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盈江蜿蜒曲折地穿流在云南西部高黎貢山南端的崇山和丘陵地帶中,最后向西南流入緬甸境内。在大盈江流域的一些地区,居住着我們的一个兄弟民族——阿昌族。我国的阿昌族有一万七千多人,主要分布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县的户撒、臘撒和梁河县的遮島东北。緬甸境内也有阿昌族分布。阿昌族大都居住在平壩地区,他们是那些平壩的开拓者,现在,当地傣族还有“昌弟昂”这句話,意  相似文献   

2.
男龙女凤:阿昌族服饰趣谈/俞茹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分布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梁河、陇川县一带,处于著名的伊洛瓦底江上游分支大盈江流域,人口约二万多,多居住在坝区或半山半坝区。阿昌族很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很早以前就已学会了打制铁器和种植水...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共有25个民族,居住在其西边中缅边境德宏的世居民族共有5个,即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德宏5个世居民族与缅甸对应民族分别是掸族、克钦族、迈达族、崩龙族和傈僳族,其中傣、景颇两个民族对应缅甸八大民族中的掸族、克钦族。原来被误称的缅甸勃欧族不是阿昌族,而是另一个民族,即中国境内的侗族。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共有25个民族,居住在其西边中缅边境德宏的世居民族共有5个,即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德宏5个世居民族与缅甸对应民族分别是掸族、克钦族、迈达族、崩龙族和傈僳族,其中傣、景颇两个民族对应缅甸八大民族中的掸族、克钦族。原来被误称的缅甸勃欧族不是阿昌族,而是另一个民族,即中国境内的侗族。  相似文献   

5.
阿昌族     
阿昌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在中国的人口有3万3千多,主要居住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县和梁河县,部分分布在潞西市、盈江县。保山市的腾冲县、龙陵县和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云龙县等地也有少量分布。在缅甸,阿昌族称迈达族,人口约4万多,主要分布在克钦邦的密支那及掸邦的南欧、景栋等地。阿昌族的来源最早可以追朔到古代矫健骠悍的氐羌部落,据可考证的史料表明,他们在云南德宏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在漫长的历史中,屡次失败和不断迁徙始终伴随着阿昌族的先民。我们能够考证的是,当时的阿昌族先民部族人数众多,作为强悍的氐羌部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维吾尔族人的故乡在新疆。但你可曾知道,在被称为“芙蓉国”的湖南省桃源县境内,还居住着五千多维吾尔族同胞。他们是怎样远离新疆定居到湖南来的呢?那是距今六百多年前,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常德、湘西一带的土司与外来势力勾结在一起,进行叛乱。明太祖朱元璋颁诏,派新疆维吾尔族  相似文献   

7.
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的西北,有一个晶莹碧绿的翡翠般的山区小坝,名叫户腊撒.这里世代居住着勤劳勇敢的阿昌族人民.他们不仅擅长于种植与加工那橙黄沁香的烟草,制做与供应那美味可口的食品——米线,打制与销售那闻名遐迩的户撒刀;他们还发展了具有多种风格的民族传统节日. 在阿昌族的众多节日中,最隆重的是会街节.传说会街节是为迎接佛祖释迦牟尼每年6月15日到已故的母亲处尽孝道(即进洼),并于3个月后的9月15日返回人世(即出洼)而举行的.现在,会街节还发展了各种文娱、体育、游艺和商业贸易等活动,大大丰富了节日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南与东南亚跨境民族的形成及其族群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西南边疆地区与东南亚地区之间的跨境民族是随着中国南部与南亚国家边界的变迁和最后确定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诸多民族不断迁徙发展而形成的,因此,这一地区的跨境民族在认同各自所居住的国家的同时,许多人又一直对他们的故土保持着一种认同,并与中国境内的相同民族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个群体也就成为了联系云南乃至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一条天然纽带。  相似文献   

9.
在云南边疆的各民族中,只要一提起锻铁制刀,人们就会很自然地联想起阿昌这个民族。他们制铁手工业发达,打制的农具和长刀,以质量优良,式样美观而享有盛誉。阿昌族,2万余人,90%的人口分布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的户撒公社和梁河县的遮岛、河西等公社。其次,在潞西县和保山专区的龙陵县也有零星分布。阿昌族多在坝子边缘或半山区依山傍水立寨。村落比较整齐,有围墙。住宅通常是一户一院,结构为穿斗的木屋架和双斜面的瓦顶楼房。  相似文献   

10.
李立 《民族论坛》2012,(11):33-35
提到维吾尔族,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在中国西北边陲新疆,在白雪皑皑的天山脚下聚居的那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实,在湖南,也居住和生活着部分维吾尔族同胞。据统计,湖南世居的维吾尔族同胞现共有7939人,主要聚居于常德市桃源县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青林回族维吾尔族乡,汉寿县毛家滩回族维吾尔族乡,鼎城区许家桥回族维吾尔族乡。除此之外,湖南各地还有很多在湘学习、工作、经商的维吾尔族同胞。在维吾尔族传统佳节——古尔邦节前后,我们特别采访了几位在湘的维吾尔族同胞:青林回族维吾尔族乡的翦凝松.从当年白手起家的养鸡专业户,现在已经成了带动一方的致富领路人;在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的维吾尔族学员们,将学院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努力学习技术知识;在郴州经营烧烤的巴图尔,从推着烤羊肉串的小推车走街串巷做起,如今办起了在郴州设有12家分店的有限责任公司……这些善良、真诚、优秀的维吾尔族同胞,和全省其他各民族同胞一起,共同构建起了团结、和谐的湖南民族大家庭。  相似文献   

11.
在吉林省长舂市,生活着4.8万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等穆斯林同胞。吉林省仅有的两个回族乡——双营子、胡家回族乡也在其管辖范围内。为了更好地改善回族同胞特殊民生需求,近年来,长春市不断打造城市民族工作的升级版,先后投资约6亿元,建立了涵盖入托、上学、婚恋、宗教生活、节庆活动、居住环境、养老、殡葬等内容在内的“一条龙”服务体系,构建了多层次的服务平台,使回族群众得到了极大的实惠。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对提高各民族素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非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同胞不断融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大潮,在城市定居下来,成为城市居民中新的群体,非民族地区的城市民族工作,也因此成为摆在民族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一、非民族地区城市民族居民的类别新中国建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  相似文献   

13.
我的民族白族是一个有着4000年悠久历史的民族,也是自古以来就居住在以洱海为中心的滇西高原湖泊群边的土著居民之一。我们民族崇尚白色,自称“白”、“白人”、“白子”。白族不仅是洱海地区的土著居民,而且是这一带种植水稻的古老民族。我们的先民居住地区虽然地处横断山脉,但雨量充沛,草木茂盛,还有多种金属矿藏供人冶炼、制作工具。这有利的地理环境成为古人类最理想、最美好的生息繁衍之地。但人类日渐发展,进入文明社会以后,  相似文献   

14.
正在吉林省长春市,生活着4.8万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等穆斯林同胞。吉林省仅有的两个回族乡——双营子、胡家回族乡也在其管辖范围内。为了更好地改善回族同胞特殊民生需求,近年来,长春市不断打造城市民族工作的升级版,先后投资约6亿元,建立了涵盖入托、上学、婚恋、宗教生活、节庆活动、居住环境、养老、殡葬等内容在内的"一条龙"服务体系,构建了多层次的服务平台,使回族群众得到了极大的实惠。这一针对回族同胞的完备服务体系在全国城市民族工作中无疑是一大创举,其模式也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5.
周光兵 《中国民族》2007,(10):21-23
苗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相传起源于5000多年前居住于黄河中下游的“九黎”部落,后迁徙至长江中下游,形成三苗(古族名)部落。史称“南蛮”的氏族或部落里就有苗族的先民,传说与黄帝、炎帝有和有战的蚩尤,就是苗族人尊奉的祖先。自汉以来,苗族人由于战争、饥饿、疾病以及生育繁密、农田丢荒等原因不断迁徙,造成了苗族人分布广泛,方言、服饰、头饰和习俗也存在巨大差异。 大约两三百年以前,为了逃避频发的洪涝灾害,居住在湖南花垣一带的苗族同胞中,龙、冯、石姓的一部分人长途跋涉,辗转迁徙到了大山深处的宣恩县高罗乡一个叫小茅坡营的地方。如今小茅坡营村,仍是湖北省境内苗文化保留最完整、最原始的唯一一处苗族聚居地。但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这个曾经的世外桃源,也在不经意中发生着改变。除了习俗,最为明显的地方就是从日常生活中逐步消失的苗语———如今,寨子里能熟练用苗语交流的人已屈指可数,曾鼎盛一时、并使用汉苗双语进行教学的小茅坡营民族小学,也只剩下1位老师和7名学前班的孩子……  相似文献   

16.
傈僳族是居住在祖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兄弟民族,共有三十一万多人口,分散在云南省境内的怒江、瀾滄江、金沙江流域和四川省的西昌專区。怒江地区的碧江、福貢,貢山、瀘水、蘭坪等五县是傈僳族聚居的中心,有十一万傈僳族人口,占怒江地区总人口的70%,1954年8月在这里成立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在其他地区居住的傈僳族也有小塊聚居的地方,但主要还是与其他兄弟民族杂居。根据一些史料和傅說来看,远在唐朝,四川省的西昌、木里、鹽源、鹽边一带就有傈僳族人居住,他們与彝族有密切的关系。唐朝以后,傈僳族不断南  相似文献   

17.
1979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决定编写《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云南民族学院的兰克、杨智辉两位副教授接受了编写阿昌族文学概况的任务。可是当他们查遍全国的文艺刊物,发现既无阿昌族的作家文学也不见阿昌族的民间文学作品。于是,他们的工作只好从零开始。我们阿昌族只有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丰厚的民族文化仅靠口耳相传。多年来,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人为的摧残,致使我们古老的传统文化濒临绝境。解放后,阿昌人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在政治上翻了身,当家做主。虽在文化建设上做了一些工作,却建树不大。这给阿昌人自己的民族自尊心罩上了阴影。  相似文献   

18.
纳西族(属于藏缅语族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二十多万,1977年)居住在中国云南省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和其周围的宁蒗彝族自治县、永胜县、维西县、中甸县,以及四川省境内。这个民族自古以来在汉籍史料中以“麽些”的名称出现。近年来,中国、欧美的研究人员用麽些名称的也不少。在丽江、维西、中甸等县居住的这个民族集团自称 Na-Khi,但是在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一带居住的集  相似文献   

19.
对冷战后民族分裂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冷战结束以后 ,世界上出现了一股民族分裂的浪潮。①一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分裂了 ,许多在历史进程中早已同其他民族结合在一起而拥有共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纽带的民族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国家。 1992年 12月 ,在“民族自决”的旗号下 ,苏联境内的各主要民族几乎都与其他民族分道扬镳 ,建立起自己的民族国家。这股民族分裂的浪潮来势汹涌 ,至今仍然冲击着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联邦。俄境内的一些少数民族也纷纷要求建立自己独立的民族国家 ,这是俄罗斯国内政治动荡的重要原因。俄联邦政府两次发动车臣战争 ,其目的也在于阻止车臣及其他高…  相似文献   

20.
我国考古研究成果表明,早自新石器时代起,中华大地上存在着三大考古文化系统和民族系统。新石器时代,我国黄河流域广泛分布着仰韶文化及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和分化出来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等,统称为“仰韶文化系统”。炎帝族、夏族、周族等同为羌氐民族。当他们先后迁居中原地区融合为华夏民族(汉族的前身)后,共同创造了仰韶文化。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是新石器时代“青莲岗文化系统”的主要分布区,在这个广大地区内,先秦时期分布着两大原始民族系统,即百越系统和百濮系统,总称为濮越民族系统。以细小打制石器为特征的细石器文化,是北方新石器时代的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