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旅游产业集群是近年来促进旅游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经济组织形式,识别和培育地方旅游产业集群对地级市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机制解析的基础上,以三门峡市为例,探讨了地级市旅游产业集群培育三种模式,即创意驱动型、要素驱动型和投资驱动型。  相似文献   

2.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征,其提升是一个复杂的因果交互过程。选取中国三大城市群为研究单元,在对三大城市群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上,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游客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科技进步水平、环境规制强度、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生态效率对城市群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组态效应与提升路径。结果表明:单一条件变量均不能构成城市群高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必要条件,承载力提升受多个因素的交互影响与联合作用。其中,京津冀城市群共有游客与产业布局调控型、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型、资源要素整合优化型、旅游产业集聚促进型4条提升路径,长三角城市群共有区域经济发展驱动型、经济与生态效率协同型、旅游生态效率提升型、科技与环保资金扶持型4条提升路径,珠三角城市群则有游客密度与科技推进型1条提升路径。各城市群应因地制宜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组合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3.
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是我国海洋经济的基石,也是构建现代海洋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靠创新驱动,不断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当下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为此,在界定中国传统海洋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构建出我国传统海洋优势产业创新驱动能力的测度指标体系,并以海洋渔业为例,构建了基于知识生产函数的创新驱动能力测度模型,实证测算出了创新基础投入、产业集群环境、产学研协同度、产业间技术溢出等各自的贡献系数,并根据测算结果的比较分析,提出进一步增强产业创新驱动能力的举措。  相似文献   

4.
根据刺激-有机体-反应(SOR)理论和自我建构理论,运用实验法,研究了广告诉求(理性/感性)及产品类型(人文/自然)经自我建构(独立/相依)调节后对消费者旅游意向的交互作用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广告诉求对消费者旅游意向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相较于理性广告诉求,感性广告诉求更能引发消费者的旅游意向;广告诉求和自我建构对消费者旅游意向不存在交互作用,情绪反应在广告诉求对消费者旅游意向的影响中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兴趣唤醒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在产品类型对消费者旅游意向的影响中,自我建构发挥了调节作用,情绪反应在产品类型和自我建构对消费者旅游意向的影响中也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兴趣唤醒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在进行产品营销时,应注重广告的情感表达,充分考虑旅游产品与消费者的匹配度,并重视消费者的情绪反应。  相似文献   

5.
基于SOR模型,构建在线旅游购买意愿驱动因素模型,应用结构方程实证分析了大学生在线旅游消费的驱动因素对购买意愿影响的作用机理,并深入探讨了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1)价格优惠性、网站服务质量和在线评论对消费者在线旅游购买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价值对消费者在线旅游购买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风险显著负向影响消费者在线旅游购买意愿,其中感知价值在线旅游购买意愿的作用机制中发挥主要作用。(2)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在价格优惠性、网站服务质量和在线评论影响购买意愿的作用机制中均发挥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协同集聚是资源型城市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采用2005—2017年115个资源型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协同集聚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效果、影响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1)产业协同集聚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资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程度、技术进步水平和就业结构优化是产业协同集聚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2)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不仅受到自身产业协同集聚的正向影响,同时受到邻近资源型城市产业协同集聚的正向溢出效应,并且资源利用效率和技术进步水平是溢出效应的主要作用机制。(3)产业协同集聚的直接效应变动趋势相对平缓,长期具有正向影响,溢出效应和总效应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近年来的影响相继变为正向。同时,产业协同集聚的溢出效应存在一定的有效距离阈值。据此提出资源型城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区域交通改善是旅游产业集聚产生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传统经济地理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及其整合,为研究区域交通发展与旅游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研究范式。武陵山片区交通网络节点上发育出6个显著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张家界旅游集聚区、怀化旅游集聚区、凤凰-吉首-永顺旅游集聚区、恩施旅游集聚区、黔江-武隆旅游集聚区、铜仁旅游集聚区。从机理和路径解释:首先,区域交通发展对传统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中作为源区域因子的区位和资源禀赋产生影响,导致了初始的旅游产业集聚;然后,时空距离和感知距离被进一步压缩,影响到新经济地理分析框架中的金钱外部性、技术外部性以及空间成本,深层次改善了区域旅游产业集聚水平。未来,要依托交通集散枢纽,建设立体化、层次化的交通网络,以及统一的无障碍交通导向政策,以实现旅游产业集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市游憩空间关联于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因此只能获得破碎化的公共服务,导致大部分城市的游憩空间既不能很好地满足人的发展,也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发展,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管理职能显得非常必要。为了探索整合方案,本文从价值取向(旅游发展取向与人的发展取向)、组织形式(集权-命令式与分权-协商式)展开分析,由此推导出四种可能的整合方案:一是相关职能划归旅游局,二是成立旅游局牵头的部际协商委员会,三是相关职能划归文化局,四是成立文化局牵头的部际协商委员会。各个城市政府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做出选择:闲暇旅游驱动型旅游城市可以选择第1种方案;商务旅游驱动型旅游城市可以选择第2种方案;非旅游型中小城市可以选择第3种方案;非旅游型大城市可以选择第4种方案。  相似文献   

9.
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产业空间集聚是指以旅游产业链或价值链为纽带,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通过各旅游要素的有效整合.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一定空间形态和组合特征以及一定旅游服务功能和综合经济效应的旅游区的动态过程.旅游产业空间集聚有利于提升区域旅游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其集聚过程的顺利实现需要有动力驱动和完善的动力机制.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空间集聚驱动力要素,包括自然驱动力、内在驱动力和外在驱动力.驱动力要转化为动力机制,然后才能发挥长效优势.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的两种动力机制为政府推动型机制和市场引导型机制.  相似文献   

10.
区域交通改善是旅游产业集聚产生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传统经济地理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及其整合,为研究区域交通发展与旅游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研究范式。武陵山片区交通网络节点上发育出6个显著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张家界旅游集聚区、怀化旅游集聚区、凤凰-吉首-永顺旅游集聚区、恩施旅游集聚区、黔江-武隆旅游集聚区、铜仁旅游集聚区。从机理和路径解释:首先,区域交通发展对传统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中作为源区域因子的区位和资源禀赋产生影响,导致了初始的旅游产业集聚;然后,时空距离和感知距离被进一步压缩,影响到新经济地理分析框架中的金钱外部性、技术外部性以及空间成本,深层次改善了区域旅游产业集聚水平。未来,要依托交通集散枢纽,建设立体化、层次化的交通网络,以及统一的无障碍交通导向政策,以实现旅游产业集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 CiteSpace5.6.R2 和 Vosview 软件,从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得到 1155 篇“两山”理念相关 研究文献,绘制 2006—2019 年“两山”理念驱动乡村文化旅游研究的总体现状、热点坐标和变迁脉络 图谱。结果表明:研究现状方面,发文量整体上呈增长趋势,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吴舜泽,以王倩为 核心的合作网络最为突出,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驱动路径热点坐标方面,研究 主题热点主要表现为“生态文明建设”,热点关键词形成 11 个聚类的战略坐标图,包括核心型驱动路径、 潜在型驱动路径、边缘型驱动路径、基础型驱动路径,其中“绿色发展”是核心驱动路径;驱动发展 变迁脉络方面,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研究可以分为探索阶段(2006—2014 年)、繁荣阶段(2015—2017 年)、 深化阶段(2018—2019 年)3 个阶段,“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是目前驱动研究的热点前沿。  相似文献   

12.
发展湾区经济是滨海地区新型增长路径之一,构建湾区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测算并解析宁波湾区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2018年宁波湾区海洋经济发展指数较2005年提升了6.5641,各片区海洋经济发展差异性显著,经济外向关联性及湾区政策诱导效应明显。(2)综合宁波海洋战略,甄别出湾区海洋经济发展易受产业基础培育、湾区环境保护力度、产业核心技术影响。综合宁波湾区海洋经济发展指数及影响因素,发现宁波湾区历经从属发展、独立发展阶段,正转向湾区—城区联动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9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引入城镇化这一重要调节变量,实证分析了旅游产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前提下,中国旅游产业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而城镇化从总体上抑制了旅游产业集聚的城乡收入差距缩减效应;(2)东部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显著促进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中西部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则显著推动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2007-2016年的旅游产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效应显著强于1997-2006年;(3)城镇化对旅游产业集聚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同样呈现出不同的时空格局。  相似文献   

14.
借助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地理探测器,综合分析2010—2019年山东省交通网络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态势,并深入分析交通网络与旅游产业发展耦合协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山东省旅游产业与交通网络发展类型有:旅游与交通发展型、旅游发展交通滞后型、旅游与交通滞后型。(2)空间格局上,济南市、青岛市交通网络与旅游产业发展优势明显,耦合协调度较高;其余大部分地市耦合协调度相对较低,区域集聚效应显著。(3)区域经济实力、科技创新力、政策调控力是驱动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随时间推移,耦合协调发展的动力由少数关键因子驱动转变为多因子共同驱动。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2007—2017年国内旅游产业生态效率进行测度,并进一步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探测器等对其空间关联及驱动因素进行探索,结果表明:旅游生态综合效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区域旅游发展绿色化与可持续化水平逐步提升;国内旅游生态综合效率及规模效率均呈现全局空间正相关,纯技术效率则始终存在显著空间负相关;不同驱动因素对不同地区旅游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特定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相比于单一驱动因素,旅游产业生态效率的提升更加依靠多因素的“合力”推动;经济产业因素是全国层面影响旅游产业生态效率提升的关键,而由于我国旅游业绿色发展存在一定时序性,其发展条件存在“区内相似,区间异质”的特征,使得经济产业、社会基础、自然条件等二级驱动因素在不同地区的影响能力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进程对我国城市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格局、市场需求、产品结构产生了重大积极影响,同时,城市休闲旅游业自身的发展也应顺应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利用城镇化为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升级,通过构建休闲旅游品质提升的要素体系,有序推动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和旅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制度压力的视角,构建相关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湖南省茶叶产业的调研数据对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公共品牌建设的动力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制度模仿压力包含的感知竞争者参与和感知竞争者成功对于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公共品牌建设驱动效应均不显著;制度强制压力包含的感知政府资源优势对于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公共品牌建设驱动效应显著,但感知消费者资源优势对于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公共品牌建设驱动效应不显著;制度规范压力包含的感知社会价值和感知自我价值对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公共品牌建设驱动效应均显著。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动员、消费者参与、生产经营主体社会价值实现等方面对公共品牌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提要]突发公共事件不仅会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也可能对公众心理健康及旅游消费信心产生严重影响。研究从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情境下的民众焦虑心理、旅游业恢复信心、出游意愿三者的关系出发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利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大样本调查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显示:(1)焦虑心理的两个维度(状态焦虑缺失和状态焦虑显现)均会显著负向影响旅游业恢复信心;(2)状态焦虑显现会显著负向影响短途旅游意愿,同时状态焦虑缺失对长途和短途旅游意愿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3)旅游业恢复信心会显著正向影响出游意愿,同时在焦虑心理对出游意愿的影响中充当中介作用。本研究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明晰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情境下民众的心理状况和旅游消费意愿,同时也能为事件后消费者信心培育和旅游业恢复振兴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旅游产业既是一个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同时也是一个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旅游产业的推动和促进。以产业融合理论为基础,以丽江旅游与文化融合提升文化内涵为案例,通过对丽江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现状及效应分析,提出文化旅游产业一体化是实现丽江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福州金汤文化历史悠久、业态丰富。温泉资源在中心城区集中、在区域内部普遍存在是福州温泉旅游休闲产业的主要特点。着重从区位选择、用地规模、空间结构等角度对公共澡堂型、商务会所型、度假景区型、旅游综合体型等温泉旅游休闲产品的发展业态进行梳理。以空间优化为视角,提出以生态保护、空间挖潜、功能拓展、服务整合、效益提升为目的的空间优化思路。在此基础上,针对都市温泉区、郊区温泉带、温泉游憩网提出具体的空间优化方向和产品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