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4 毫秒
1.
居住空间重建是震后重建的重要内容之一.灾害情境下村落边界的开放与多元主体的介入,使得居住空间成为国家、社会组织以及村庄等多元主体共同的干预对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居住空间生产表现出重建主体的外部化、重建目标的公共化以及重建主导知识去地方化的特征,国家叙事征用个人空间,生成了整齐划一的震后居住景观.而重建空间作为新的空间文本,又进一步表征着当下的国家式应灾文化.  相似文献   

2.
赵晓宁 《民族学刊》2022,13(7):50-56, 143
表征的空间是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重要议题,但在民族村寨领域还未引起足够重视。民族村寨空间生产是关于空间-人-文化三者共存秩序的复杂建构过程,其中村民弱小、碎片的空间实践机制研究有待加强。本文以一 个移民羌村为案例,在田野调查基础上,从空间生产的微观视角出发,对羌村的居住信仰、释比信仰、习俗信仪、羌年祭典四个方面信仰习俗的空间化表征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在空间-人-文化三元互动中,羌民弱小、碎片化的空间实践使特定信仰习俗得以自洽地存续,新村表征的空间背后既是羌民“化他乡为故乡”的主体性呈现,更是羌民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定持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伊宁市民族居住格局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伊宁市建城沿革和维、汉、回、哈民族居住史的回顾及对伊宁市的民族居住格局及其变迁状况的调查研究,分析、探讨了影响伊宁市民族居住格局变迁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来研究伊宁市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4.
乌鲁木齐城市社会空间演化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百多年来,乌鲁木齐城市社会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乌鲁木齐城市社会空间构成从族群隔离状态一直向着族群混居的方向变迁.在中国共产党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政策下,乌鲁木齐最终形成了民族混居的居住格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商品房制度的发展,流动人口形成了散居型和聚居型模式,给乌鲁木齐社会空间格局带来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不同时代背景中留下的室内旧物,带有浓厚的历史印记,代表着社会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在提倡低碳环保、追求多元个性的环境下,通过对室内陈设、混搭风格、室内旧物相关概念的介绍,在探讨现代居住空间原则的基础上,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探索室内旧物如何将价值转换利用到混搭风格的居住空间中的具体表达方法,充分发挥室内旧物的价值,使当今需求与历史印记并存。  相似文献   

6.
“流动人口一般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暂时居住和生活的那部分人口”。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人口的空间流动大量增加,城市作为二三产业聚集的经济社会活动空间,对农村人口产生了强大的拉力。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  相似文献   

7.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室内设计行业的高速发展,无论是公共空间还是居住空间,无一不追求空间的精致时尚;然而,这些形象美观、功能完备的室内空间,在给人们带来生活上的舒适和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很多健康上的隐患。将生态观引入室内空间设计是这一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作为实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一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载体,营造良好的展览陈列空间是提高博物馆展览影响力、促进观众理解展览内容、提升博物馆形象的重要一环.展陈空间不同于其他功能性空间,它在满足人体工程学中合适的尺度与比例和舒适的基本流线及的同时,将通过文物展品向观众表达展览内容,是充分满足观众精神需求的途...  相似文献   

9.
居住在青藏高原的青海藏族人口,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使得青海藏族人口发展存在着性别比偏低、婴儿死亡率高、人口文化素质低的现象,本文对产生以上问题原因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居住并非人类与生俱来的行为,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客观地说,从无意识地在岩穴山洞栖身到有意识地选择、建造居所,乃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进步。它不但标志着人类从此而获得了一个较为安全舒适的居住空间,更标志着人类的居住行为从此不再是盲目的,而是开始具有了较强的文化意味。因此,从文化的视角去对人类的居住活动进行全面的审视,无疑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深远的文化意义。仅就此而言,罩彩銮君的新著《广西居住文化》的出版,是非常值得称道的。一、鲜明独特的民族性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任何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发展阶段和空间结构两个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进行了回顾,并在发展历史轴线角度和层次结构角度以及空间尺度角度上对其进行了具体总结.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牧民定居工程以及民族地区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少数民族群众的居住空间和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此导致民族地区传统的社区结构和社区关系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民族社区建设对协调城市民族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今天,推进城市多民族和谐社区建设,协调城市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仲良 《民族学刊》2017,8(4):54-60,115-117
基于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研究的视角,对西藏堆谐艺人在成都的生计问题调查,得到以下三点基本认识:一是西藏堆谐艺人主动前往成都进行堆谐舞蹈表演,使西藏文化的传播空间更加广阔,并且,艺人学习借鉴了内地音乐文化元素,促进了堆谐艺术的发展.二是在内陆城市的表演活动使堆谐艺人的收入明显提高,同时艺人在成都居住、医疗等方面存在的客观问题,易导致该群体合法权益缺失.三是堆谐艺人在成都的对外交往有限,成都社会各界对堆谐艺人群体关注不够,艺人融入当地社会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6700万人(1982年)。其中,4900万人居住在150个民族自治地方;还有1800万人分布在全国其他省、直辖市的城市农村,被称之为杂散居少数民族人口。在这1800万人中,有600万人居住在城市。统计资料表明,中国的都市除极少数是汉族人单一居住的城市外,绝大多数都市都是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居的。这说明,研究都市中的少数民族问题,是中国都市人类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考察了不同居住方式对中国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同居住方式下,农村老年人需求基本一致,即有子女支持,有养老金和健康水平较高的农村老年人在多种居住方式上都更容易感到满意。相较于与子女共同居住的老年人,农村独居老人中教育水平越高越容易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而对于与子女、配偶共同居住的农村老年人来说,则以上提到的因素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历史以来西安回民社区的居住空间结构与其宗教社会内部的组织秩序同构.回民社区在适应国家政令及地方法规制度管理的同时,以清真寺为核心,以教坊为组织形式,教民的宗教生活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教坊制度下回民小集中的空间结构后面隐藏着的是居民的行为活动与教坊的物质空间秩序、社会生活组织秩序的高度统一,即物质形态与精神生活的统一,构成了西安回民坊巷居住和社会组织结构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黑龙江省北部北安市红星村为例,探讨多民族地区朝鲜族居住文化的特点与演变,重点解读传统民居居住文化的当代渗透与地域延续.红星村朝鲜族民居在建筑形态、平面及建构方式上与他们的传统民居存在着较大差异,在居住文化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更多体现了他民族居住文化的借鉴与地域环境的适应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黑龙江省北部北安市红星村为例,探讨多民族地区朝鲜族居住文化的特点与演变,重点解读传统民居居住文化的当代渗透与地域延续。红星村朝鲜族民居在建筑形态、平面及建构方式上与他们的传统民居存在着较大差异,在居住文化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更多体现了他民族居住文化的借鉴与地域环境的适应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报告以国家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背景,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就业状况、职业结构、居住模式、婚姻生育和人群关系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在对若干现象进行理论思考和学术讨论的基础上,就如何创新流动人口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牧民定居工程以及民族地区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少数民族群众的居住空间和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此导致民族地区传统的社区结构和社区关系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民族社区建设对协调城市民族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今天,推进城市多民族和谐社区建设,协调城市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