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债务融资常常被看作是缓解股权融资契约中利益冲突的有效手段,然而,债权融资契约本身又会引发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进行有效治理。债权人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可以分为两个层次:隐蔽的利益冲突和激发的利益冲突。如果债务融资契约是完全的,那么债权人就可以准确地预期到股东(债务人)所有可能采取的危及其利益的行为,从而就可以在签订融资契约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使得股东无法通过机会主义行为转嫁风险、侵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从而实现最优的债务契约治理。但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未来事件的不确定性,人们不可能预见到未来事件的所有可能性状态,因而契约肯定是不完全的。当契约不完全时,许多利益冲突不可能在事前加以解决,相机控制权配置就成为治理债务契约中利益冲突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该文在现代企业委托代理的框架内,探讨了现代企业经营者控制权的契约安排,分析了实践操作层面经营者控制权动态调整的理论基础、变动类型与具体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契约合作方前后谈判力的比较,说明经营者控制权的初始安排与现实操作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并成为经营者实际控制权边界调整的主要权变因素。  相似文献   

3.
新制度经济学中不完全契约理论有两个重要分支--交易费用经济学(TCE)和产权理论(PRT)。TCE和PRT都把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作为共同基础,但在分析问题的重点和思路上有着严重的分歧。TCE认为契约不完全导致的交易费用主要源于事后的失调,因而强调事后适应性治理;而PRT则认为契约不完全导致的交易费用主要源于事前的专用性投资激励不足,因此强调事前的激励机制。如果能够在有限理性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那么将有望将二者有机融合起来,这是未来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公司治理产生的根源,以不完全契约为工具,指出当契约的不完全性作用于公司权利划分时,控制权配置就成为影响公司治理的关键因素。伴随着公司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控制权逐步分裂,在具有不同目标函数的利益主体之间配置,由此导致公司治理的复杂化,并产生多种治理目标的相互冲突,这就使得最优的公司治理结构无法出现,从而在客观上要求各种公司治理机制必须整合。  相似文献   

5.
在对大股东类型做出界定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大股东类型一实际控制权配置模式一控制权私人收益”分析框架,理论分析了大股东类型与大股东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关系。选取了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共231项涉及控制权转移的大宗股权转让交易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类型与大股东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攫取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显著为负;2.国有企业攫取的控制权私人收益近似为零;3.民营企业攫取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显著为正;4.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攫取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最小,国有企业居中,而民营企业最大。  相似文献   

6.
不完全契约与产权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权配置的重要性来自契约的不完备性。当契约不完全时 ,谁有权对契约中未规定的情况做出决策 ,即“剩余控制权”或产权的配置就成为关键性的问题。企业一体化过程中产权的重新配置与合并后企业的投资激励和效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金融契约理论专门探讨融资各方之间各种类型的金融交易,主要涉及在财富约束条件下,有项目的企业家与有资金的投资者如何实现盈利项目的实施,以及企业的资本结构问题。对比分析各类金融契约可为企业融资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上探究了导致控制权私利现象的原因,并对财权配置、控制权私利和外部治理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控制权私利现象源于财权的不合理配置,对称、集中和制衡的财权安排有利于减缓甚至消除控制权私利现象,外部治理在抑制控制权私利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财务运行效率,是一种以效率换公平的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9.
交易费用经济学对企业的性质进行了全新的阐释.本文梳理了作为交易费用经济学核心部分的交易或契约治理的一般逻辑框架,此框架以契约人的行为假设为逻辑起点,以最优的治理结构选择为逻辑归宿.在此基础上,基于交易费用经济学视角评述了企业的本质和企业的最优规模或边界,并对此理论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司所有权控制权的定义及发展趋势,接下来分析了公司所有权控制权的配置模式,认为企业资源配置的焦点应是对公司所有权控制权结构的优化配置,公司所有权控制权的优化配置是确保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源头,最后利用实证的分析方法,论证我国目前在这一问题上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财务报表具有经济后果,因而,趋利的发行公司就有可能通过操纵财务报表的形式经由债务契约进行利益输送,从而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关系到公司债市场的健康发展及社会的稳定。完善会计监管制度的两个关键性举措:一是完善法律及执法环境,为会计监管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二是明确界定政府的监管权限,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财务风险质量是从“流动资产-经营现金流-自由现金流”三个递进层级分析得出的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综合信息。它能够有效引导银行识别企业风险,与银行贷款规模正相关。企业的国有产权性质弱化了财务风险质量的债务契约功效。银行的国有产权性质部分替代了财务风险质量的债务契约功效,但伴随银行股份化改制的推进,其替代功能趋弱。企业和银行的双重国有产权并未产生弱化财务风险质量债务契约功效的增量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与科研人员之间存在着契约关系,且此关系可用不完全契约理论来进行解释。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与科研人员之间的不完全契约关系,主要可从高校科研主体特性、高校科研项目及高校科研人员三方面来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4.
引入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的最新成果,从交易费用经济学角度,定性介绍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选择行为与其所采纳的交易模式之间的关系模型框架。在此基础上,讨论该模型在我国的应用可行性,为研究我国农户农产品安全标准选择行为提供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5.
从不完全契约的理论视角,运用“剩余控制权”的概念,分析产业精准扶贫中政府、扶贫企业和贫困农户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研究发现,产业精准扶贫的剩余控制权冲突主要表现为:扶贫产业选择合理性与紧迫性之间的冲突;扶贫产业开发盈利性与政治性之间的冲突;扶贫产业发展嵌入性与挤出性之间的冲突。应当从明确产业精准扶贫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制定产权整合规则、提高社会嵌入程度和完善法律解决机制等方面化解剩余控制权冲突,以降低扶贫产业开发风险,减少扶贫产业开发的交易成本,增加贫困农户的内生工作能力,促进产业精准扶贫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交易成本理论、谈判理论和产权理论构成了法经济学的三个基本理论。三个理论的预设基础相同并存在内在的逻辑联系:产权理论在制度层面是最基本的理论,是交易成本理论展开的必要前提,谈判理论着眼于自愿基础上的交易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前,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并呈现由经济领域向政治、社会领域传导,由欧元区国家向其他国家扩散的态势。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向银行业、非金融私营部门的传导十分明显,使欧洲核心国家银行业风险敞口不断扩大,实体经济萎靡不振;同时,主权债务危机引发多国政局动荡,民众不满情绪也持续升温。欧债危机对全球的影响也不断显现,直接冲击欧洲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量,并出现国际金融市场动荡、股市暴跌等一系列连锁反应。面对欧债危机及其蔓延趋势,需要各国联合行动,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其中"一揽子"方案、"隔离层"和"防火墙"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权能分别学理”是国际国内矛盾冲突和孙中山本人文化素养相结合的产物 ,是为解决本国政治权威危机 ,创建驾驭欧美之上的新型良善政制而创造出来的。该学理是孙中山宪法思想的核心与基石 ,其基本内涵包括 :权能分治、人民有权、政府万能、以权驭能和九权平衡四项原则 ,全方位体现了中西政治文化共同尊崇的宪法基本精神———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