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绿色治理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现实的正当性、必要性与可能性。以1978-2016年这38年间中国党代会报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规划)等政策文本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批评话语分析法对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绿色治理政策文本进行检视,分析和梳理中国绿色治理政策的发展阶段、时代特征与变迁逻辑。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绿色治理政策的变迁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历程:从价值取向来看,中国绿色治理政策经历了\  相似文献   

2.
合理使用政策工具是完善电视节目政策、促进电视内容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针对我国电视节目发展60余年,由强调数量、速度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相关政策体系亟待调整优化的现状,对电视节目政策进行量化分析,将电视节目政策工具分为规制型、经济激励型、社会型三大类型。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我国57份电视节目政策文本中的政策工具在类型与时间维度上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规制型政策工具中管制类政策工具使用频繁;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中税费调节类政策工具过于薄弱;社会型政策工具参与主体单一。应均衡使用规制型政策工具、扩大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使用范围、鼓励政策参与主体多元化,以促进我国电视内容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农民就业创业是一个突出而敏感的话题。而政府出台农民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进行扶持,是国家正确引导并有效解决农民就业创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对我国2004—2018年的农民就业创业政策进行文本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农民就业创业政策工具结构分布不均;农民就业创业政策对农民就业和创业进行了全面干预,但更加关注农民创业的成长;农民就业创业存在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部门协调性不足等问题。为此,建立动态优化的政策工具体系、加快农民就业创业立法、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将助力农民就业创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科学地进行政策分析和研究,评测已有装配式建筑政策体系完善与否,从政策工具的视角,将基本政策工具、装配式建筑驱动主体和产业价值链组合成一个三维研究框架.利用该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国现有13份中央政府级装配式建筑政策文本中采用的政策工具进行计量和分析.得出环境型和供给型政策工具过溢,针对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政策工具缺失,装配式建筑产业价值链维度的政策工具滞后于其价值实现环节等结论,并为完善装配式建筑政策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数字政府建设承载着建设数字中国、支撑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治理价值。政府数字化转型背景之下,我国省级政府层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数字政府建设的政策文件。借助NVivo 12 Plus质性分析软件,通过分析框架构建、政策文本编码、使用频次统计等步骤,从基本政策工具类型和数字政府治理框架两个维度对2019—2021年间共16份省级数字政府建设政策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省级数字政府建设存在政策工具结构失衡、治理要素分布不均以及政策工具与治理要素交叉匹配欠佳等问题。基于此,进一步优化数字政府建设的政策工具结构、平衡数字政府建设的治理要素分布以及调适政策工具与治理要素有机匹配,成为推动地方数字政府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6.
精准扶贫政策工具作为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政策预期目标的有效途径,在进行政策文本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梳理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发展历程和政策工具应用情况,为转承的乡村振兴研究提供支撑。基于2015—2019年111份精准扶贫国家政策文件,构建X政策工具维度、Y扶贫领域维度、Z扶贫价值链维度的三维分析框架进行政策文本分析。结果表明:精准扶贫政策体系基本完成,呈现立体网状结构;政策工具运用重心向能力建设型工具转移,但命令型工具仍使用过溢,自愿性工具严重不足;在扶贫各领域方面,精准扶贫政策工具结构分布不均,社会保障领域响应最多;脱贫致富是精准扶贫政策的首要目标,而公平正义则是根本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在精准扶贫乃至转承的乡村振兴政策实施和政策工具应用上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如何在实现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同时,促进当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是多年来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基于政策工具视角,选取2000-2022年89份有关重点生态功能区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文本作为样本,采用“政策演进阶段-政策工具-政策目标群体”的三维分析框架,对其进行文本编码与频数统计,以多维度的量化分析深入剖析了政策的变迁特征及现存问题。研究发现,目前有关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就业促进政策多散布于扶贫政策、生态补偿政策、生态移民政策中,尚缺乏针对该区域农村劳动力就业特殊困境系统的精准施策。同时,已有的政策工具结构不均衡,聚焦于就业能力提升和就业环境改善的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相对不足。在“十四五”期间有必要强化针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挑战的精准施策,并将政策工具的着力点放在供给型政策和环境型政策,以促进该区域农村劳动力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相似文献   

8.
人才引进的本质是人才流动,人才流动是流动现代性的映射与缩影,人才在加速流动的社会网络中彰显了人的主体性与复数性。以政策工具为研究视角对湖北省人才引进政策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型工具使用极为显著且过溢,供给型工具使用适中均衡,需求型工具严重不足甚至面临缺失的局面。人才对供给型工具的选择意愿较强,环境型次优,需求型最弱,信息支持、项目供给以及资金投入3种子工具的选择意愿尤为突出。为优化人才引进政策,政府应抑制环境型工具,提升需求型工具,同时,应建立健全的人才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9.
10.
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是我国创业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政策工具视角出发,对中央层面出台的与农民工返乡创业相关的29项政策进行编码,并构建政策工具、创业过程、政策力度的三维分析框架,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中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过溢而需求型政策工具缺失、创业起步期和发展期针对性政策缺乏以及政策力度不足且波动起伏较大等问题突出。据此,文章提出综合使用多种政策工具、提高政策制定针对性和保障返乡创业政策供给稳定性等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提供些许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12.
构建适切的省级教育信息化政策体系,是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以2015年以来省级政府公开的教育信息化政策为研究对象,从政策工具、政策主题和政策要素三个维度对政策文本进行挖掘分析。研究发现:省级教育信息化“政策林”已基本形成,政策文本形式以解释类文本为主,但发文主体较为单一;政策工具使用存在结构性失调,表现为对权威工具高度依赖,对激励工具和象征与劝诫工具存在一般性依赖,对能力建设与系统变革工具存在弱依赖;区域教育信息化政策内容相似度高,但在教育信息化“建”与“用”的政策主题上存在明显不同偏好,且在政策要素方面的政策供给存在“差序化格局”。最后,从丰富政策形式、优化政策工具结构、完善政策内容三个方面提出政策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释放地摊经济是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实现灵活就业的重要途径.以2020年以来我国26个主要城市出台的地摊经济政策文件为例,采用政策工具和政策目标二维分析框架分析发现:在发展地摊经济过程中,政府更偏重于供给型政策工具的运用,环境型政策工具次之,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较少,各种政策工具的内部结构不均衡;另外,从价值维度来看,政策工具在提高就业、拉动消费、搞活经济上的分布较高,对社会融合的关注度则较少.因此,在未来的政策设计中需优化政策工具的使用结构、均衡政策工具在不同层次目标之间的配置、增强政策工具使用的协同性.  相似文献   

14.
政策工具既是众创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基本保证,也是众创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基于政策工具视域,对选取的32份我国众创经济政策进行定量分析,开展政策样本选择、分析单元定义、众创频度统计和分析框架制定,并从众创政策工具和众创经济模式两个维度实证剖析我国众创政策现状问题。研究发现,众创政策主要以通知和意见为主,政策力度及系统性欠缺,众创法律相对分散层级不高;环境型和供给型政策工具失衡,策略措施和目标规划这两类政策存在明显真空地带,需求型政策工具缺位;相比众扶和众筹政策工具使用优势,众包模式稍显劣势。据此提出保证政策系统联动,完善众创法律体系,推广四类众创经济模式等路径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众创政策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5.
对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工具选择偏好进行研究,有助于高质量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文章基于政策工具视角,选取60份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文本,依据内容分析法,构建政策工具类型、政策工具作用领域、政策工具价值目标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对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工具使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财政在支持乡村振兴过程中偏好激励型工具和系统变革型工具,能力建设型工具相对较少。政策工具在政策作用领域积极部署,政府对项目资金管理最为重视,群众生活保障和产业振兴领域相对不足。政策工具的价值目标中侧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价值原则倾向于公平。因此,建议优化政策工具配置,适当减少系统变革型工具的使用次数,增加能力建设型工具的运用频数,加大资金使用的公开力度,优化政策工具评估体系,建立事后反馈制度,创新激励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激励对象侧重于农民。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已然成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直接相关的重要内容,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现代政府治理的重中之重,它是政府绩效考核的主要标准。为了应对环境问题全球化和适应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政府治理必须创新,首先,改变政府治理理念,加强生态教育宣传;其次,调整政府职能体系,形成生态治理整合效应;最后,完善生态治理绩效考核机制,加强生态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形势下,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关键突破口,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核心基础工程。省级政府作为执行国家战略的主要行政层级,需积极探索并统筹规划建设数字政府,提供人民满意的服务能力,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结合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对数字政府建设的要求,针对当前建设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省级数字政府要以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从行政管理、社会治理、以人民为中心等维度,按照“大系统协同、大数据融合、大管理引领、大知识赋能”的思路,开展顶层设计和制定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发展长期护理保险成为政府重要的政策目标之一。尤其是2016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以来,各地纷纷响应,相继出台长期护理保险政策。通过对15个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文本的分析发现,政府综合使用了需求型、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但也存在需求型政策工具严重短缺、供给型政策工具总量偏少、环境型政策工具数量较多和次级政策工具结构不均衡等问题。未来应根据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情况,合理调整三大类政策工具的结构,优化次级政策工具结构,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险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9.
政府治理工具是指参与治理的各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一定治理目标,而采用的可辨别的行动机制或策略。地方政府治理工具的创新与选择对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有着关键作用。大数据为地方政府治理带来挑战,传统治理工具逐渐失去了治理效应,但同时大数据也为地方政府治理工具创新提供了空间和路径,整体性工具、网络化工具、契约化工具等成为大数据时代治理工具创新发展方向与选择。根据不同治理工具特征,针对不同治理目标、制度环境、行动者等制约因素,可以对地方政府治理工具进行评估与最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11—2020年河南省各级政府发布的761份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政策文本的梳理,采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方法,从政策文本年度频数分布、主体发文数量、类型分布和主题词关联分析等4个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概括了地方政府支持企业创新政策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方式呈现多元化特征,重视基础性支持和市场性支持,并积极发挥制度和市场等机制提升政府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绩效,具体支持方式上以财政转移和税收补贴为主。据此提出优化政府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政策绩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