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调查"最根本的意义是如何着手认识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在大转型的时代,各种学说、主义、思潮纷繁。一些有识之士痛切地认识到,轰轰烈烈的革命破坏性太大,广大的老百姓因此而付出的代价也太大。更重要的是,以激烈的手段建构起来的制度,常常如沙滩上起高楼,不久便会坍塌,他们因此提出,需要脚踏实地地做扎实的基础工作——社会调查,这是一切社会变革之本。李景汉的功绩就在于,他是近代中国社会调查的典范实践者。自20世纪一十年代开始,他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做了许多极有价值却常遭人误解的工作。他的《定县社会概况调查》(1933)堪称中国社会调查的典范。本文仅勾画出李景汉在20世纪20年代所做几项比较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社会调查”最根本的意义,是如何着手认识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在大转型的时代,各种学说.主义.思潮纷繁。一些有识之士痛切地认识到,轰轰烈烈的革命破坏性太大,广大的老百姓因此而付出的代价也太大。更重要的是,以激烈的手段建构起来的制度,常常如沙滩上起高楼,过不久便会坍塌,他们因此提出,需要脚踏实地地做扎实的基础工作——社会调查,这是一切社会变革之本。  相似文献   

3.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上的著名小说家,他的小说深刻地揭示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时代特征,被誉为"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张爱玲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一位独特的带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20世纪40年代震撼中国文坛。这两位不同性别、不同国度和不同年代的伟大作家,在自己作品中所塑造的女性,都不同于传统的、理想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在世俗浮华生活下人性的异化。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犯罪学研究开拓者之一,严景耀先生对犯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研究中,他没有照搬西方的思想和方法,而是深入联系和思考我国的实际,认为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是我国犯罪问题的根源。了解严先生的思想对我们解决当前的一些矛盾和冲突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仅勾画出严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至抗日战争前所做的两项比较重要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犯罪社会学研究开拓者之一,严景耀先生对犯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研究中,他没有照搬西方的思想和方法,而是深入联系和思考我国的实际,认为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是我国犯罪问题的根源。了解严先生的思想对我们解决当前的一些矛盾和冲突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仅勾画出严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至抗日战争前所做的两项比较重要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都认为社会工作是一个新专业,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才在我国兴起的.其实,我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实务,并且在社会工作的建制化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取得了本土化的初步经验. 最旱将社会工作引进中国的步济时 就我们目前掌握的历史材料来看,最早将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模式引入中国的是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干事、美国人步济时(John S.Burgess).他于1912年创办了北京社会实进会,目的是组织学生参与基督教的社会服务工作,以改造社会和救治中国.尽管在此之前已有留学归国的朱友渔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讲授相关课程,但没有形成体系,也没有开展过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带来了希望。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社会各种新思潮竞相喷发,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在和其它思想进行论战中,最终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之一,也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政治的认识和判断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富士曾是率先打进中国市场的外资感光材料企业。20世纪80年代初,富士就进入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市场。在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叶的这一段时间里,富士在中国市场有过不俗的表现,消费者对其家喻户晓,其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70%~80%左右,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胶卷市场的第一品牌,富士"绿"也似乎成了胶卷业的标志色。  相似文献   

9.
中国山水画在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在变.然而真正改变山水画的题材内容、社会功能与文化观念,包括表现山水画的方法,还是近百年以来的事. 概言之,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是以延续南宗古风为主要特征;"五四"之后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是传统派画家和革新派画家论争、共存、互补的时代;20世纪50年代到"文革"之前,以回归自然和回归生活的集体意识和写实风格为总体风貌;"文革"期间,除石鲁的人格化表现之外,是山水画的极端政治化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多样化选择和明确地提出从它的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化时期.在这个近百年的流向里,我们看到了艺术基本上在传统自身基础上变革的主流,也看到了西方艺术与东方艺术融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任昆鹏 《现代妇女》2014,(6):254-255
20世纪30年代中期,梁漱溟先生在探讨中国改革的"两大难处"谈到乡村改革的时候,他表示中国的乡村改革运动是"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未动",综合中国农村改革的实际效果,中国的乡村改革一直是"乡下人漠不关心,只是乡村以外的人瞎嚷嚷",本文结合当前我国部分基层乡村的现状,从增加村民权能的方向提出假设,探讨中国乡村改革,真正实现村民主导下的乡村社会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如果要罗列在当代中国最具知名度的西方社会学者的话,伦敦经济政治学院院长安东尼·吉登斯肯定要名列其中。其声望的获得一方面得益于一些中国学者的鼎力介绍,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他所建构的雄心勃勃的社会理论,不仅在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界中占据了重要一席,影响着社会学以外的诸多学科,而且其思想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英国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有一批中国知识界的精英人物以他们自己独特的家国情怀和心系天下的人生信条办学校、开课堂,深入基层进行社会调查。实实在在地推动了中国社会工作的第一次浪潮。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有王文豹、杨开道、林东海、吴文藻、张鸿钧、严景耀、雷洁琼、关瑞悟等。  相似文献   

13.
纵观大学的生活,宿舍、教室、网吧三者基本上不存在太大的差别了,因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网络成瘾已经成为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更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是社会的需求,也是我们的责任。在此专门对此种现象做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唐晓岚 《社会学》2003,(3):59-64
如何对社会发展进行定量化研究是20世纪的一个热门话题。自从社会指标在20世纪60年代被制造出来后,就被广泛地作为衡量社会的一种尺度。为了实现多种度量的需要,众多学者和机构提出了各种指标体系,其中有些指标体系已经成为国际标准。虽然。中国专家和学者在社会指标体系本土化  相似文献   

15.
王薇琳 《现代妇女》2014,(8):309-310
中国电视纪录片自1958年发端以来,已经发展了近56年。从早期的照搬俄罗斯的“形象化政论”,到20世纪80年代本土化意识的觉醒,20世纪90年代记录风格的形成,直到新世纪以来逐渐向国际化靠近的多元化风格变化,中国纪录片随着时代特色的变迁不断向前发展。而作为“社会记录者”的电视纪录片,“人”都应该始终是其表现的主体。尤其是近期再度火爆的《舌尖上的中国2》更是凸显了人文精神在纪录片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回顾中国纪录片发展过程的人文精神,阐明人文精神应是中国电视纪录片承载的重心。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20年代末至抗战开始。出现了一大批以农村为研究对象的调查报告和专著。其中为社会学者所作或与社会学关系密切而又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李景汉的《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1929)与《定县社会概况调查》(1933)。卜凯的《中国农场经济》(1930)与《乡村社区调查》(1931),乔启明的《江宁县淳化镇乡村社会之研究》(1934)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1945)等。他们运用统计方法,对某一区域的历史、地理、人口、婚姻家庭、财产收入与支出.生活程度、经济、教育、宗教、娱乐等,作概括的描述。勾勒出中国农村各方面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基本状况,探寻中国农村的出路。  相似文献   

17.
孙瑞英 《职业》2011,(33):137-138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从作为高等教育的辅助和配角的地位,到成为占据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重要力量,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发展,本研究就影响高职教育效果的课堂秩序问题作了相关调查。  相似文献   

18.
<正>20世纪90年代,杨尚昆撰写回忆录,同中办的一些老同志共亿往事时,自然而然地说起了所谓"秘密录音"问题。"秘密录音"问题真相杨尚昆说,所谓"秘密录音",这个问题本来很简单。他说,录音工作的建立是从1954年党的七届四中全会开始的。  相似文献   

19.
正20世纪60年代中期,流行过这样一个口号:"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科研学大化。"大化的首任所长张大煜(1906-1989),是中国工业化学的翘楚。他带出了一批科技专家,为我国的"两弹一星"做出过不朽贡献。就是这么个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在上个世纪30年代,为了结束中国从外国进口铅笔的历史,参与研制出"长城牌"铅笔。  相似文献   

20.
大家喜欢叫他老潘,老潘生于1963年11月14日,受过"文革"的苦,享过改革的福。别人说他是个精明能干的商人,善于包装,喜欢做概念;他却说自己是个朴实的农民,性格内向,只有大专文凭。20世纪80年代,老潘大学毕业后进了机关,后来,他毅然抛掉"铁饭碗",辞职南下。29岁的时候,潘石屹开发了万通新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