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杨旭 《社区》2012,(18):54-55
"以邻为善、以邻为伴、以德为邻、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贫病相扶、尊老爱幼",这是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宁夏路街道龙潭路社区近年来大力弘扬的睦邻文化。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倡导社区睦邻新风,  相似文献   

2.
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密不可分,我国传统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通过对我国传统化的剖析,揭示了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指出了新时期我国化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独特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有重要意义.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宇通文化".但根据宇通公司发展的实际情况及企业文化建设的客观状况,宇通文化建设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杨旭 《社区》2012,(27):54-55
“以邻为善、以邻为伴、以德为邻、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贫病相扶、尊老爱幼”,这是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宁夏路街道龙潭路社区近年来大力弘扬的睦邻文化。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倡导社区睦邻新风,拓展睦邻服务范围,不断提高居民道德素养和文明水平,“孝悌龙潭”展现了一种别样的社区文化。  相似文献   

5.
儒家传统读物《弟子规》,反映着中国儒家思想以伦理道德为根本的教育理念,蕴藏着中国人做人处世的大智慧,在人才的选拔晋升、培养、激励,员工情绪管理和团队建设等方面,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大启示意义,值得有志识的企业家借鉴采纳。  相似文献   

6.
孝悌是中国古代礼制文明的基石。从宗法制度的层面看,宗法制的"亲亲"之义是"孝道"的体现,其"尊尊"之义则是"悌道"的彰显,孝悌是宗法制度的内核;从礼制秩序的层面看,中国古代礼制秩序的五伦中父子和兄弟是仅有的两对血缘关系,孝悌是礼制秩序的基础;从君主德政的层面看,孝悌作为君主德性的根本,是德政得以推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伦理道德教育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文章从分析东西方文化相通之处入手,具体阐述了市场竞争中的伦理道德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方法,充分肯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包括讲求经营之道 ,培养企业精神 ,塑造企业形象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企业解放思想 ,有利于促进以人为本 ,有利于促进企业改进服务 ,有利于促进企业强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企业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与保障,而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凝聚剂和催化剂,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0.
企业文化相对于社会文化的语境存在着独立性和依附性共存的二重性,因此,中国企业在改变自身的文化时,必须正视处于现代转型之中但仍然支配着中国人心理和行为模式的儒家文化.对待儒家文化的参照作用有两条原则,即整体性原则和二元性原则,据此可以分析儒家文化对企业文化变革的限制性和资源支持性功能.可以认为,儒家型企业文化的建构反过来将会推动儒家文化本身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1.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由于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对传统孝道文化的冲击,孝道文化出现缺失和衰落,孝道文化在农村遭遇了诸多困境。本文试图阐明农村孝道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社会功用,对当前我国农村孝道文化衰落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当代农村孝道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及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独具特色、最能体现中西文化的差别的就是"孝"。中国传统孝文化本身有其产生、发展的过程,它对维护古代中国家庭和谐、国家和谐和社会的普遍和谐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我们应批判地继承传统孝文化的精华,消除其消极影响,使其在构建当代中国和谐社会过程中,仍然发挥出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其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保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加强对他们进行传统孝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培养其自强不息、爱国主义精神和敬养老人、勤俭节约的意识以及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引导,让青少年从传统孝文化中多吸取营养。  相似文献   

14.
孝亲观念应该是随人类进入一夫一妻制婚姻家庭阶段而产生的,传说尧、舜时代,便有了孝的观念和行为。具有信史依据的孝观念、孝行为和孝文化起源于西周时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孝"的内涵由"孝死"向"孝生"转变,成为子女善事父母长辈的伦理道德规范。孔子对"孝"进行理论升华,完成了对儒家孝道理论的初始建构。历代统治阶级都很重视对孝德文化的弘扬,甚至将其制度化和深入到启蒙教育等生活的各个角落。进入近代以来,孝文化与整个传统文化的命运紧密相连。"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传统孝道的批判虽然是应该肯定的,但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对传统孝道文化不能简单对待,而必须溯其源流,辩证分析,去糟取精,实现由传统"孝道"文化向现代"孝德"文化的合理转换。  相似文献   

15.
儒家文化中孝文化是其重要成分,其内涵主要从赡养父母、尊敬父母、劝谏父母这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对当代社会的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如何让其继承、发展下去,同样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是在对中华民族传统孝文化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融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和特征。在当今农村“孝文化危机”的情况下,应当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政府主导、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学术研究、孝德教育、法律监督等方面着手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孝文化成为首当其冲的批判对象,其中不乏偏激否定。中国现代小说作家在新文化运动倡导的科学、民主等西学思想的影响下反传统却又无法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在精神层面与实际行为上常常会有两种文化力量的对立冲突,从而影响着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与价值取向,并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人格。传统孝文化既包含了亲亲之情的孝道,同时也包含了维护封建专制的孝道。文化的复杂性和作家文化选择的主体性也影响着中国现代小说作家的文化人格。  相似文献   

18.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表现之一,在封建社会的纲常伦纪中,传统孝文化由祭祀祖宗的宗教意义,发展到敬养祖亲的人伦意义,最后泛化为一切封建道德的基点和准则。传统孝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由单一到泛化的转换,从而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其统治和扭曲人性的思想武器。鲁迅解构了传统孝道泛化后的愚孝以及孝文化对女性和孩子的戕害,在解构批判的同时,提倡平等、自由、民主的人道主义思想,表现了鲁迅的非孝意识。  相似文献   

19.
孝文化的人格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孝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人格内涵。它具有策源本性的理论根基和家庭、族群与社会三位一体的表现模式;孝文化人格的建立是一个从依恋到独立的转变过程。它既是人生的目标,也是人生的实践原则。孝重视德性人格的教育,将个人价值与家庭、社群、民族和国家的目标相结合,不仅能提升个人素养,也具有相当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先秦儒家孝亲思想的特征有三:其一是孝亲方式的"养"和"敬"的二重性;其二是孝亲义务的绝对性和至上性;其三是孝亲功能的逻辑推演性。可以预见的是,旨在强调家庭伦理之"孝"的先秦儒家"孝"论,必将对传统"孝"文化的当代转换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