚洲化是人民币国际货币的第一步。所谓“人民币亚洲化”,就是指人民币通过参与亚洲区域的货币金融领域的制度性合作,争取成为区域内一个主要货币的过程。人民币亚洲化是中国经济实力的货币表现,也是中国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资源控制力的需要。中国作为亚洲地区日益崛起的经济大国,与其他经济体之间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从中国与亚洲各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和地缘关系角度,结合中国的经济实力、在亚洲地区日益重要的经济地位等因素分析,人民币可以成为亚洲贸易之间的一种结算货币,人民币亚洲化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背景下的人民币国际化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呈现出美元地位下降、储备货币多元的格局,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重要机遇.文章在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存在的障碍和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策略.可以采用政府和民间共同推动的方式,多层次、全方位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坚持“走出去”战略与人民币国际化相结合;抓紧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大力发展人民币金融衍生品;组建大型国际零售贸易商,掌控国际商品定价权和人民币结算主动权.  相似文献   

15.
资本项目自由化、汇率制度弹性化与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本项目自由化、汇率制度弹性化和人民币国际化互为条件、相互促进.一方面,资本项目自由化和汇率制度弹性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仅取决于资本项目自由化程度,而且也取决于汇率制度弹性化程度;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又将推动资本项目自由化和汇率制度弹性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必须与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化和汇率制度弹性化相同步.人民币国际化在带来收益的同时必然也会产生相应的成本.人民币国际化应走"弱经济--强制度"模式,遵循"人民币周边国际化→人民币亚洲化→人民币国际化"的渐进路径.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应逐步放松资本控制,进一步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和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化.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变化紧密相连的.人民币国际化是通过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两个阶段实现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实现不宜设定一个具体时间,应该视我国企业适应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的情况而定.即使实现了资本项目可兑换,也不宜急于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受到来自于国内的挑战,更受到来自于美元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预期与人民币NDF汇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形成机制和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为了寻找适合于描述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变量,我们进行了定性及定量研究。研究表明,人民币NDF汇率能够较好地反映国际金融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且此类预期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即NDF汇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币汇率的真实价值。  相似文献   

18.
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的深层原因探讨——政治经济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入世以来,中关双边贸易不平衡的问题逐渐突显出来,美国各界将贸易不平衡问题归咎于人民币汇率制度,认为中国政府操纵了人民币汇率,并纷纷要求政府敦促中国采取行动,调整人民币汇率制度,使人民币迅速大幅升值。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剖析,美国各界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和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的种种论断是荒谬的,国会议员不断逼迫人民币升值是出于维护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权威地位的政治考虑。  相似文献   

19.
近10年来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对人民币汇率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汇率制度的选择和人民币汇率是否应该升值的问题上。人民币汇率的合理水平又是基于汇率制度的选择。本文试从近 10年来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情况及其所带来的货币效应来分析人民币汇率面临的升值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普遍做法编制人民币综合汇率指数以反映人民币币值的变化,进而研究人民币币值变化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的出口和进口与人民币综合汇率指数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我国的贸易差额(出口进口比)相对于CPI和PPI折算的人民币实际综合汇率指数的弹性分别为-0.39和-0.49,表明人民币综合汇率指数变动对我国贸易差额具有明显的影响,也表明近年来人民币综合汇率指数的走低并维持低位是我国贸易失衡的重要原因,对人民币综合汇率指数的调控是纠正贸易收支失衡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