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是逻辑关系纷繁复杂的两个政治社会学概念。厘清两者的实然逻辑,对于当下我们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往对两者关系的分析,主要有三种解读范式,但这三种解读的范式并不能真实反映两者关系的实然逻辑。而知识分子所持守和导引的社会意识是影响两者实然逻辑关系的关键枢纽。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关于政治稳定的思想十分丰富.作者着眼于国际风云,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研读邓小平关于"治理国家的一个大道理"和"把经济搞上去是一个大局"的论断,阐述了邓小平关于政治稳定的两个重要思想:政治稳定的战略地位和政治稳定的根本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政治稳定和政治环境的观点,并据此进行了长期艰辛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不少有益的政治成果,也留下了诸多深刻的经验教训。本文拟在梳理毛泽东关于我国政治稳定和政治环境观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阐明其特点、贡献以及留下的教训,以期为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古今中外统治者历来重视舆论导向的作用。舆论引导的好坏,对政治稳定具有重大影响。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中,必须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对政治稳定的积极作用:呜锣开道,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弘扬正气,激励民心,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鞭笞邪恶,争取公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和拥护;和血化淤,建立政治稳定需要的良好社会关系;推进文明,促进政治稳定向文明层次发展;对外宣传,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攻击,维护国内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5.
关于政治稳定理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政治稳定是指政治系统在运行中所呈现的有序性和连续性。它是对立面的统一,是对立面的矛盾、斗争保持在“秩序”范围之内的形态。政治稳定一般可分为静态型政治稳定和动态型政治稳定。前者有封闭、保守、僵化、专制的特点,因而缺乏生机;后者具有开放、进取、民主的特征,因而充满生机。我们需要的正是后一种政治稳定。我们要建立和运用各种政治稳定机制,形成政治稳定机制网,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实现动态稳定  相似文献   

6.
吉尔吉斯斯坦自独立以来出现的民众对国家认同的传统政治文化的缺失,对于现代政治文化的脆弱、部族主义政治文化的坐大以及植入政治文化的"感召",构成吉政治文化的"碎片化"状态,共同催生了近20年的政治动荡。文章通过对吉政治文化的解读,揭示吉政治文化对其政治稳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至今的10多年间,苏州、沐阳的经济建设、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以至被称之为"苏州精神""沐阳奇迹"。与苏州、沐阳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因此,要想缩小与其发展上的差距,唯一的选择就是把功夫下在软环境建设升级版的打造上,以弥补硬环境的不足,在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8.
政治合法性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合法性问题是人们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政治合法性的实质是统治与认同、自愿服从的关系,是政治稳定形成和存在的基础和条件。在出现合法性危机的时候,各国为了重塑合法性,进而实现政治稳定,要通过实现绩效统治、规范政治制度、形成共同的政治文化、实现政治权力合法性、建立法律合法性、采取协商机制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政治参与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政治现象,其发展状况对该国的政治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即理性而有序的政治参与能够促进政治体系的稳定,盲目而无序的政治参与会造成政治体系的动荡。因此,推动我国政治参与的发展,维护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政治安定局面,需要做到:一、加强我国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二、提高我国公民的民主政治素质;三、实现政治参与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四、塑造公民良好的政治参与心理。  相似文献   

10.
政治亚文化是在政治文化中处于次要地位的一种特殊的政治倾向,它对政治稳定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在积极影响方面,政治亚文化能丰富政治文化的内容;影响政治民主维护政治稳定;反映政治矛盾,有助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在消极影响方面,政治亚文化会干扰政治体系;影响政治主体的政治心理,阻碍政治主体的政治参与;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在设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时,以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把社会的政治稳定问题置于战略地位加以考察、强调和论述,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政治稳定的思想,主要包括政治制度稳定、政治生活秩序稳定、政局和政策稳定、党的指导思想稳定等四个方面。邓小平政治稳定思想既来源于以往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深深扎根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表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鲜明时代特色。全面系统地掌握邓小平政治稳定思想,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政治稳定的内涵十分复杂,学术界对此有着多种界定。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基本前提,对于现代转型社会而言尤其重要。在现代化过程中,政治稳定的实现在根本上有赖于政治发展;其中政治民主建设对于政治稳定具有基础性作用,它能够从制度和价值层面拓展政治稳定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政治稳定的内涵十分复杂,学术界对此有着多种界定。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基本前提,对于现代转型社会而言尤其重要。在现代化过程中,政治稳定的实现在根本上有赖于政治发展;其中政治民主建设对于政治稳定具有基础性作用,它能够从制度和价值层面拓展政治稳定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文化和政治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我国云南为个案,分析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因素和特点,以及在社会变迁中制约政治稳定的主要矛盾和冲突,提出了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政治发展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动态过程,其内在政治体系的有序性就是政治稳定,而这种有序性是需要人民对政治统治者的认同和拥护来予以保证的,也就是说政治稳定是以政治合法性为前提和基础的。目前,由于社会结构及体制的转轨和利益多元化,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凸显。这些矛盾使得人民开始怀疑政治统治者的有效性,会影响政治体系合法性的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威胁政治稳定。因此,我国政府必须重视合法性危机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来巩固其合法性基础,维持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16.
政治稳定既是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又是影响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有很多,而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稳定的文化诉求,其本身的特性和功能对政治稳定有着更为深刻、长远和丰富的影响.对于转型期的中国,在坚持主导政治文化的前提下,加强和谐的政治文化建设,将对我国的政治稳定与和谐社会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政治文化同样也存在着一个变迁的过程.随着变迁中的社会各种矛盾交织出现,政治文化中也显现出一些不利于政治稳定的因素.这些不利因素虽然不能代表政治文化的主流,但的确对中国政治的稳定有着消极的影响.鉴于此,必须从改革、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等诸多方面着手消除不利因素,以寻求中国社会政治合理有序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政治稳定思想的基本含义是指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准则的稳定,国家政治生活的规范化和秩序化。政治稳定具有严格的规定性;它应是多层次的有机整体,而非指分散的某一方面;它应是发展的稳定、动态的平衡,而非绝对静止、一成不变;稳定不是终极目标,它必须有利于改革和发展。实现政治稳定,从根本上讲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从政治、思想、物质、制度和对外关系五方面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19.
政治稳定不仅是政治学的重要范畴,而且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研究邓小平政治稳定的思想,对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并提出相应的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关于政治稳定的思想是贯穿其政治思想的一根主线,它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政治保证.邓小平的政治稳定观体现了稳定性与活力性的有机结合,是一种适应中国国情的政治稳定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