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我国的“三农”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十六大报告的一个突破性的提法 ,就是跳出了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局限 ,站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 ,来考虑如何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从而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思路 ,也就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这种“特色”集中表现在它同解决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 ,即“三农”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何景熙 《人口研究》2002,26(6):7-13
转型时期我国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对有限农业资源的巨大压力所导致的农村劳动力不充分就业乃是当前“三农”问题本质所在。对农村人口“开流断源”即“转移农民 ,减少农民 ,农民变市民”是应对“三农”问题的根本选择。建议立即启动普及基础教育为主体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程” :( 1 )由中央财政直接承担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 ;( 2 )重建农村合作医疗网点 ;( 3)继续强化农村计划生育 ,切断人口过量增长的“源头” ;( 4 )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的制度创新保障人力资本投资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中国是过去25年中世界上城镇人口增长率提高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和城镇。沿海地区已经成为中国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主要地区,中西部人口大省和人均耕地水平较低的地区是农村人口的主要迁出地。今后20年是中国城镇化加速阶段,有效促进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将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中国在城乡间采取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制度安排不仅侵害了广大农村居民的利益,而且造成了巨大的制度性机会成本,使得中国的宏观经济付出了高昂代价。城市化既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人口数量的减少,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结果之一,有利于缓解农村人口过多的压力,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在人口领域的反映,农村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化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5.
能力扩展是一个既能贴近于民族地区农牧区实际,又能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研究视角。该视角下,民族地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牧民群众能力缺失,而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可以理解为以农牧民能力扩展为取向的实践行为。现阶段民族地区农村人口的能力扩展有其优先次序和侧重点。免于贫困和健康生活的能力始终应该是赋予每个公民的基本能力,也是各级政府责无旁贷的义务;知识获取和技能提升的能力则是关键性的能力,它不仅是基本能力的重要保障,也是进一步扩展能力的前提;而社会参与能力和政治参与能力是农村群众获得归属感和价值实现感的基本要求。因此,要更加重视民族地区的贫困治理,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免于贫困和健康生活能力的获得;逐步提升农牧区群众的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能力,努力为他们融入现代社会创造各种条件,培养既能享受传统文化所带来的精神满足,也能够在观念上和行为中融入现代社会,在社会参与中享受现代文明成果,兼有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的新型农牧民。  相似文献   

6.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农问题难以解决的症结在于农村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制约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与经济之间复杂关系的认识: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重要来源;教育可以多方面促进经济增长。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必须增加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必须优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把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计和持久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敬莉 《西北人口》2006,(2):45-48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使三农问题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三农”问题是一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三农”问题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体制、制度的因素,而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庞大的农村人口。要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关注农村人口的问题,需要体制创新、需要结构调整、需要政府支持。  相似文献   

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再讨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能否解决好其再就业问题成为中国农村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城市化对解决剩余劳动力的效果、承包制和户籍制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政府基层组织对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以及国际劳务输出等方面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区域经济整体繁荣的苏南地区 ,也存在明显的农村相对贫困问题 ,表现出就业类型的传统化 ,贫困线水平的高端化、贫富差距的扩大化、弱势群体的“赤贫化”等特点。认为“苏南模式”城市化自有的特点和不足 ,导致农民交换权利的不断恶化 ,是造成农村产生相对贫困的根本原因 ,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延边城市化发展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是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延边已经基本完成了城市化的任务,但高水平的城市化背后存在着与经济发展阶段不相适应的问题。为此应充分发挥延边中心城市的聚集极化功能,以提高延边城市化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民工城乡两栖型就业与城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民工的城乡两栖型就业这个角度出发 ,重点分析了对现阶段城市化进程中民工城乡两栖型就业的特点 ,并对民工的城市化归宿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人口学家如是说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背 景“三农问题”可能是时下学界关注度最高的问题之一。 2 0 0 3年 2月底我在撰写本次论坛背景的时候曾上网检索“三农问题” ,结果雅虎网站出现了 2 2 1 1 9个有关“三农问题”的网页。在 2 0 0 3年春的两会上 ,三农问题成了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 3月 1 7日的雅虎搜索引擎上出现了 86994个相关网页。纵观学术传统 ,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观察有两个经典的视角 ,即经济学和社会学。经济学家的观点是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要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农村产业和就业…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口城市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时代的奋斗目标,人口城市化则是实现全面小康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中国实现社会公平、提高经济效率、解决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以及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中国目前的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同经济发展不同步、大城市发展缓慢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口城市化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辉 《人口学刊》2003,(6):51-58
人口城市化在国家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21世纪的中国人口城市化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全面推进城市化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推进中国人口城市化,必须在我国现行城市化方针指导下,既研究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借鉴国际经验;又要结合我国城市化面临的现实国情和基本问题,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走出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人口城市化,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战略,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罗芳  曾荣青  王慧艳 《西北人口》2007,28(2):45-47,50
社会城市化是城市化一个重要方面,但由于我国处于社会、经济激烈的转型中,社会城市化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社会城市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强调在城市建设中要“以人为本”、加大对社会城市化的重视,并提出“以人为本”城市化的相应对策。本文强调城市化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包括城市居民、流动人口和农民在内的所有人都能享受城市文明,提高生活质量。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镇化发展滞后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发展的原因 ,既有体制原因 ,又有内在的经济合理性。要促进农村城镇化加速发展 ,引导农村非农生产经营企业适当向城镇集中 ,必须从两个方面做起 ,一是降低它们在分散经营时由于不规范性和无偿利用外部收益而具有的种种比较优势 ,二是创造适宜环境 ,扩大非农企业在城镇生产经营所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世界人口城市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志仪  李娟 《西北人口》2008,29(6):12-15
本文参考联合国最新公布的统计资料,在分析了进入新世纪后世界人口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前提下.主要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出现城市化与工业化步调不一致、城市出现大量贫民、社会∥共服务、城市交通及各国普遍存在能源消耗和环境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未来全国和不同区域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城镇化将是我国未来几十年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从人口学的角度讲,在加速城镇化过程中,人口三大因素,即出生、死亡、迁移的变化中,人口城乡迁移将是核心问题。本文在城镇化发展的中方案假设下,利用ⅡASA的模型对全国和地区未来30年人口城镇化水平进行预测。结果显示了全国和不同区域的城镇化长期趋势;揭示了城乡间的迁移和农村居民身份的改变,是城镇地区人口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伴随城镇化的加速,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于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