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楼舒 《城市》2011,(11):60-63
一、杭州历史街区的保护概况 杭州作为国家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秀丽的西湖山水、丰富的文物古迹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杭州历史街区的保护始于1996年,在当时编制的《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首次确定了小营巷、中山路、湖边邮和河坊街4个历史文化保护区。2005年起,杭州市政府加大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扩大了历史街区的保护数量和范围。截至2011年7月底,经市政府批准,杭州共确定了26处历史文化街区(包括11处历史街区、15处历史地段),总占地面积约416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辽阳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取得巨大成就,但仍存在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文化保护人才短缺的问题。为此,辽阳要不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实现历史文化的整体性保护;继续探讨依法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路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持续重视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工作,完善保护机制体制。  相似文献   

3.
朱磊 《城市观察》2011,(3):12-20
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多个实践案例,考察了日本文化名城保护从"官督民办"到"民推官办",再到"官民协作"的历史发展过程,并总结出日本在文化名城保护方面的两大特色:民间力量壮大;官民配合默契。论文同时指出日本在文化名城保护方面面临的一些问题。最后从政府和民间、保护和宣传以及制度和文化的关系出发,提出了对我国文化名城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阮仪三,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和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所以委阮仪三如此重任,就是因为他全心致力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一手促成了对平遥、周庄、丽江、南浔等许多古城镇的抢救,使它们获得了后续的新生,从而在建筑界和文化界享有“古城卫士”的尊称。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城的保护要实现理性回归,并使保护形成一种真正地传承和发展民族、地方文化的观念,深入到政府和百姓的心中,除了要消除模糊的认识和误区外,更要有政策引导和法律保障,有必要从法律层面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建设,要更多地学习国外经验,发动和启示更广泛的民间公众力量参与,使弘扬和保护成为中国民众的一种文化自觉,在中国创造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古城保护的全民化时代。  相似文献   

6.
《城市》2014,(1)
正历史古迹是人类历史文明长河中重要的标点符号,也是人们追溯历史、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在经过了大浪淘沙般的洗礼后,历史古迹的保护显得愈加重要与迫切。天津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留存下来的历史古迹可谓丰富多彩,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亟须我们认真对待并予以科学保护与规划。笔者借此次对天津历史古迹保护的研究,对天津的历史建筑、古村镇建筑及民俗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调研、系统的梳理,并根据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加强历史古迹保护的思路,提出了几点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郭伟 《现代交际》2011,(8):69-69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现在的许多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或者是近代革命运动和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城市。在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地面和地下,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物与革命文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与光辉灿烂的文化。做好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发展中国的经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城市》1998,(1)
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物化或积淀在各个城市的现存建筑与历史遗痕中,由此,便自然生成这样一种概念: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甚至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绝对对立起来。其实,这种认识是既不利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也不利于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作为民族传统文化和人类共同文明遗产  相似文献   

9.
历史古迹是人类历史文明长河中重要的标点符号,也是人们追溯历史、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在经过了大浪淘沙般的洗礼后,历史古迹的保护显得愈加重要与迫切。天津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留存下来的历史古迹可谓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0.
目前,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仍处在十分复杂的状态:一方面,经过30年来的努力,其保护规划技术体系日趋完善;另一方面,在现实中又面临城市现代化发展与旧城更新的诸多压力。亟需我们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走出专业部门、专家精英主宰的现状,由单纯的技术层面转向更为宏观的社会经济层面,从多维视野探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思路、策略与途径。论文正是基于这一观点,总结了前三版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南京大规模发展与旧城结构调整的现实背景,讨论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从新型城镇化城市文化传承的角度,就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作用、格局保护、疏散政策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新的规划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四川省泸州市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其历史遗迹、历史事件呈现出“碎片式”的特点;新时期保护与更新过程中出现了“碎片式”的问题;传统文化构成要素也表现出“碎片式”的特征。新时代新理念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提出了更为科学性,更加系统化的要求。为了更好地秉承尊重文脉延续、传承文化特色,加强活态利用的新时代新理念,注重城市规划的传导,从“碎片式”特征切入,强化价值保护认知策略,形成保护规划手段响应,提出城市生命周期管理,构建完整的名城保护系统与文化展示体系,探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系统构建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一 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历程 我国开展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与其他国家相比比较晚,但这也使得我们充分学习了其他各国的先进经验,具有一个较高的起点。1982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单,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正式纳入城市发展战略,成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以前简单的对文物建筑的保护。1986年在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的文件中,即已提出“历史文化保护区”这  相似文献   

13.
《城市观察》2012,(1):190-191
广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胡巧利研究员在2012年2月7日的《广州日报》上谈到,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需要做好基础性的历史文献的保护整理工作。历史文献记录了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活动以及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最基础的部分。保护整理历史文献,实际上是保护城市的思想史和成长史。对于广州来说,尤其是要注意保护和整理民国文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杭州市为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进行了较大规模投入,主城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与利用。但由于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及经济基础等原因,杭州市周边农村地区的乡土建筑一直得不到有效保护。随着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铺开,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乡镇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的局面,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农村乡土建筑保护、非物质文化传承等问题,已成为现阶段城乡统筹发展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易西兵 《城市观察》2014,(4):184-192
考古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考古遗产是城市发展的记忆,是其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王墓和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是考古发现最重要的南越国遗迹,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也是广州最重要的考古遗产。南越国遗迹发现于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掘后在原址保护并展示,既展现了广州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也成为现代化广州重要的历史文化座标。  相似文献   

16.
曲少杰 《城市观察》2011,12(2):95-105
通过回顾和分析广州“三旧”改造的历史进程和政策演变,对广州的城市风貌和历史文化保护的现状和处境进行了整体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广州在“三旧”改造建设中,要先致力于历史文化遗产的调查考证、探讨具体界定标准或评估体系,深入进行“再创造、再开发、再利用”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建设“印象广州”的文化名城新风貌。  相似文献   

17.
聂婷 《城市观察》2015,(4):186-192
广州具有2200多年的历史,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完整的明清时期城市格局和独具魅力的城市文化,是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广州打造生态城市特色品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本文通过梳理两千余年来广州水城发展脉络,分析水与广州城市格局、城市发展、城市文化的关系,忆古论今,为广州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张忠松 《城市》2007,(1):56-59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坊七巷历史古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品牌,如何进行有效的保护、适当的开发和合理的利用,引起了福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心.  相似文献   

19.
卢斌  陈宇  裴凡伟 《城市》2012,(1):45-48
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具有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等,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生活真实性是核定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标准,也是保护的根本目标.目前,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更新的实践中,由于规划编制者、实际行动者对其不同的理解及各种客观因素造成的影响,各种"保护"的结果大相径庭.重置所带来的五花八门的物质空间保护成果,街区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生活真实性的缺失,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原封不动的保护所带来的发展停滞,成为街区保护最突出的问题.如何实现保护规划的根本目标,展现历史街区在人文、历史、美学、艺术、经济及交通等方面的综合价值,并最终使其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吴巍  马世光  邢天河 《城市》2015,(5):48-53
河北省历史文化悠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镇数量众多,但由于对其保护不力,许多文化遗迹正在消逝。笔者以蔚县宋家庄历史文化名镇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发掘其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从镇域范围保护规划、镇区保护范围划定、建筑保护规划、古街巷保护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以及镇区建设与古村保护规划6个方面对宋家庄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进行了探析,以期为我国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规划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