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浙江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因素分解——基于LMDI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1997—2008年间浙江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数据,采用对数均值迪氏分解(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简称LMDI)法,对能源消费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进行结构分解。结果表明,浙江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不断增加是由人口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因素引起的,其中人均GDP增长是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能源强度下降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能源结构的作用呈现波动性,且程度较小。本文得出如下结论,要减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构建"低碳浙江"、"生态浙江",应从重新认识人均GDP、控制人口数量、调整能源结构、降低能源强度、提高能源效率等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2.
基于Kaya恒等式,采用LMDI分解方法建立重庆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实证分析1997—2016年重庆人口、经济发展、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促进人均碳排放的主要因素,能源强度是抑制人均碳排放的主要因素,自2010年起人口对人均碳排放有驱动因素,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随着煤炭消费比重、工业比重的变化而呈曲折变化态势.总的来说,驱动因素的作用大于抑制因素的作用,导致人均碳排放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郭永奇 《南都学坛》2013,(4):117-118
研究低碳经济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中国1978年至2011年统计数据,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对中国低碳经济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贡献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中国碳排放总量有显著正向影响的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能源强度与单位能耗碳排放量的交互作用、能源消费结构和国际贸易分工,而产业结构对其影响并不显著。对中国人均碳排放量有显著正向影响的有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强度与单位能耗碳排放量的交互作用、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国际贸易分工,其中经济持续增长是碳排放量增加的最大正向影响因素,且其贡献率也最大;能源强度和单位能耗碳排放量交互作用对碳排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终端能源消费及碳排放变化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些年,北京市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资源瓶颈问题日益突出.基于LMDI方法定量分析了1996—2009年北京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终端能源消费的变化特征,研究影响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各因素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调整产业结构起到的影响作用正逐渐减弱,而降低能源强度能够有效抑制终端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虽然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作用在目前并不显著,但未来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北京市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重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调整,降低能源强度及碳排放系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减缓能源消费及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5.
基于完全因素分解模型,对东盟五国1971-2007年能源强度与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东盟五国总体来说,强度效应是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碳排放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则随着时间推移从强度效应转向碳排放系数效应。(2)印尼强度效应以及菲律宾结构效应的正向作用是东盟五国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3)就国别而言,影响碳排放强度总效应变化的因素中,印尼由强度效应向碳排放系数效应转变、泰国由结构效应向碳排放系数效应转变。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能源强度变化因素争论与剖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能源强度持续下降,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中国能源强度下降原因的研究,结果显示持有技术进步为主要因素的观点较多,因素分解法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主要工具。以因素分解法的基本模型进行研究,影响我国能源强度变化的结构因素被普遍低估。建议应分阶段使用因素分解法对我国能源强度变化进行跟踪研究。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经济粗放式增长、对能源需求量大等,因而探索降低能源强度道路成为必然选择.文章首先运用DEAP2.1软件将Malmquist指数分解为纯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然后采用ARDL模型对全国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与能源强度间的协整性进行检验并估计出参数,最后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广义最小二乘法(GLM)对东、中、西部的纯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技术效率对能源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纯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和技术效率对能源强度之间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且纯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高对能源强度的降低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8.
强调走低碳经济是目前中亚五国乃至全世界所面临的气候变化背景下不可动摇的战略选择。分析中亚五国1993—2009年CO2总排放量、人均CO2排放以及CO2排放强度变化特征,利用Kaya模型定量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1)中亚五国的CO2排放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CO2排放水平已远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其中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CO2排放量有继续上升的趋势,乌兹别克斯坦已经控制在某一个稳定的水平。(2)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是导致中亚五国CO2排放的主要因子,能源结构的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对CO2排放带来了压力,而能源强度对减缓CO2排放的贡献是极大的。  相似文献   

9.
实证分析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但能源燃烧排放二氧化碳所引起的地球温暖化和气候变化更危及人类的生存。采用1990—2009年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结构数据, 电力生产系数, 道琼斯工业指数, 城镇人口数, 国内生产总值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等统计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和协整检验;反映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城镇人口数, 国内生产总值, 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结构, 电力生产系数之间的规律性变化, 从而突出协整检验的优越性。结果表明:城镇人口数, 国内生产总值, 煤炭、天然气消费结构, 电力生产系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道琼斯工业指数、石油消费结构是次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双对数三次协整方程,选取1986-2012年陕西省人均实际GDP、人均工业污染排放量相关数据,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指标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发现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呈现倒N型EKC曲线,工业固体废弃物呈现N型EKC曲线,各污染物曲线拐点出现时间大体相同;探讨了工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能源强度对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影响,建议优化环境投资、构建流动型污染物排放交易机制、加快工业产业升级转型、调整外商投资与出口品结构.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区域碳排放变化驱动因素(能源结构、能源排放强度、能源效率、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运用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 LMDI)构建了区域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模型.进而以重庆市为例,采集重庆市1997 -2009年的能源、人口、经济等基础数据对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碳排放总量与人均碳排放量随时间序列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二者的演变趋势极为相似,均表现为明显的两阶段(平稳演进和快速演进)特征.碳排放变化因素分析显示,经济发展因素对人均碳排放量的贡献值逐年增大,构成拉动重庆碳排放量快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能源效率因素对人均碳排放量发挥了较大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效应随研究时序逐渐增强;而能源结构因素对人均碳排放量的抑制效应不太明显.最后提出了控制重庆市碳排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能源新形势下,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以江苏省1998—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定量分析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与人口规模、人均GDP、能源消费结构、城市化水平和绿化覆盖率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基于主成分回归对江苏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进行预测和拟合。研究发现:人口规模、能源消费结构以及第二产业产值占比等因素均能促进碳排放量的增加,人口规模的影响最显著;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和专利授权数均能抑制碳排放量的增加;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之间不存在EKC曲线。基于分析结果,对江苏省发展低碳经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发展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全球共识,技术创新是从高碳工业文明向低碳生态文明转型的根本途径,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能源技术创新,科技管理制度创新是实现低碳技术创新的根本保障;中国低碳技术创新面临现存"高碳模式"、能源结构单一、能源技术落后、研发能力低下、发达国家"转移排放"、减排资金匮乏、政府科技政策缺陷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发展中国低碳经济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研发低碳技术,自主研发与对外合作相结合,力争掌控低碳核心技术,不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低碳经济发展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作为一种常规污染物,SO2的排放长期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采集1992—2012年中国30个省市的人均SO2排放量,运用静态与动态面板相结合的回归方式,对于省际人均SO2排放量的相对与绝对收敛性进行研究,对影响人均SO2排放收敛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在总样本期上,省际人均SO2排放量存在着绝对与相对收敛。相对于2001年以后的时期,2001年以前的省际人均SO2排放量收敛速度更快。对于收敛速度的影响因素,二次产业比重与中国SO2排放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更高的二次产业占GDP比重会降低收敛速度。而各省人均实际GDP与人口密度则对人均SO2的排放量有负向影响,更高的人均收入和人口密度会使人均SO2排放收敛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15.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但也是污染排放最多的行业。笔者分析中国制造业SO2排放变化的整体趋势,并采用指数分解分析法对2001年~2010年的制造业SO2排放变化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是制造业SO2排放上升的重要因素,结构效应总体上增加了制造业的SO2排放,但作用较小;技术效应对制造业SO2的排放起到了一定的减排作用,但在不同年份表现程度差异较大。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制造业的结构进行调整,并进一步提高行业的减排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城市游憩商业区(RBD)深度体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经济水平和信息技术的提高,游憩商业区(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RBD)已在城市旅游中迅速发展,并成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在不同区域,RBD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长三角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三处游憩商业区为: 上海城隍庙/豫园RBD、南京夫子庙/秦淮河RBD及杭州清河坊RBD.三地在影响游客体验方面的共同因素为游客融入度和RBD互动参与性,两者对于游客体验的愉悦度具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但在具体影响程度上,三地又各有不同,其中上海城隍庙RBD大于杭州清河坊RBD,而南京夫子庙RBD则略逊.此外,三地还各自受其他不同因素的影响,如环境与服务质量、文化氛围等.而在深化RBD游客体验方面,最主要的还是从提高游客融入度和RBD互动参与性两方面入手,而提高参与性项目质量、塑造独特的主题形象和传承当地历史文脉等又是其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钢铁行业能源效率与碳排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钢铁行业是中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大户,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巨大,同时针对钢铁行业能源效率与碳排放的研究也不断增多。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了钢铁行业能源效率与碳排放研究的发展变化特征和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钢铁行业能源效率与碳排放的科研产出自2010年开始出现快速增长,中国冶金报、冶金管理、东北大学是重要的文献来源,科研产出的学科分布和关键词分析反映了本领域是包含冶金技术、工业经济、管理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研究。从研究成果的高产机构发现,东北大学、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是本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通过关键词分析得到了此领域的关注热点除了能源效率与碳排放外,还涉及到循环经济、余热回收、高炉等经济学和钢铁行业技术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期政治社会化的时代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社会化过程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 ,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形势、新技术条件以及传统文化等的制约和影响。在社会转型期影响政治社会化进程的背景因素主要有 :社会转型、政治文化的转变、市场化、民主化法制化、全球化和网络化。在政治社会化媒介的相互作用中 ,保持各种媒介之间一致性与连续性 ,是推进政治社会化进程、增强政治社会化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低碳经济与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聚集性、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开放性等影响,城市发展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呈现出复杂和多元的关系。虽然城市化可以视为中国多数人口财富增长与CO2排放的一种相对“脱钩”过程,但发展低碳经济或许是更为优化的选择。低碳经济需要充分的交流与开放,追求超限式成长,这是中国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契机。要通过绿色导向的科技能力、减资源型的经济体系、生态式低碳经济园区、现代化的低碳管理、工商企业与公众的参与、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等,将低碳经济融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6—2016年相关数据,运用LMDI-I加法分解法研究北京城市家庭中各要素分别对直接、间接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13年以前,北京市城市家庭以间接碳排放为主,2013年后直接碳排放量超过间接碳排放量,成为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的主要碳排放来源。人均住房面积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分别是造成直接、间接碳排放上升的最主要推动因素,城区人口的增长对直接、间接碳排放都产生正向效用,而能源强度和能源转化系数的降低可以有效抑制间接碳排放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