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挺 《经营管理者》2013,(1):136+121
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是公共危机应对和治理的关键。文章从政府和新闻媒体入手,定量分析两者在信息公开和信息真伪监管两方面的博弈过程,并提出了政府和新闻媒体危机应对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根据技术性贸易壁垒(TBT)以及制造业本身对环境友好的要求,建议政府制定相应的激励/惩罚措施,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地从传统制造模式向绿色制造(GM)模式转型;建立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并依此分析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得到建议政府采取的激励/惩罚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重大危机之下,地方政府呈现出不同的治理面孔,这是由不同治理情景中政府不同行动力所塑造的,而政府行动力与其面临的治理压力、治理能力相关。通过构建“压力—能力—行动力”分析框架,对治理模式进行类型学分析,可以总结出重大危机下的四种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即外压模式、内控模式、借力模式及动员模式。各治理模式在组织形态、治理方式、运行逻辑等方面存在差异。同时,重大危机下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又处于演进过程中,呈现出调适性治理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债务重组模式的选择可以达到不同的激励和约束效果.本文就如何选择债务重组模式进行分析,以达到最优的约束和激励效果.并实现政府的收益最大化.本文从博弈的角度进行分析,构建无限期重复博弈模型,该模型的数量分析结果为政府选择债务重组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已经成为谣言传播的重要载体,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网络空间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加强和创新对网络媒体的监管,妥善治理突发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针对突发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研究,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网络媒体与地方政府双方演化博弈模型,在引入中央政府惩罚机制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网络媒体与地方政府双方行为策略选择的演化稳定均衡,同时采取多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对模型进行多情景推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突发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热度与网络媒体和地方政府双方的策略选择有着直接关系;若地方政府承受突发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恶性演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信誉损失持续增大,双方演化系统都会出现周期性波动现象;引入中央政府惩罚机制后,其惩罚力度若高于网络媒体消极应对网络舆情所受到的惩罚和地方政府的监管投入成本时,最终系统会演化至良性状态,研究结论为政府部门在面对突发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转型期政府调控模式改革的理论依据是国家和市场的博弈,市场经济的实践促成政府宏观调控形成中国特色。随着改革的深化,要完善政府干预经济的管理体制须加强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7.
有效治理公共危机要求实现政府模式转型,建立前瞻型政府。前瞻型政府是坚持以民为本的民本政府,是坚持责任取向的责任政府,是崇尚为民服务的服务政府,是不断自我完善的创新政府。有效治理公共危机,构建前瞻型政府,必须培养政府及其官员的预见意识和前瞻能力,转变政府职能,整合政府机构,完善政府部门间的联动机制,健全公共危机的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8.
将共性技术研发模式划分为市场机制模式、学研参与模式与政府参与模式,借鉴Stackelberg主从博弈思想,构建共性技术供给企业A、商业开发企业B及政府间的博弈模型,对三种研发模式下研发企业各自的最优研发努力水平、最优研发预期收益及政府最优补贴、政策引导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表明:除政府参与模式严格优于学研参与模式之外,共性技术研发模式选择需厘清各研发模式占优的关键因素及影响机理;三种研发模式下政府、企业A、企业B预期收益及研发企业A、B的努力水平受到共性和个性因素的影响,共性技术研发协同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政府应通过补贴和政策引导支持共性技术研发,就政府补贴分配比例而言,技术弹性较大时政府应分配给企业A较大补贴比例,利润分享系数较大时政府应分配给企业B较大的补贴比例。最后,从研发模式选择、促进研发主体参与及政府精准施策等方面提出促进共性技术研发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系统已经有了一定发展,但是法律建设不完善,地方政府之间以及中央部门之间合作较少,很难形成整体的协同效应。本文根据协同学的科学原理,尝试性地提出构建政府危机协同治理模式的主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构建政府危机协同治理机制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活力不足,集成性与协调性不充分、不完全的问题,以多主体参与为基本方式,借鉴Stackelberg主从博弈思想,考虑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供给企业存在利他偏好行为,构建了政府、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供给企业和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应用企业的博弈模型,对不同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通过数值仿真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政府主导模式,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作为政府的有效调控方式,能够提高企业的努力水平;考虑利他偏好的存在,以效用最大化为目的,政府更倾向于财政补贴下的政府—市场结合模式,而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供给企业更倾向于税收优惠下的政府—市场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11.
饶洪涛 《决策探索》2008,(16):24-25
公共决策中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涉及到公共政策领域社会公众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或公共组织的利益重新组合与分配的问题,是公共政策选择领域最重要的思想认识和容易造成突发性公共危机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公共决策科学性和民主性的理论建构角度探讨政策决策过程中公众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如何实现利益的正和博弈.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行政组织形象是政府本身一项重要的资源和无形财富,是政府有效运作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退让作为一种危机管理中的疏导模式,对于唤起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恢复并重塑政府的声誉和形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具有良好的维护促进作用。政府在危机公关中必须善于运用这一模式进行疏导沟通和形象重塑。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大量废旧动力电池被非正式组织私自拆解倒卖的现实背景,首先,设计了非正式组织与责任企业合作回收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模式,并通过构建地方政府、责任企业及非正式组织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博弈三方各自策略的稳定性及各要素对策略选择的影响。其次,利用Lyapunov间接法对三方博弈系统的纯策略均衡点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得出了最优策略组合所需满足的条件。最后,利用Matlab2017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不同初始条件下模型分析的有效性,并结合结论对合作回收模式的实现及政府退出时机进行了阶段性推演。  相似文献   

14.
跨域公共危机治理是我国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进程中政府创新治理模式的重要议题,能否有效解决跨域公共危机治理中存在的碎片化问题成为突破跨域公共危机治理困境的关键问题。在整体性治理的框架视角下,大数据以其强有力的技术驱动构建起思维整合、多元参与、协调互动、动态连续、高效平衡的治理体系,成为推动政府治理生态变革和形塑危机治理培养模式的重要力量,可为有效破解跨域公共危机碎片化治理难题提供全新理路。  相似文献   

15.
京雨 《领导文萃》2014,(15):7-22
<正>2013年11月21日,乌克兰政府决定,暂停有关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的准备工作,由此乌克兰社会政治危机爆发,从基辅广场持续骚动抗议政府决定到旧总统的下台和"新领导人"上台,危机急速发展和深化,进入2014年3月,演变成克里米亚"脱乌入俄",目前局势还在发展之中。乌克兰危机前前后后,西方国家与俄罗斯之间的地缘政治博弈也是错综复杂。面对此次乌克兰危机,人们不禁把目光转向乌克兰历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4种模式比较分析,建议大力发挥中介机构在食品安全博弈中的裁判作用,政府则通过着重监控"裁判"实现对食品市场安全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7.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动态博弈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姚杰  计雷  池宏 《管理评论》2005,17(3):46-50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和主要难点在于突发事件的管理者必须根据阶段性的处置结果和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动态地调整管理活动:本文在动态博弈模型的框架下分析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危机事件”与“危机管理者”之间的动态博弈过程,并探讨了如何利用博弈模型生成预案。  相似文献   

18.
中国食品安全事件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规制存在巨大问题,本文在企业与政府质量博弈视角下引入考虑政府俘获的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分析规制者与被规制者之间的博弈过程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城市拆迁缔约在很大程度上是拆迁人和被拆迁人之间的博弈过程。分析城市拆迁缔约中的博弈与均衡问题以及政府的管制行为。研究表明,拆迁中的许多问题有其内在博弈机理;政府管制是必要的,且政府管制时须考虑契约的可执行性,充分估计缔约方的博弈行为。  相似文献   

20.
陈芳侣 《经营管理者》2009,(21):117-118
以网络媒体、数字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使得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变化,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而此新的传播环境对政府公关而言,有利有弊。近几年是我国公共危机事件频发之年,而在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移动媒体也逐渐走向成熟的环境下,政府应对危机的方式及其产生的效果必然与以往有着巨大的差别,而政府行为与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公信力有着必然的联系,本文主要从新媒体传播的方式和内容出发,联系具体公关事件与案例,对政府有效应对公共危机,成功地进行危机公关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