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萍 《决策与信息》2010,(10):137-138
我国现行税制仍是1994年税制改革所确立的,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停滞不前。改革开改以来,电子信息产业由羸弱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甚至是世界上电子信息产业最大的制造基地。然而配套的税收制度没有跟上导致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在研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上略逊一筹,现行税制不利于产业的发展。本文旨在讨论税收制度对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存在的障碍及应做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我国电子信息建设全面实行,CAD电子竣工图档案信息化建设呼声渐高。但是实践中因政策、人才、技术系统建设滞后,地方高校CAD电子信息化管理可谓雷声大雨点小,为了彻底改变此现状,提高竣工图归档质量。在实际中加强档案队伍建设,明确责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实行宏观经济调控;利用校园网络电子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完善CAD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3.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电子信息产业与时俱进,快速发展,实现了从国民经济新兴产业到重要支柱产业的历史性跨越。本文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阐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加入WTO,现代物流将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发展现代物流的总体目标是,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加快建立全国、区域、城镇、企业等多层次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5.
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现代高新技术中的核心和领头技术。本文通过对电子信息领域进入世界500的国际排名第一企业,和中国排名第一企业的对比,在创新能力,研发投入,取得利润,获得成果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通国际一流企业的差距。为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全球经济竞争的实质是主导经济发展的科技实力的竞争,落实到产业发展和国际产品市场上,又主要体现在左右国际经济市场秩序和贸易规则的标准竞争上。为实现四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在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上下功夫。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和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对标准化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为将四川建成西部经济大省、强省,必须紧密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部署,努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推进标准化技术创新,提高标准化总体水平,提升产业发展素质。及时把握机遇,坚持标准化工作"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全局"的方针,以标准为手段,为"四川造"产品更好进入国际国内市场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工作管理办法》、《电子信息产业行业分类》注释(2005~2006)、《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2011)中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定义和分类标准,结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子信息产业历年的统计报告,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研究范围划定在软件与信息服务、计算机、彩电、手机、家用视听产品、通信设备、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器件、电子元件等领域;且以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为主要分析对象。  相似文献   

8.
<正>世界经济发展存在许多危机,标准 化从克服这些危机和保证全球公平竞争 方面,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经济与标准化的联系日益密切。 正如国际标准化主席海因茨先生所指出的那样,技术的进步和生 产的发展无不同全球标准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因为后者保证了前 者的通用性和互换性。纵观标准化的发展历史,给我们最大启迪  相似文献   

9.
徐航  符昕昕 《决策与信息》2013,(12):157-157
文章通过对赣州电子信息产业现状的研究,找到了该市发展建设中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知识结构、技术类型、技能层次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也发现了该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瓶颈,对该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重要建议。该课题的研究对该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逐渐扩大,本文概述电子商务在电子信息振兴产业下的发展及其特点,结合长尾理论,通过对电子商务在电子信息振兴产业发展现状及缺点的分析,提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趋势,最后,从总体的角度阐述电子商务对电子信息产业规划的促进与扶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10,(45):28-29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部分地区也相继公布了未来信息产业的主攻方向。其中有广东出台了《广东省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行动计划》、湖南出台了《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从部分已经公布地区的相关规划来看.电子信息产业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河南计划将电子信息产业打造成新的支柱产业,天津提出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使电子信息不仅已经成为产业的决定性因素,而且还是最活跃的驱动因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将遭遇严峻挑战。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民族信息产业不能在先行完成工业化的基础上实现增长电子信息化不仅能为工业产业化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能够帮助我们发挥后发优势乃至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电子信息产业与交通运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测度2005~2012年我国30个省市电子信息产业与交通运输业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显示,我国信息产业与交通运输业整体上处于低耦合低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会计核算手段的变革,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已开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市场的全面开放,必将对会计电算化进程产生新的推动。因此,在高职院校设置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会计电算化应用性人才应该可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会计人才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发展前景(一)会计人才已成为社会经济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随着经济发展,资金持有人需要依据会计信息进行投资决策,管理阶层需要会计信息调度生产经营,一般职工需要会计信息实施民主…  相似文献   

15.
面板产业作为电子信息产品中不可或缺的显示材料,是国民经济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论述了面板产业的技术发展历程、全球市场及领先企业情况,并着重分析了我国面板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综合性技术工作。在WTO世界贸易框架体系下,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加快,同时世贸规则亦成为中国农产品进军国际市场的准则,部分发达国家正构筑非关税的绿色壁垒限制外国产品进口,进而保护本国产业。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应当积极应对。通过实践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感受到目前我国农业标准化存在以下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信息的标准化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信息标准化是国家经济信息化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 ,是我们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条件。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 ,我们的信息技术、信息服务和信息产品能否进入国际市场 ,我们能否充分、有效地利用外部信息资源 ,与信息系统的开放性和标准化程度关系很密切。信息标准化工作滞后严重影响了产业信息资源的利用和产业信息化建设 ,农业信息化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农业信息标准化是一个具有边缘性和交叉性的研究领域。一方面它不能脱离产业标准化的体系和要求 ,要与农业领域的标准化进程相互配合、同步发展 ,要用现有农业标准化体系…  相似文献   

18.
李婧 《经营与管理》2012,(10):35-3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与外界高度的合作。尤其是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到2011年已突破1万亿美元。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对外贸易,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基础决定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通过发展跨国公司,将产品制造、装配的环节转移  相似文献   

19.
沈阳 《经营管理者》2008,(10):80-83
沈阳工业基础雄厚,以"共和国装备部"而著称,工业门类有142个,拥有雄厚的汽车,装备制造、医药化工、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产业基础,其机械行业可生产140个大类、2600个小类、8000个规格系列产品及其配套部件,结合周边城市的机械、轻纺、化工等配套能力,形成了门类齐全.重点产业优势互补的综合型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表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WIOD),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测算对比了各主要经济体从中、美两国电子信息产业出口中获取的实际经济利益和为此承担的隐含碳排放。测算结果表明,在过去十余年间,美国等发达国家逐渐将低附加值、高污染的原材料生产转移至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将高附加值、低污染的高端元器件生产留在本国内部,在从电子信息产业全球贸易中获得绝大部分经济利益的同时,将大量污染留给了中国。从全球价值链角度来看,虽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产值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我国只是较多的参与了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劳动密集型的环节而已,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并不高,仍需加大研发投入,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