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签署的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和1987年签署的中葡两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分别恢复对香港和澳门的主权。港澳回归后,我国的统一战线将发生重大变化,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1)统一战线的爱国主义性质将会加强;(2)统一战线的对象、范围将会扩大;(3)统一战线维护祖国统一、振兴中华的任务将更加突出。根据这些变化,我国统一战线的工作方式、工作重心应该有所改变:(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2)加强政治协商,密切港澳与大陆之间的各种联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和斗争;(3)做好国际统一战线工作,促进港澳的繁荣和稳定;(4)做好经济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2.
廖艺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S5)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适时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这是对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这一伟大构想在港澳回归的实践过程中以其原则性和灵活性高度统一的辩证思维,成功地处理了诸种复杂矛盾,步步闪烁着实事求是的思想光辉 相似文献
3.
潘家懿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1)
广东和港澳都是双语社会。广东的“双语”指的是粤、闽、客方言与普通话,但方言的势力范围大大超过普通话,香港的“双语”指的则是汉语粤方言和英语。随着港澳回归,不仅粤、港、澳将迅速扩大交往,而且与内陆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将大大加强。这样一来,在广东和港澳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就成了一个非常紧迫的实际问题。本文通过对港澳学生普通话能力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在“九七”即将来临之际,要因势利导,加强双语教育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马建离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5)
本文阐述了五个问题:葡萄牙是怎样占领澳门的;澳门同胞急切盼望回归的心态及原因;只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政府才能将澳门回归的愿望变成现实;澳门回归与香港回归相比,既顺利又艰巨;澳门回归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赵利民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中国近代是外国“新名词”输入的第二个高峰期。外来“新名词”在中国近代的引入,经过了输入科技新词语阶段和引进政治、文化新词语的时代。“新名词”的输入解决了中国原有词汇的不足,促进了中国近代文体的解放,也给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文化气息,因而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也提醒人们注意“五四”新文化及新文学运动并不是一个突发性事件,其中的诸多新思想在近代已开始萌芽了。 相似文献
6.
郎功勋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0(3):50-53
中国当代纪录片深受西方"新纪录电影"潮流的影响,故事化、虚构是其理论与创作联袂而行的两个重要倾向。当代纪录片的故事化,主要源于纪录片"情节编排"模式的选择和"故事片化"的创作理念;虚构作为"竞争性真实"与纪实同样成为通向纪录片深度真实的途径。在新历史主义理论的观照下,进而论述这一问题,以期加深纪录片研究与创作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7.
路畅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38-140
近代中国大学校歌是学校风貌的标识,它不仅传达着教育理念和时代精神,同时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校歌的文化内涵包括:地域识别的内涵,抚今追昔的使命感,传达独特的教育理念,体现特色的办学思路,反映时代的主旋律,作曲咏唱的大胆创新。对这些大学校歌的搜集和研究,可以大体反映出近代中国教育、音乐、大学校园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历史状况,充实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内容,更充分地反映出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徐伟功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5(1):24-27
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产生,是“一国两制”的必然结果。运用“非零和博弈”中的“以赢”思想和方法解决其冲突是明智的选择,它不仅可以由各法域类推适用平稳过渡到统一所有实体法的阶段,而且更重要的是保护各法域人民的合法利益,促进各法域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实现祖国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9.
崔思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23,(9):5-19+136+141
在共同缔造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与辽阔疆域的过程中,中国疆域内各民族形成了紧密相联的民族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正是对这种民族关系的精炼概括。秦汉以来,中原王朝开始走出农耕区的自然界限,其疆域与周边民族地区逐渐相接且互有伸缩,促进了各民族因疆土之争产生的碰撞与交融的历史发展进程。在北部边疆,伴随着中原王朝与北方草原民族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边疆范围也出现反复波动,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各民族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相互依赖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有力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北部边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参与并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与辽阔疆域的形成与发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0.
周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4)
<国家与革命>具有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时代特色,其中每一个原理和观点都是从已有的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因而它能够从历史的逻辑中揭示历史的规律并预见历史的未来,在历史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抗拒的逻辑力量:它不仅为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的创建发挥了巨大的先导作用,而且为当前批判各种恶毒攻击暴力革命的错误思潮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同时对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长期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有强烈而鲜明的历史脉络、理论特质和实践基础。我们要完整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脉络,充分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不是西方式现代化模式的翻版,也不是一些新兴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再版;要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理论特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使我国现代化建设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要全面夯实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基础,只有坚定不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才能举旗定向,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产生巨大的实践伟力。 相似文献
13.
深刻把握和及时应对各种矛盾困难,迎难而上,排除干扰,顽强奋斗,不断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实现30年历史性发展的重要经验。今年以来,在我们为实现科学发展、办好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而全力拚搏的关键时刻,一连串新情况、新问题接踵而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考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 相似文献
14.
回归政治缓冲:当代中国信访制度功能变迁的理性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皇凤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4)
由政治缓冲功能为主日益向政治控制功能为主转变是当代中国信访制度功能变迁的核心线索,中国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带来的一系列预期后果与非预期后果共同导致了信访制度的功能变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征程中,信访制度的功能应该有科学合理的重新定位,以信息传递与权力监督为主的政治缓冲功能将成为信访制度的核心功能,回归政治缓冲功能是当前信访制度功能定位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5.
汤明珠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2):112-116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毕生为祖国的独立、统一和富强而英勇奋斗的伟大历史先驱,面对20世纪初国家分裂的形势,他将谋求祖国的统一作为头等大事,始终以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为己任.孙中山的统一思想及实践活动,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政治遗产.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丰富和发展孙中山的统一思想实践,为解决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与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与奋斗. 相似文献
16.
骆正林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自晚清以来,各种政治势力为了加强对乡村的社会控制和资源掠夺,纷纷在乡村进行政权建设,将国家权力轨道铺设到乡村.国家权力的下沉没有完全动摇地方绅士的权威,血缘、地缘、礼教、族规在乡村中依然占有突出地位.但是,由于各种政治力量对乡村的渗透方式和治理策略不同,中国乡村政治文化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地区,还是呈现出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在总体上表现为国家权力加速向乡村渗透,乡村传统权威在国家权力的挤压下,逐渐呈现出衰落的迹象.本文从晚清、民国和革命根据地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了乡村政治文化变迁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略谈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史的定义、研究对象及史料范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炳良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1):115-117
1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秦汉以后更成为不断发展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历史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因而记载和研究汉族以外各民族历史的少数民族史学发展也具有悠久的传统,成为中华民族史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就提出建立中华民族整体史学史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由于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基础以及社会环境的巨大差异,古典儒家思想已经不能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虽然其可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但是不可能作为指导思想.在当代中华道德思想文化谱系中,虽然有古典儒家思想的成分,但由于它有机地融合了中国各历史时代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优秀思想文化,远比古典儒家思想丰富和深刻,因而更适合现代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只能是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起来的惟一制度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内容的中国民主模式是趋于成熟的有中国特色的政治道路,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是适应中国历史传统与现实国情的民主制度,是超越资产阶级民主模式的民主制度,是契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20.
王雪琴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20(3):65-68
男女平等观念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但它是中国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因而在现实中出现实际上的不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男女之间应在平等基础上逐渐走向两性和谐.其基本途径是更新观念并将性别意识纳入国家决策,政府通过相应的法律和制度来推动两性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