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福建"归真堂事件"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它的上市申请因为动物保护力量微博舆论的巨大影响而变得扑朔迷离,此事件凸显了微博在动物保护运动中的作用。以"受众需求与满足"理论为切入点,分析得出:微博传播具有低成本、高回报、草根性、公益性和公共空间性质的特点。微博已经成为我国动物保护运动的主要平台之一,它满足了动物保护组织宣传动物保护知识、加大保护动物呼声,召集义工、进行善款募捐,分享、交流、参加公益项目等活动的需要。微博动物保护开启了解决动物保护事件的新路径,有效地促进动物保护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自游客微博曝出三亚"宰客"事件后,影响不断扩大,三亚遭到了众人的口诛笔伐。尽管出现"宰客"现象和当地政府部门有脱不开的关联,但三亚政府通过网络及时同  相似文献   

3.
广东"乌坎事件"给全国各地处理群体性事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被认为具有重大标本意义。网络作为舆论的重要载体,在"乌坎事件"的舆论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乌坎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舆情的生成-集聚-热议-消亡。这个过程表现为:"刺激性信息"导致热点议题形成,信息控制导致网络舆情进入潜伏期;网民与政府意见对立,舆情持续高涨;政府转变态度积极响应,舆情达到有序;新的信息输入导致舆情达到新的有序,舆情在波动中渐趋平稳。通过对新浪微博中有关"乌坎事件"的原创微博以及国内媒体对于该事件的报道情况的分析,能理清该事件网络舆情形成、演变过程的脉落,勾勒出网络舆情由无序向有序转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4.
采用责任归因、冲突、人情趣味、后果、道德价值、权力压迫、利益等七种经典的类型框架,对新浪微博有关"李刚门"事件的主要报道与评论内容进行框架分析,研究事件发展过程中各种框架的分布与消长,在分析主推报道框架与评论框架关联性的同时考察前者基调对后者立场的影响。研究表明:"李刚门"事件中新浪微博主推报道的框架分布比较均匀,而评论框架则集中于权力压迫框架。前者基调与后者立场之间的相关性呈现出明显的框架漂移,表明微博并未引导舆论而只是呈现了舆论。  相似文献   

5.
文章剖析了瑞士作家迪伦马特在《抛锚》、《诺言》、《法官和他的刽子手》中对"偶然事件"的利用及偶然事件在小说中所造成的"蝴蝶效应"。迪伦马特着力渲染偶然小事的"蝴蝶效应",实际上是想探讨偶然性在人类生活中所起的巨大作用,特别是偶然性与人类理性的对抗。  相似文献   

6.
信息碎片化是微博、微信等"微传播"场域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信息的碎片化容易在公众中激发出刻板印象效应,造成信息的误读。通过对"罗尔事件"的网络民族志考察,还原事件主角罗尔"重男轻女"公众形象的建构过程,指出信息误读背后既有信息不足的原因,也有情绪化的非理性因素,同时也有某种基于微博、微信运营的市场理性,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微传播场域复杂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7.
微博的传播方式有别于以往任何一种传播媒介,它集便捷性、公开性、交互性等特点于一身,实现了随时随地传播信息的可能,以140个字符体现了微博用户主体的观点,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各项事务中有着自己特殊的传播方式。在网络社会的公共领域中,微博媒介发挥着"社会公器"的作用,文章旨在从传播学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公共领域"中微博用户的类型特征及行为需要,在研究微博用户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讨论微博对网络舆论的监督与引导机制,结合社会热点事件,探讨微博在现实社会的传播意义。  相似文献   

8.
《史记》叙事中的“蝴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中记载了很多有别于重大政治军事题材的小事,这些小事虽然并不直接与历史的主要情节发生联系,但在整个<史记>叙事中却是重要的环节.缺少这些看似微小的事件,不仅情节结构上会有缺陷,而且会极大影响历史意义的解释与表达.有相当一部分微小事件在<史记>叙事中会逐渐发展,最后演变成足以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这就是<史记>中的"蝴蝶效应".  相似文献   

9.
政务微博是现代网络技术与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型政府、诚信政府的有机结合。政务微博通过其先天性优势、"蝴蝶效应"和"长尾效应",对公共管理形成独特的作用机理,对社会管理创新与公共管理效能的提高意义重大。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取决于四方面的条件,即政府机构、官员在参与过程中能否充分发挥各自的角色作用,体察民情民意,实践网络问政;能否有针对性地将不同类型的政务微博应用到公共管理实践,以避免政务微博内容的形式化;开展政务微博的制度保障机制是否健全,以规避政务微博应用主体不作为等行为;能否以先进经验和方式为指导,以明晰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微博独特的传播优势和奇妙的用户体验,使之在较短的时间里成为媒体中用户活跃度高、即时性强的信息发布和传播平台。微博在一些公众事件中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并迅速转化为社会影响力,推进了公众事件的健康走向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微博是近年来网络传媒中发展非常迅速的一项网络应用。随着用户数和使用率的不断增高,微博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表达意愿、分享心情的工具,它正在向越来越多的领域渗透,发挥着比信息分享、传播与获取更多的作用。在教育领域,微博因其低门槛、易操作的特性,在学生中广受欢迎。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博课堂"的教学实践,探讨高校思想政治课"微博课堂"网络教学平台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构建高校思想政治课"微博课堂"网络互动平台,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课开辟思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原有的官方主导的威权舆论场带来革命性的颠覆,官方舆论场如何发挥主导作用,不断消弭与市场化的都市媒体舆论场以及微博等民间舆论场的缝隙,不断发挥意见领袖作为第三方力量的舆论对冲作用,不断增加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最大公约数,努力实现从"威权舆论"到"权威舆论"的转弯,形成健康向上的和谐舆论生态,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3.
微博已经成为网络热点事件发布、传播以及推动过程的重要媒介,在微博中评论的内容尤为关键,它们可以推动热点事件的发展。微博评论中的情感冲突是网络热点事件中网民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本文选取"玉林狗肉节"的微博评论作为案例,运用ROSTCM软件和文本分析法,采用"词—句—内容—策略"的研究脉络,梳理出情感冲突的内容和策略,发现了基于共识解决情感冲突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4.
以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狂欢理论为切入点解读2011年度"~体"新词语群,不难发现其所展现的对话性和全民参与的理性狂欢精神。微博平台提供了网民借"体"发挥的大舞台,"~体"新词语体现了一种风格,实现了对社会事件的记录,还展现了对现实真实生活的讽刺揶揄,由此可以反观社会,反观人心。微博作为一种网络社交平台,其舆情价值值得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微博中进行公共议题的讨论是民众观点表达的有效渠道,促进社会民主、公平、公正,体现微博作为公共平台的特质。然而,通过对热门微博的实证研究发现,微博对公共议题的讨论呈现出"分散"和"短暂"的特点:网民的注意力既被各种议题不等量地切割,又总是"喜新厌旧"且"浅尝辄止"。此外,微博对公共议题的关注集中于公权力监督等领域,具有"报忧不报喜"的倾向;同时,旁观者对公共议题的关注,放大了微博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16.
雷佳 《国际公关》2023,(20):104-106
随着微博的不断发展,政务微博对打造服务型政府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政务微博对突发事件舆情的演化也起了一定的作用。2015年8月12日晚发生的天津港特大爆炸事故是近年来影响较大的公共突发事件,本文剖析该事件舆情演化的走势,研究分析了政务微博对突发事件舆情演化产生的作用,指出该事件中政务微博存在的问题,同时运用意见领袖理论和反沉默螺旋对该事件提出了针对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平台,对其中注册并认证的18个"985"高校官方微博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考察高校官方微博的信息发布数量、关注数、粉丝数、注册天数、原创率等指标,并对这18个样本微博进行内容分析,进一步研究大学微博的时间特征和议题特征,发现微博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和普及,微博的应用为推进高等院校的科学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高校官方微博也存在总体影响力和管理能力不高,微博之间缺乏互动等的现实问题,今后应进一步强化对高校官方微博的内容管理,合理应用网络语言和分配发博时间,不断拓展网络关系,并积极培养管理团队,不断促进微博管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微博反腐作为一种扁平化的新兴草根反腐模式,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反腐浪潮,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其负面效应逐渐显露.文章从理论的角度对“微博伪反腐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回顾当前我国微博反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完善微博反腐监督机制的必要性进行论证,认为当前在我国政府部门应着力于推进微博反腐的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微博伪反腐责任人的问责机制、构建微博专栏反腐体系、完善微博反腐信息跟踪系统.  相似文献   

19.
《社区》2011,(16):8
开300万的玛莎拉蒂跑车,提十几万的爱马仕包,住亿万元大别墅……自6月21日网友发现,这个被新浪微博认证为"红十字会商会总经理"的"郭美美baby"炫富炫得难以解释后,原本一个20岁女孩的八卦信息在网友人肉搜索式的追踪与求证中,竟然演变成了一场有关慈善的公共事件,并且引发了公众对慈善的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20.
网络舆论场是新时代下形成社会共识的熔炉,而在突发事件发生之时,微博舆论场作为网络舆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扮演了事件的扩散器、意见箱及调解员角色。"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发生之后,便迅速形成了针对该事件的微博舆论场,其表现形态是以最快的速度及时传播最新讯息,并用多样化的讯息表现方式建构着各类舆论话题,表达着不同传播主体的话语诉求,宣泄着网民的集体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