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1世纪中国将成为经济巨人亨利·基辛格江泽民主席在中南海会见基辛格博士李学仁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90年代中国外经贸战略国际研讨会”上谈到:有件事对我印象很深:当我问一个中国人,在你这个国家漫长历史长河里发生过什么了,他从不告诉我象美国人所称在...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一直致力于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曾给美国政府提供了一些很有意义的对华政策建议。他对中国颇有好感,尤其是受周恩来的影响颇深。周恩来那高尚无私、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对基辛格的对华外交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基辛格最初认为“中国是我们面临的最抱敌意的国家”,后来他逐步认识到“我们需要借助于中国来加强我们在外交上的灵...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历程中 ,基辛格不仅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开启者 ,而且是中美关系三十年来稳定发展的维护者。如果说作为中美接近战略的设计者和执行者 ,基辛格更多的从美国外交战略的需要出发 ,那么作为此后三十多年中美友好的提倡者 ,基辛格就很大程度上是从他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出发。他认为中华文明具有自制特征 ,这与其早年学术生涯中形成的历史哲学理念有相当的契合。本文试图从基辛格的中国文化理念的角度对其三十年来的美国对华战略主张作一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有一个,一家人有几个,全世界才十几个”,据说这是周恩来总理让当年来华访问的基辛格猜的,基辛格是个中国通,他猜出了是中国特有的12生肖。古时术数家以12种动物配12地支,用以表示人的出生年份,后来又演绎成人的一生与这种动物有关,也叫属相。于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分别对应: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相似文献   

5.
周总理正告基辛格:你们要在联合国制造 “两个中国”,中国政府一定公开批驳。基辛格 说:请你们对我们的总统少用些尖锐的形容词。 1971年5月,巴基斯坦方面转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口信,说他准备来北京同中国领导人交谈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及彼此关心的问题,为此先派他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进行预备性会谈。毛泽东主席决定,以周恩来总理的名义经巴方转告美方,表示同意。 总理组成工作组,由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尚未就职的首任驻加拿大大使黄华、总理助理熊向晖、外交部欧美司司长章文晋、礼宾司副司长王海容参加总理同基辛格的会谈。译员为冀朝铸和唐闻生。  相似文献   

6.
基辛格不仅是20世纪极富盛名的外交政治家,同时也是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基辛格在《重建的世界》一书中考察了维也纳体系的形成过程,提出了稳定的国际秩序的基本理论模型,他认为合法性与均势的结合是稳定国际秩序的根本条件。他在其后的著述中发展并完善了这一基本理论命题。对基辛格国际秩序观的分析对于理解其外交思想及其当政时期的美国外交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布时 《今日南国》2014,(12):20-20
中国的快速崛起,让大批“中国通”开始涌现.中国学者将3个人称为世界上最有分量的“中国通”:基辛格、施密特和李光耀.目前,施密特已有95岁高龄,而李光耀和基辛格也已满90岁.  相似文献   

8.
一个叫邓理山的外交部干部突然有一天在下放的农村被“上面”召回北京的中南海。他通过朋友的关系在美国找到了一个叫马修·汤姆森的律师充当友谊使者,秘密开通了美国“未来总统”尼克松与中国总理周恩来之间信息联络渠道。马修就在尼克松身边工作。 当基辛格秘密访华快要结束,周恩来向基辛格“揭露”马修的身份时,基辛格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9.
享利·基辛格的第二部回忆录①叙述的年代是从1973年到1974年。基辛格访问河内和北京(1973年初)时,他依旧是国家安全事务顾问;1973年9月,他方才被任命为国务卿。该书写到尼克松1974年辞职为止。1973年末,基辛格的影响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尽管前几年遭到种种挫败,但是回想起来,似乎还是令人感到较为愉  相似文献   

10.
陈亦权 《可乐》2010,(1):23-23
1996年,在美国留学的杨澜第一次采访基辛格。她刚刚开始做访谈节目,没有多少经验、为了让采访有主题.她把当年基辛格与周恩来的谈话内容了解了一番。  相似文献   

11.
《源流》2007,(7)
美国前国务卿享利·基辛格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基辛格老成持重,在政界很有影响,事事都考虑得很周到。基辛格也办过鲁莽  相似文献   

12.
文化即命运——与李光耀一席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会见李光耀总理 基辛格在论及新加坡首脑李光耀时曾写道:“历史的非平衡性之一表现为某些领导人的能力与他们国家的实力之间的不对称”。而一度是基辛格上司的尼克松对李的评价甚至更高,他推断,如果李生活在另一个时代和另一个地方,他本可以“具有邱吉尔、迪斯累里和格莱斯顿那样的世界地位”。70年代以来,小舞台大人物的结论一直伴随着李。然而时至今日,李的舞台看来并不那么小。  相似文献   

13.
基辛格以“限度”和“超越”为基本内容的中庸思想是其均势战略思想的哲学基础 ,他对 19世纪初欧洲外交的精心研究所形成的均势理论 ,则奠定了其均势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础。基辛格的均势战略思想经历了“两极”均势战略思想 ,“军事两极性 ,政治多极性”均势战略思想 ,后冷战时期的“多极”均势战略思想的一个较长的形成、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 ,尼克松政府执政之际 ,美国正陷入越战而无法脱身 ;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有些力不从心 ;国内新孤立主义抬头 ;冷战已进入核均势。如何才能使美国摆脱被动的困境 ,继续保持在与苏争霸中的优势呢 ?尼克松—基辛格推出了一种新的外交政策———“多极均衡外交”。由此也有了五极之说 ,即美、苏、中、西欧、日本。尼克松—基辛格是如何在五极的均衡中实现美国在与苏争霸中的优势的呢 ?这就是基辛格所力求的以思考代替资源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采访基辛格博士,特别没有经验。问的问题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后来在中美建交30周年时。我再次采访了基辛格博士,虽然只有半小时。我们的团队把所有有关的资料都搜集了,从他在哈佛当教授时的论文、演讲,到他的传记。真是准备了一桶水,最后只用了一滴。但是你这些知识的储备,都能使你在现场把握住问题的走向。虽然我看了那么多资料,可能用上  相似文献   

16.
亨利·基辛格(HenryAlfredKissinger)的均势理论内容非常丰富,不仅考察了均势的基本理论特征,还追溯了均势的历史,总结了均势的历史形态。一、基辛格关于均势理论的历史分析基辛格认为均势概念反映了启蒙运动时期政治理论家思想。基辛格承认启蒙思想家的均势思想的理论合法性,却认为他们将均势结果说成了是均势原因,将结果与意图混淆。认为整个18世纪欧洲王国进行无数战争,却没有丝毫证据表明它们有实现国际有序的自觉目标,均衡在各国扩张权力的无序争夺中逐渐显现。英国加入欧洲大陆强化了最初均衡,当初英国是欧洲唯一愿意、并有能力维持欧陆均衡的国家。拿破仑战争结束,以均衡原则设计国际形态的理论准备,在欧洲出现。  相似文献   

17.
当亨利·基辛格开口说话时,全世界都竖起耳朵,各国政要和全球传媒全都重视这位当代最有影响的资深政治家的意见。在基辛格新的回忆录《复兴岁月》出版前夕,本文作者有机会对他进行了一次独家采访。  相似文献   

18.
胡长明 《社区》2009,(8):43-43
周恩来有过人的精力和记忆力,尽管他可能是天下睡眠和休息最少的人。每天起来,他都像一个刚刚度假归来的人一样神采奕奕,满怀信心充满乐趣地投入工作,而且不知疲倦。和他共过事的人常常适应不了他的节奏和韧劲。周恩来记忆惊人,1972年中美会谈时,基辛格总是带着厚厚的文件和材料,而周恩来只不过拿着一张纸。  相似文献   

19.
《源流》2007,(1)
基辛格(美国前国务卿——编者注)在登封市停留时,省领导在少林国际饭店设宴招待。席间,基辛格连连感谢主人的盛情,又即兴发挥地说:“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可是在吃的方面,中国倒是发达国家。”此番漫不经心  相似文献   

20.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很熟悉弗拉基米尔·普京。《时代》杂志的罗梅斯·拉特内撒在华盛顿拜访了基辛格,讨论了这位俄罗斯总统的近况,以及美国应该如何对待俄罗斯复兴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