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后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期,为应对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和价格水平走低,美联储开始不断释放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会通过多个渠道促进美国经济增长和扩大出口,但也会对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产生诸多负面冲击,其中美元贬值和其他主要货币升值正引发各国竞相贬值的汇率战甚至贸易保护加剧,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重大不确定性因素,后果十分严重.其对我国的负面冲击尤其巨大,需要统筹考虑,妥善应对.  相似文献   

2.
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采取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非常规货币政策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也将产生不利影响。针对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从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启动入手,通过分析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传导机制,在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的对策,以期为中国相关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美国为了应对经济紧缩,继续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会给全球经济稳定带来负面影响。美元贬值抑制中国出口,同时形成输入性通货膨胀,给中国持续的物价上涨雪上加霜;大量套利的短期资本进入给中国资本市场甚至实体经济带来冲击。因而,在阻击热钱大量涌入的同时,实施金融创新,对流入的热钱应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4.
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影响意义深刻,在对危机后经济复苏政策中,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尤为突出。文章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产生背景着手,分析美国采取该项政策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通货膨胀、资本流动、汇率、外汇储备和出口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 SVAR模型,研究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美国的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会产生不同趋势的溢出效应。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造成我国物价上涨的重要原因;对我国货币政策产生了负向的溢出效应,抵消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对我国产出水平和实际使用外资长期溢出趋向于0;长期恶化中国的贸易收支。随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实施,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和OLS回归分析方法,基于美国QE1月度数据展开实证分析,展示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下的汇率传递效应,并估算了量化宽松政策同国内物价之间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期内,国内物价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较小,汇率传递效应大幅降低。在政策层面,以稳定物价为目标的货币政策能够大幅度隔绝汇率冲击。  相似文献   

7.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日本、欧元区三大经济体同时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并取得一定效果。虽然,三大经济体都是在基准利率接近零利率的条件下,采取购买国债、企业债券等公开市场操作,但在融资方式、融资工具、政策影响程度、资产负债表变化、政策期限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经验和教训可为中国宏观调控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美联储于2010年11月4日宣布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2),这对新兴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巨大的冲击。QE2通过国际利差、美国国债回购、跨国企业FDI等渠道迫使人民币升值,同时过剩的流动性会对我国资产价格产生较大的外部压力。特别需要指出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行业低利润现象会推高资产价格并放大人民币升值产生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9.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政策效果与潜在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能够缓解金融危机冲击以及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但是如果此项政策运用不恰当,则会带来一些风险。从分析量化宽松政策的相关理论基础入手;结合美国和日本的情况分析量化宽松政策效果:短期内稳定金融体系、降低利率刺激投资、抑制通货紧缩、提升经济景气预期,但这些效果能否很好发挥受到资金能否流向实体经济、货币向境外漏出情况和实体经济能否如期复苏等条件制约;分析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带来的风险:通货膨胀、资产泡沫、汇率贬值和资产价格波动等;进而以得出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基于零利率下限存在的假设,当经济下行期时各国政府出台纷纷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如采取美国的量化宽松措施,以期刺激经济。同时基于零利率下限存在的条件,作为宽松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前瞻指引越来越受到重视,以期提高货币政策效率。当零利率下限不存在时假设它是存在的,或者存在时假设它不存在,就不能正确描述期限结构模型,据此得到的利率期限结构发展趋势是不合理的,这将会导致政府监管政策和企业风险管理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由于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双轨制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利率传导具有市场化利率渠道和管制利率渠道两条途径。将2007年央行正式推出Shibor作为分界点,把利率市场化进程划分为利率市场化初期和深化期两个阶段,运用VAR模型,分别对两阶段中的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出各渠道传导的有效性及其在两阶段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管制利率渠道有效性强于市场化利率渠道;从对物价的影响上看,利率渠道较信贷渠道发挥着更重要作用;深化期较初期管制利率渠道有效性明显增强,市场化利率渠道有效性有所提高,信贷渠道有效性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2.
运用向量自回归(VAR)分析方法对我国股票市场股价指数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股价指数对市场利率及货币供应量M0、M1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而我国的货币政策对股价指数的影响则十分有限。目前我国还不具备运用货币政策来调整股价的能力,但可以培育运用货币政策影响股价的能力,并密切关注股票市场波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数量性效应进行简单分析,并使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对1984-2001年间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收入波动的关系进行考察后,研究发现我国货币政策的数量性效应总体是明显的.在长期内我国各经济主体对货币供给有较强的制约能力,货币供给受各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影响较大.这就导致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控制的难度加大,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被削弱.  相似文献   

14.
基于VAR模型的Shibor渠道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金融市场的实际数据,在短期Shibor更具有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功能的假定基础上,通过建模实证Shibor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之间,以Shibor为中介传导货币政策信号的能力。同时,文章利用VAR模型,将Shibor与商业银行业务进行了联合估计,表明Shibor与商业银行业务的利率定价具有传导关系;并量化测量这些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不仅对经济的总量波动产生影响,同时在异质性区域间产生差别的作用效果.基于新古典投资理论,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对货币政策作用于区域投资的长期效果和短期效果进行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各区域投资对货币政策冲击的长期敏感程度和短期中不同时点的反应程度均存在显著的差异.研究结果为统一的货币政策框架下实施区域差别化的策略提供了经验支持,也为运用货币政策解决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问题提供了理论和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步入40年,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中国与全球经济的联系也越发密切。尤其在近年美国持续性加息的国际经济大环境下,中国受到来自美国等主要国际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也越发强烈。通过构建基于符号约束的SVAR模型,克服传统VAR模型和基于递归假设的SVAR模型可能存在的混合识别、约束条件过强、价格之谜和变量排序等问题,就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2001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来自美国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会导致中国实际GDP下降、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和总出口先降后升,以及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从贸易渠道、汇率渠道和金融渠道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在当前和未来可预见的美国持续性加息期内,中国宏观经济可能面临的冲击以及中国可采取的应对措施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均衡信贷配给理论及影子银行体系,理论分析二元结构信贷配给下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机理。选取我国2007—2015年的月度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影子银行业务的流动性供给对商业银行主导的信贷配给有不同程度的弱化;扩张性货币政策下影子银行体系对经济有正效应,对扩张性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起到正向促进作用;紧缩性货币政策下影子银行体系对经济的正向刺激作用显著,抑制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相比较于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下影子银行体系对经济贡献度更高,对紧缩性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冲击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从理论上看,整体的经济环境、通货膨胀水平、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以及资本市场变量等宏观经济变量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有着不同方向和程度的影响。运用向量自回归、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民生产总值、M2与财务困境风险程度负相关,实际利率水平与财务困境风险正相关,而通货膨胀水平、汇率与资本市场变量对财务困境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产出及物价水平有一定的冲击,但相比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该冲击并不显著;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主要是通过贸易渠道发生作用,说明中国的经济对贸易依存度仍然较高。因此,要使中国的货币政策独立于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转换经济的增长点,将扩大内需作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0.
基于相关理论初步筛选出辽宁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1990—2013年的数据,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GDP对出口影响最大,人力资本的影响存在滞后作用,FDI以及科技投入与出口呈负相关关系。四大影响因素中只有科技投入与辽宁省进口贸易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