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列宁从推进俄国革命的角度出发,对伯恩施坦主义在俄国的"变种"进行了批判.在建党时期,列宁同经济派和孟什维克进行了斗争,使布尔什维克党从理论信仰到组织原则上都避免了伯恩施坦主义的影响.在俄国革命时期,列宁同取消派进行了斗争,保证了无产阶级政党对革命的领导权以及革命后走向社会主义的前途.与西欧社会民主党反伯恩施坦主义的失利相比,在组织上不断清党以及立足于俄国国情找到一条将党的革命纲领与党的日常工作联系起来的现实途径是列宁战胜伯恩施坦主义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1984年1月21日,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辞世六十周年纪念日。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和俄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革命胜利后,又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尝试。列宁在革命的一生中所从事的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湖北大学俞良早教授著《列宁主义研究》一书,已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著作的最大特点,就是笔力倾注于以往研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从而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填补了理论空白。 列宁关于东方革命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论是一个长期以来未系统研究和科学总结的问题。该著在国内外学术界第一次提出和论证了列宁的世界社会主义胜利取决于东方国家革命发展的理论。它认为,列宁的这一理论形成和提出于1921年。当时西方国家的革命形势落入低潮,东方国家的革命运动却蓬勃高涨。由于东西方革命形势的逆向发展,列宁关于东西方革命相互关系的观点发生了变化,从而明确提  相似文献   

4.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共(布)党内存在着严重的热衷"革命空谈"的倾向.列宁深刻揭示了"革命空谈"的实质和危害,提出了一系列反对"革命空谈"的有价值的思想主张.他指出,"革命空谈"就是不顾客观形势而一味重复革命口号."革命空谈"不仅造成日益激烈的党内争论,影响党的团结和统一意志的形成,使党不能集中精力于党所面临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还会使部分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党的政策产生疑惑甚至抵触情绪.列宁强调,对执政的共产党人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夸大革命的作用,要"少搞些政治,多搞些经济",要面向未来和实践,不能停留于昨天和书本.  相似文献   

5.
共产国际的指导与大革命的失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共产国际的工作对于中国革命,还是有益的。当然,也有个别的原则问题的错误”。①这个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国大革命曾给予了很多积极正确的指导和援助,促进了大革命的发展。但是,共产国际在未充分了解中国国情的情况下,就充当了中国大革命的最高指挥者,轻视中国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力量,过高估计了国民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对国民党右派势力妥协退让,从而使大革命遭受到严重损失和重大失败。一、共产国际是大革命的最高指挥者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为了促进和加速共…  相似文献   

6.
《文史哲》1955,(4)
列宁诞生的时候——一八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年代。正像列宁後来在“马克思学说底历史命运”中所指出:自从马克思提出崭新的社会主义学说,人类也就开始了新时期。这个时期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出版与一八四八年革命开始,在欧洲卷起了一系列的革命风暴。从此,“马克思以前的社会主义死亡下去”,新诞生了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即第一国际。这个巨大的革命风暴,以一八七一年巴黎公社的失败。暂时告一段落。但列宁在俄国诞生并成长起来,却使当时正在“胚胎发展过程中”的俄国社会主义运动获得了  相似文献   

7.
“如果空谈的政策占了上风。那我个人当然是一秒钟也不会留在政府和我们党的中央委员会里。”这段话,是列宁在一九一八年二月二十三日早晨急就的一篇短文中表明的立场和决心。这篇短文刊登在当天真理报的晚刊上。列宁与空谈的作风格格不入,绝不调和。他在上述短文中还说;“我一直认为革命空谈是对我们党的(因而也是对革命  相似文献   

8.
郭洪亮 《天府新论》2004,(4):133-135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和列宁早有联系。以列宁为首的共产国际成立后 ,对国民党的早期革命活动大力支持和帮助 ,其中主要是成功地促进和帮助实现了国共合作 ,建立了国民革命军 ,推进了国民革命的展开。但由于后来共产国际对国民党态度的右倾 ,只联合不斗争 ,只妥协而不坚持原则 ,造成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  相似文献   

9.
"民主集中制"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清亮 《学术界》2001,(1):189-191
列宁是提出“民主集中制”的第一人。俄共 (那时的名称叫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的建党初期没有“民主集中制”这一提法。 1 90 3年、1 90 4年 ,列宁针对民主派曾提过“集中制”。 1 90 6年 3月 2 0日 ,列宁为社会民主工党拟定了一份策略纲领 ,其中提出 :“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是现在一致公认的原则”。〔1〕4月 ,党的第四次代表大会决定把“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作为党的组织章程的第一条。从那时 ,联共 (布 )一直保留这一条文。从列宁执行的情况来看 ,在党处在地下状态时 ,他强调集中 ,二月革命后 ,党取得了合法地位 ,他又强调民主。十月革命后…  相似文献   

10.
从1917年2月俄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到1918年1月全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举行,是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初步巩固政权的时期,即十月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列宁提出和坚持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这就是:苏维埃俄国可以利用现成市场即革命前的市场关系,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目前,探讨列宁的这一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意义和现实实践意义。一1917年二月革命结束以后,列宁在回国前夕撰写的一组《远方来信》中,在回国后提出的《四月提纲》中,在4月下旬党的七大上的报告中,论述了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  相似文献   

11.
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开始在实践上探索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没有任何先例可循且面临着内忧外患双重压力的背景下,为了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身负领导角色的布尔什维克党必须通过自我革命实现“自身硬”以更好地推动社会革命。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执政党自我革命思想既来源于对马克思恩格斯党的建设思想的继承创新,同时也源自于俄共(布)维护执政地位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需要。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执政党自我革命思想的语义维度主要包括自我调适、自我警醒、自我否定、自我净化和自我纠偏五个方面。这些具体举措对新时代推进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具有重要启示,即必须严明纪律,坚守人民立场,始终保持“赶考”清醒和定力,协同推进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  相似文献   

12.
申天宇 《南方论刊》2023,(4):5-7+11
列宁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思想是其丰富政治思想的标志性成果。在领导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和执政的过程中,列宁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思想,形成了列宁主义的关于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思想。其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思想主要涉及党的代表大会的地位和功能、党的代表大会的年会制及保障、党的代表大会的民主原则等方面。列宁关于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思想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影响,至今也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马列毛泽东著作研究会、哲学学会、经济学会和科学社会主义学会联合召开的纪念革命导师列宁逝世60周年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一日在南京举行。有关单位的30多位代表出席了这次讨论会。会上,与会者围绕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列宁的建党学说、列宁关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联盟的思想三个专题进行了讨论。解放军南京外语学院的黄绍栋同志在讨论会上介绍了他学习列宁《论俄国革命》一文的体会。他说:列宁《论俄国革命》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  相似文献   

14.
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我们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是我们党进行党的建设,永葆革命活力的基本武器。建党七十年来,特别是延安整风以后我们党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使党发展壮大,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了伟大胜利。现阶段,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强核心,必须继续坚持和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列宁在总结过去的革命政党,特别是第二国际的那些党在政治上灭亡的教训时指出:“过去一切灭亡了的革命政党所以灭亡,就是因为它们骄傲自大,不善于看到自己的力量的  相似文献   

15.
十月革命后,如何在俄国组织和建设社会主义,摆在了列宁及布尔什维克党面前。列宁对此 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环境中被迫采取的一项应 急措施,却被视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效途径,这与列宁的直接过渡思想有密切关系。新经 济政策的实施,说明了战时共产主义的失败和列宁思想的根本转变。他对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的历史性探索,表明建设社会主义不是教条的和一成不变的。  相似文献   

16.
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党建原则,结合俄共(布)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群关系思想.列宁认为,工人阶级的历史特性规定了其必成为领导阶级;党的历史任务,即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历史任务,规定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但是,党与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群众之间的亲疏度要有所差异.总体而言,工人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农民阶级是党重要的联系对象,小业主、知识分子等有产者有时也能与党结成暂时的同盟.列宁从群众利益、党的自身建设、组织机构等方面阐述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路径.列宁的党群关系思想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列宁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传入我国的时间与最初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是列宁东方革命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革命"理论的创新,是东方落后民族与被压迫国家革命的纲领,是马克思中国化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直接思想来源.中国共产党何时接受列宁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传统的看法是1922年初远东劳动代表大会,中共代表团将其主要精神带回国,促进了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本文以<第三国际议案及宣言>为证据,诠释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论传入我国分为两个阶段,1921年初到1922年远东劳动代表大会前,列宁的新理论已经传入我国,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依据新理论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作了最初的探索.1922年初到中共二大,中共对列宁的新理论的认识实现了质的飞跃,标志是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相似文献   

18.
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一部论战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1905年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后,革命暂时转入低潮,党内外斗争都更加激烈和深入.在哲学战线上,以波格丹诺夫,尤什凯维奇为代表的俄国马赫主义者打着"拥护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妄图用马赫主义来"修正"马克思主义.列宁为了粉碎俄国马赫主义者的进攻,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写了这部伟大的著作.列宁为了彻底批判俄国马赫主义者,不但全面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在一九二○年四、五月间写了《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这部光辉著作,是国际无产阶级政党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的重要文献,是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列宁在这部著作中,痛斥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党的叛卖行为,批判了“左”倾教条主义者的种种谬论,总结了俄国三次革命的基本经验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初步经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光辉思想,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领袖、政党、阶级、群众之间的辩证关系,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0.
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它的形成和发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和恩格斯领导的共产主义者同盟和第一国际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克服当时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和专制主义,提高党的领导权威而产生形成的.随着革命形势的日益发展,列宁同志继承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建党原则,并发展了这一原则,第一次正式提出民主集中制的概念,把民主集中制原则运用到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建设中,从而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帮助下,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成立,一开始就将民主集中制原则运用到党的建设上.1927年6月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第一次把民主集中制写进党章,从此之后的历届党的代表大会制定的党章,都确定以民主集中制为党的组织原则.1929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的报告,对于民主集中制内容作了进一步的明确,有力地指导了当时中国革命.在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总结革命历史经验,提出民主与集中辩证关系,进一步完善了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的内容.1948年9月,毛泽东同志又作了《关于健全党委制》,提出了集体领导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