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从多元到一体、从苦难到辉煌的重要见证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巩固的黏合剂,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培育的基本历史前提和重要现实语境。因此,新时代站在国家发展的总布局上,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就是培养能担大任的时代新人,凝聚全国人民的精神力量,力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在新时代转型的起点上,重视从文化视角培育和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加强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它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认同。为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其历史基础,从外来民族理论的中国化、中华各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主线等进行分析,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认同中华民族,反对分裂祖国,反对撕裂族群文化。中华民族史、中华文明史、中国史是这种意识的历史基础。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人性意识的民族化表现,是民族意识的成长和升华,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意识的中华民族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超越了历史上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各种民族主义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紧密相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这种意识里,每个民族都是平等的,都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都应和其他民族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意在阐明增强文化认同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拟从最深层次认同即为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文化共同体,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推行国家统编教材之于文化认同的重大意义以及深入挖掘内蒙古文化资源,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是各民族成员对共有身份——"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思想,其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民族团结和弘扬中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共享繁荣发展的经济体和嵌入式社会结构、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强化港澳台侨青年对血缘、地域和历史的共同记忆,发挥历史文化的纽带作用,关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稳步推进。有鉴于此,从文化纽带、文化符号、文化情境等多维度探究港澳台侨青年中华文化认同的认同逻辑与培育路径,使其从历史进程来把握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既为铸牢港澳台侨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提供启发,也为推进“一国两制”文化统战教育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华文化认同具有历史生成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脉和精神力量。基于对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探察中华文化认同的生成逻辑,对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文化认同的历史生成蕴含了物理空间、物质生产、历史制度、隐性力量以及精神载体五重维度,诠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从物理空间来看,稳定的自然地理疆域创造了中华文化认同的客观条件;从物质生产来看,长期的生产交往实践构筑了文化交流融合的物质基础;从历史制度来看,大一统的政治制度传统汇聚了内向性的中华文化影响力;从隐性力量来看,共识性的伦理道德构塑了规范性的中华文化引导力;从精神载体来看,共享的历史记忆增进了归属性的中华文化感召力。  相似文献   

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重点内容。中华传统美德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逻辑上具有同构性和协同性。中华传统美德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价值体现在夯实思想基础、维护整体利益和构筑精神家园等方面。要通过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来深化中华文化认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育爱国主义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8.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实现文化遗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功能的重要机制。湖北民族地区通过文化遗产“双创”推动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带动了各民族共享文化开发红利、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其成功之处在于围绕新时代文化使命、借助现代科技和重视成果宣介推动“双创”,提升文化遗产的中华文化感染力和影响力;培养引进“双创”人才,壮大新时代中华文化继承者、创新者、传播者队伍;政府重视支持,强化“双创”保障。但也存在对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挖掘不够充分和科学、利用文化遗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存在不足、文化遗产挖掘利用缺乏品牌等问题。为此,应坚持加强思想引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力度;加强对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阐释;讲好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湖北故事”;充分利用文化遗产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积极推动文化遗产融入民众日常生活;打造文化品牌,丰富中华文化符号体系内容;加强保障条件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9.
普通的物质性公共服务有助于促进各族群众感知国家,而特殊的精神性公共文化服务则有利于促进各族群众认同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是引导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当前,我国以公共文化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符合全球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建设的普遍规律,也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与迫切需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党政部门需要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以增强认同感为核心、以推进现代化为目标,不断推进以公共文化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系、内容与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各民族共建中华民族、共享中华文化意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建构共享的历史文化记忆和共享的现实文化形式,从中凝练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共识,为全体社会成员生成共有国家认同打下文化和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文化法治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保障中潜力空间巨大。在文化法治建设中,需要进一步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纲”的地位;以法治的方式促进中华文化传承与认同;通过夯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法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方面的立法保障;完善文化安全法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安全基础。在铸牢中华民族意识背景下,文化法治建设需要重视朝着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方向努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重视地方文化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表现为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独立自主的主人翁意识与自信、自觉、自为的历史主动精神。巩固文化主体性,应在“第二个结合”中着力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不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巩固文化主体性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耦合,旨在巩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与中华文化的一体性,并为“五个认同”提供坚实保障、为“四个与共”开拓精神磁场、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造思想城墙、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打通时空场域。发挥中华文化“向内凝聚”的作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量赋能,促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相互融通、有机统一,不断建设中华文化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民族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学界的研究主要有历史论述、观念形成和政法凝聚三种视角。历史论述展示了作为历史事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之形成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随之逐渐产生。而观念形成视角的研究从人们认识的角度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形成论述的补充,也意味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通过一些方式来培育和加强。政法凝聚视角立基于现代民族国家是一个政治和法律的共同体,政法对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有极大的塑造作用,而人民之平等法律地位和国民身份是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之共同体意识的政法基础。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国族意识和认同会有一定差异,因此从区域角度研究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将是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交往互动中对自己所属群体文化的接纳、认可和归属的一种心理倾向和情感态度。中华文化认同的内容在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的自觉认同。西方文化的渗透、社会流动性增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互联网不良信息加速传播等因素使当代中华文化认同出现危机,从加强教育、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区域协调发展、发挥网络导向作用等方面强化中华文化认同,进而以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优势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驱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中长期忽视了话语共同体的视角,构建中华民族话语共同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向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所需与话语共同体的功能优势是构建话语共同体的驱动力。话语共同体以语言文字共同体为基础,社会结构交融为前提,共同的话语体系为核心而逐步形成。面对法律保障缺失、民族交流困难等现状,构建中华民族话语共同体要从六个方面着手:将构建话语共同体纳入法治轨道以实现法治保障;广泛传播中华文化以增强文化认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以提高治理效能;推动各民族话语融通以形成精神核心;落实媒介化统战以汇聚民族力量;建设学术话语体系以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项重要机制。在诸多中华文化符号中,地理符号丰富而特殊,是彰显民族形象、增强民族意识、凝聚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历史上不断被塑造出来的中华地理符号,从“领土认同”、“一体感”心理、“我者”与“他者”身份体验、“令人热爱”情感等维度,推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和发展。在当下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明确符号生产的价值取向、深挖各类符号资源、健全符号传播与内化机制、强化符号功能,进而全面推动中华地理符号的建设升级,对于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北宋与西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进程,西夏文学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与历史镜像,不仅是中华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本体意识不断强化的必然产物,有着深厚的精神内涵及文学价值。对西夏文学的研究,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基本立场,以多民族文学互动交融为研究视角,深入发掘西夏文学与主流文学的交融方式,从而为揭示中华文学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机制与互融模式提供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18.
海外侨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海外侨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主要体现为血脉之根和文化之根。海外侨胞文化认同的复杂性、跨文化沟通的困难和国际关系中的挑战等因素极大冲击了海外侨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根基的效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动海外侨胞积极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和重要导向。站在新时代转型的起点上,增强海外侨胞中华文化认同、建立跨文化沟通平台和机制以及推进新时代侨务工作体系和工作能力现代化,是海外侨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根基的重要举措。因此,有必要构建一个既尊重海外侨胞个体身份和文化多样性,又能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有机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范式是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意识的具体内涵及内部发展演变的关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体现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属性又蕴含了"一体孕育多元文化"和"多元文化共生"的文化逻辑.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思想根源,多元的民族主体创造出多元共生的文化形态,共生的多元文化孕育在中华民族统一的政治实体之中.由此,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一体中共生的文化因子凝聚多元为目标追求,以多元文化共生、共铸一体为价值共识.在此基础上,基于多元一体的文化路径通过深挖文化底蕴塑造大家庭意识、共享文化符号、共建精神家园、增强文化认同、凝聚认同意识的维度,深层次建构中华民族文化共生的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20.
[提要]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不断推动我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凝聚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石。当前我国亟待深入开展面向全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新的专题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并不是以往民族团结教育或相关教育的重复、组合和叠加,而应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共同”理念为核心,将贯穿其中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作为认识基础,讲清楚内含于其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形成的整体性、中国各民族历史发展的不可分割性、中华文化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一体性、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各民族共同培育熔铸的整体性。为深入有效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育,应尽快组织编写国家统编专题读本,并以常态化教育和专题化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全民分类融入基层社区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和新媒体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