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论高校后勤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后勤文化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是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向高层次发展的标志。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塑造和培养其独特风格的文化。加强后勤文化建设是促进高校后勤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与基础。  相似文献   

2.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乡村旅游业发展简史,可以发现,“农家乐”和“洋家乐”是两类具有典型性的消费产品形态,而“关于乡村消费的性质,需要置于乡村消费方式持续变化的情境之中加以探讨”。基于消费社会学关于旅游和消费的论述以及在四川、浙江的实地田野调研,着重从“场所”重构暨“消费”重构角度揭示了乡村旅游类别化产品的体现方式(外形和含义),进而结合旅游业发展新态势,提出更有助于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旅游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旅游理论的建设亟待完善。本文论述了旅游文化的内涵、特征,并初步探讨了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认为,旅游活动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相始终;旅游文化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继承性、创造性、服务性和时空差异性献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在旅游经济、旅游管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认真反思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不和谐问题的基础上,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分析并阐述旅游业的战略地位和战略方向,得出发展中国和谐旅游业的创新思考,即必须建立科学的和谐旅游业的评价体系,强化旅游业独特的社会文化职能,坚持文明消费、社区友好与诚信服务三位一体的和谐旅游观,并把解决旅游区的“三农”问题作为发展和谐旅游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5.
一、大众文化消费的形成和特点 在探寻大众文化消费形成源头之前,首先必须要找到对其具有重要影响的主干因素,现代大众文化消费由于受到这些主干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从而构成一定的文化消费指向。 第一,历史传统。历史传统必然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一种心理凝聚作用。尽管消费者心里有不同层次的分化,但都立足于这一具有继承性文化基础之上,特别是,一定民族具有特定的文化土壤与悠久传统习俗,在持续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将逐渐凝聚为既具稳定性与延续性,又不断发展变化的、统一的大众文化消费心理与消费结构。 第二,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开放或封闭、时代背景的稳定或动荡,都将对大众文化消费活动产生不可低估的直接影响。正是这“总的气候”决定了大众文化消费的纵横发展。在一个封闭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消费必然局限于稳固、陈旧的消费模式与形态,而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则推动大众文化消费的发展与革新,形成多元化空间、开放性思维、网络化结构三者融合的新型文化消费特征。新的消费需求不断代替旧的消费传统,高层次的消费内容及内在精神动力又对整个社会的消费活动产生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国旅游业陷入寒冬,同时也给我国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深刻的警示和反思.科技已成为推动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改变了文化旅游的消费模式,而且为提升文化旅游质量提供了新动能,使文化演艺旅游、博物馆旅游、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等文化旅游新业态也随之涌现.科技的发展也使人们更加倾向定制化消费、理性...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公共文化消费形态是城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发展的重要依据。受传统文化、地域经济及老年群体自身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影响,城市老年人公共文化消费形态各异,但具有同质化趋势。以天津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得知,除老年街舞、棋牌、拳剑及骑行等休闲锻炼形式外,剧院戏曲、茶馆相声、街头曲艺、民俗等传统文化是老年人主要的公共文化消费形态,并且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老年人扮演了消费者与传承者的双重角色。在老龄化社会,根据老年人公共文化消费形态及消费需求构建当代城市公共文化体系是老年人事业和城市公共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业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也日益成为一个国家、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文化旅游正成为一种备受青睐、生机盎然的旅游形式。文化因素对现代旅游活动的影响,将会更加深远。要加快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建设。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各种文化的大杂烩,它是传统文化和旅游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文化形态。饭店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经营中体现这种全新文化形态,是摆在现代饭店经营者面前的一…  相似文献   

9.
论休闲产业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休闲产业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休闲产业是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而近年来我国休闲产业也得到较快的发展。从消费需求的多元化角度分析了休闲产业的社会功能,指出休闲产业对于满足人的享受和发展需要,实现生产力的再创造,提升国民生存质量,促进经济社会进步,以及文化传承,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浅谈旅游景观的美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旅游景观的美感吴祖良,章建祥旅游是一项可以使旅游者丰富阅历、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的有益活动,是随着社会生产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而兴起的一种新型消费形式,它反映了人们追求高层次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旅游的对象是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是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产业,也是增加国民收入、带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抓手。捷克虽然是欧洲的一个内陆小国,但其文化旅游业高度发达,是名副其实的“旅游大国”。捷克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置于首要位置,凸显文化旅游的首要性和唯一性;注重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烘托城市文化氛围;遵循“基础景观免费+延长衍生消费产业链”的商业模式,拓展旅游收入。捷克发展文化旅游业的经验举措,如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服务环境,打造历史文化特色,重视品牌和口碑传播等,值得我国重视和借鉴。捷克文化旅游业也有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加以鉴别,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2.
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家界的民族文化旅游主要是一种民俗旅游 ,以开发有关少数民族风情的旅游产品为主 ,让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体验民族风情 ,了解民族文化 ,促进民族间的了解和融合。大力发展张家界的旅游业 ,必须结合本地实际 ,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 ,增添文化旅游含量 ,提高旅游业的文化品位 ,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突破目前张家界旅游文化消费太少这一制约旅游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从而促进张家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国的高度文明。民族文化就是这高度文明中的瑰宝。科学地阐明民族文化的涵义和内容,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宣传中国,推出中国,寻求世界人民进一步理解中国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且由于民族文化与民族和民族地区、民族环境不可分割,研究民族文化也有利于缓解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状况,有利于生态环境沿着良性轨迹循环,对拓展旅游业也是有实效的。所有这一切,都是社会主义高层次的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要求。本文拟就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化学,谈点肤浅意见,恳望识者不吝赐教。 …  相似文献   

14.
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的表述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问题。鄂西枫香坡侗族风情寨的实证研究表明,文化表述受制于具体的权利、知识与资源背景;文化“真实性”具有多义、模糊的特征,它只是旅游过程中的“幻象”,这种幻象正是东道主社会的符号借用与游客符号消费过程的有机契合;旅游业发展进程中民族文化的再生产对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具有结构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消费文化即社会的消费理念、消费规范、消费方式、消费产品、消费环境和各种消费现象的统一体,它是同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相对应的。 21世纪的人类经济社会正被纳入到可持续发展轨道和陆续全面地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其相应的主导消费文化精神则是追求生活质量和自我实现、崇尚节约和与自然和谐。为了适应 21世纪人类知识经济形态和新型消费文化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必须对我们长期形成的传统不合理的消费文化进行全面改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消费新文化。其基本方法论原则是,树立可持续消费观念;开展全民消费教育;制定适度的消费政策;选择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加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推进消费社会化。  相似文献   

16.
文艺消费与文艺生态建设息息相关。在文艺消费中必须处理好多种消费形式、需求的关系,使之正态发展。在文艺消费中还必须从文艺生态建设的高度着眼,自觉地保护文艺物种,维护文艺消费的多样性和多种文化形态的共生与协调。还要重视文艺消费与整个精神文化、社会消费的结构和谐适中、生态平衡。进行文艺生态建设还必须处理好伦理道德完善诉求与娱乐纵情原则的关系,保持二者适当的张力。  相似文献   

17.
柳州市作为典型的传统工业城市,也正处于发展压力和加快转型发展最为关键时期,加快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必然趋势。结合区域拥有独特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形态、工业文化等实际,强化和实施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而衍生的产业类型——文化创意旅游突破发展战略,将文化创意旅游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推进领域,此举推动了柳州经济结构转变、升级,使文化创意旅游业成为柳州城市特色化和产业化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8.
从湖南省实际出发,对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的协同发展进行实证分析。这两大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已经具有坚实的基础,建议利用文化创意,将湖南省特色的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等融入旅游业的创新发展中去,促进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有效结合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浅谈徐州历史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的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岑红 《淮海文汇》2005,(2):12-15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也被认为是旅游业的灵魂。统观国内外旅游业的发展进程,历史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的转化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对徐州旅游业而言,又是一个必须面对的课题。徐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是我们的主打品牌,同时也是我市旅游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文化与旅游天然密不可分,文旅融合是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必然趋势,用文化丰富旅游内涵和吸引力,是提升海南旅游业价值、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高质量发展背景,探索挖掘海南特色文化资源,以文旅融合助推海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海南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价值增值不高、人文资源开发不足、旅游体验层次偏浅等主要瓶颈问题及其原因;(2)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海南历史文化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已有研究中挖掘海南特色文化资源,提炼海南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特征;(3)从品牌建设、产品开发、业态融合、科技支撑和顶层设计等多方位提出促进海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