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军赋是春秋时期国家军队赖以存在的物质保障。军赋制度是当时军事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春秋时期,我国的奴隶制社会走上了下坡路,社会内部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之下,为适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军赋制度不能不随之变革,而这种变革反过来又给予社会以极为深远的影响。所以,研究春秋时期的历史,军赋制度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但是,时至今日,在研究者之中对此仍存在着一些分歧的意见。本文拟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请教于对此有兴趣的同志。 春秋时期是“兵农合一”、“军政合一”的社会。在这种社会里,军事制度、行政制度和土地制度结合…  相似文献   

2.
《求是学刊》2015,(3):134-139
在春秋时期,师保是傅和师的通称,从职位上分为傅、少傅,师、少师;从来源上分君命和私属两类。诸侯太子之外,庶子亦可有师保,但一般出身低微,甚至等同宾客。师保与所傅者,属君臣关系,命运休戚相关。诸公子争位带来杀戮,迫使师保开始反思旧有的君臣关系。管仲认为,师保当以社稷为重,不应为君主一人殉身。师保为社稷之臣,而非君主之奴仆。在礼崩乐坏之际,身为师保,当具刚正之气,谏诤违礼,又当谦柔礼让,以礼自防。叔向和晏婴为师保,大量引《诗》、赋《诗》,是礼乐文化的传承者。春秋时期的师保,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早的帝王师形象,对社稷百姓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3.
车战是春秋时期的主要战争手段,除南方水道纵横的楚国。吴国时有水战之外,中原诸国基本以战车作为进行战争的主要武器。当时人们习惯以一国拥有战车的数量作为衡量这个国家武装力量强弱的标准。《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楚灵王说:“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子与有劳焉,诸侯其畏我乎?”在这里,楚灵王就是以数量众多的战车来炫耀自己武装力量的。就连持重老练的晋国政治家叔向也被晋国四千乘强大的兵车阵容所陶醉,居然狂妄地宣称:“寡君有甲车四千乘在,虽以无道行之,必可畏也。”(《左传》昭公十三年)可以想见,春秋时期的人们对战车和车…  相似文献   

4.
法律形式与传统思想的嬗变——以普通法为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所采取的形式是与特定的传统思想相联系。普通法的因循先例的方式是与英国传统思想中的经验主义分不开的。经验主义的思想在判例法中得到了具体的表现。传统思想与法律形式一致性的内在要求对我国的法律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西周时期小宗世袭为大宗家臣,异姓亦可世袭为家臣,“事保厥家”乃其职责。然至春秋,家臣势力逐渐增强,由西周“事保厥家”的“宗法性家臣”发展成春秋后期“执国命”的“陪臣”。伴随着春秋时期权力下移,家臣权力上升、职能增强且家臣身份也呈现多样化发展。家臣制源于宗法制,在不断调整与完善的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要摆脱宗法制的约束,逐渐发展成为后世帝国时期官僚制的雏形。同时,家臣选任及流动的自由冲击了宗法制下世卿世禄的原则,也折射出宗法制下传统社会观念的演变趋势,最终影响到后世“家”“国”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论法律观点与法律制度{俄阳.库德里亚夫采夫70年代,苏联法制国的思想已经形成,然而,人们仍需要对法律下新的定义,需要区分npa。o法·法律)和。a。o。(法·法令)两个概念。80年代,前苏联的法学家主要从3个方面来区分上述两个概念刁.法律概念的外延比...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以汉族为主体、包括许多民族在内共同发展的历史。而就汉族来说,则是各有关民族长时期内不断融合的历史产物。这不仅为战国、秦汉以后的历史所证明,而且还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古代。本文试图通过对春秋时期各族融合的历史作简要论述,阐明汉族形成过程中的历史特点,探索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某些规律性认识。笔者学识浅薄,错误在所难免,祈请学术界同志和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赵新彬 《学术交流》2012,(12):84-87
刑事判例是指审判机关通过法定程序作出的可以在今后类似刑事案件审理时加以参考、借鉴、甚至遵循的具有典型性或指导性的刑事判决和裁定。当今社会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多变性,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法律运行模式应该富于变化。我国是一个传统的成文法国家,一直以来案件的审理依据都是成文法,但从世界各国司法实践看,成文法在具有法典确定性和稳定性的同时,也有明显的单一性、模糊性和滞后性等缺陷,英美法系的刑事判例制度所具有的直观性和灵活性却能较好地弥补这些缺陷。从我国的法律传统、现实需要、司法实践和世界法治发展趋势看,单一化的法典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对成文法的有效补充,构建本土化的刑事判例制度在我国势在必行而且已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大都耦国贯穿春秋史的始终,是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军事斗争的焦点,也是社会变迁的集中体现。大都耦国是宗法分封制、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社会改革和家族兼并的必然结果。晋国和鲁国的大都耦国表现得最为典型。晋所以兴,鲁所以衰,是由于晋远离中原传统文化核心区,改革阻力小,率先打破血缘关系纽带,成为边缘崛起的典型。鲁是传统周礼的代表,历史包袱沉重,不能改革创新,遂积弱不振。  相似文献   

10.
春秋时期的兵源与兵役问题是研究春秋时期军事制度的基础,如果这个问题没搞清,其它与之相关的问题就无法解决。但是目前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尚无统一的结论,有些看法甚至是值得研究的。因此,笔者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与某些持不同观点的同志商榷。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在杰出的政治家管仲的协助下,针对国内外腐败动荡的政治形势,及时地提出了旨在整顿、强化奴隶制国家政权的“三其国而五其鄙”之法,以延续他们的统治。问题是,何以在强化奴隶制政权之际非严“国”、“鄙”之界不可呢?它与我们要谈的兵源和兵役问题又有什么关…  相似文献   

11.
陈彦辉 《学术交流》2005,(8):149-153
春秋时代是中华文化的滥觞时期。春秋行人是这个特殊时代的特殊群体,他们以其特有的知识、智能、思想艺术在春秋时代政治、文化、艺术舞台上一展身手。春秋行人形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能言善辩、足智多谋、勇敢无畏的行人,如郑国子产、鲁国叔孙穆子等,一类为无礼、无识、无智的行人,如齐国庆丰、卫国孙文子、晋国籍谈等。如此众多而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开创了描写人物的范例。春秋行人以其善辩的辞令、大义凛然的品格取得了世人的认同,他们生动鲜活的形象对后世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金大伟 《唐都学刊》2011,27(1):66-69
春秋时期晋国军队中的最高统帅称为中军将,中军将不仅在战场上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且对国内的政治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晋国20位中军将帅的更替是晋侯与中军家族之间以及中军家族之间的博弈,中军将位荣誉和权力光环的背后充满了刀光剑影,考察中军将帅更替变化的原因、背景和过程,对了解春秋时期晋国政治生态的衍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美凤 《唐都学刊》2005,21(2):136-144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与基本内涵发生实质性转变的时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史学界在这一领域内的研究成果极其丰硕,对此加以梳理、总结,有助于我们了解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以便以更科学的方式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春秋会盟礼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杰令 《求是学刊》2004,31(2):107-113
会盟是春秋时期的一种重要的礼仪 ,它对于解决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调整各个政治集团之间的关系 ,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频繁发生的会盟 ,也成为春秋时期邦交中特有的现象。文章试图通过对春秋时期邦交领域中会盟礼的由来、会盟的目的和类型 ,以及其发展的趋势 ,做一粗浅的探索 ,以图进一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邵炳军 《唐都学刊》2006,22(4):95-99
晋襄公元年(前627),姬姓滑国为秦所灭,晋取其故地以为邑;二年(前626),晋大夫先且居、胥臣伐卫而取戚以为邑;三年(前625),先且居又会宋、陈、郑之师伐秦取汪与彭衙以为邑;晋灵公四年(前617),晋人伐秦取少梁以为邑。  相似文献   

16.
从《左传》看春秋时人的生死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蓉  白炜 《唐都学刊》2004,20(3):94-97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对于死亡的态度实则展现着人们生存的精神风貌。春秋时代的人们把死亡看作是一种必然,从而无所畏惧。他们勇敢地选择死亡,平静地面对死亡,直至把死亡演绎成一种生命的美丽。(他们的死亡是勇武的,美的,善的,一如他们鲜活的生命。因此他们是真正的死而不朽。  相似文献   

17.
春秋邦交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杰令 《求是学刊》2003,30(1):106-110
春秋邦交思想作为政治家、外交家和思想家对现实社会邦交实践认识的升华和提高的结晶 ,时刻指导、约束着人们在邦交活动中的决策和行动。作为春秋邦交思想最高准则的德 ,包涵了礼、信、仁、义等各种观念。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德所透凸出来的含义和特点的考察 ,勾勒出春秋邦交思想发展和流变的历程 ,由此 ,可以更进一步地认识春秋邦交的现实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从《诗经》看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的“诚信”道德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贤秋 《唐都学刊》2004,20(3):115-117
<诗经>用大量的篇幅揭露了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道德沦丧和诚信缺失的状况.其主要表现在"五伦"关系的失序、社会秩序的混乱和诸侯国之间的背信弃义等方面.同时,<诗经>还揭露了造成这些状况的某些原因,对于我们从事这方面研究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伟航 《阅江学刊》2011,3(5):99-106
"义"并不是一个具有主体意义的伦理道德范畴,而是一个附着物,是与其他道德、事物、行为相联系的中介,是根据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对人们行为道德的内在规定。在《三国志》中,与"义"有关的词汇则近70个,超过了"忠"、"孝"、"仁"三者词汇的总和。以"春秋之义"来表达时人的道德态度,指导、评价人们的行为和大量以"义"为名的杂号军职的出现是三国"义"伦理的两大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