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学者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学者化”问题已取得大多数人的共识,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仍存 在一定争论。本文就“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学者化”的内涵以及建立高校文科学报编辑 学者化的引导机制等两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刘雪立和何明星所持的关于“编辑学者化”内涵的观点提出商榷。编辑工作与作为学者的研究工作是相辅相成的 ;编辑匠的上一境界应该是编辑家而不是编辑学家。编辑学研究与专业科学研究并不矛盾。“编辑是一门科学”、“编辑学的研究起步不久 ,需要大力提倡”并不能成为要求编辑都成为编辑学家的理由。将编辑学者化的内涵界定为编辑学者是偏颇的。编辑学者化的内涵应为专业学者和编辑学者的有机结合 ;如果选择其一的话 ,就首选专业学者 ,其次选编辑学者  相似文献   

3.
“编辑学者化”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比较编辑工作与学者工作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对“编辑学者化”的内涵提出了不同于时下大多数人的见解,认为“编辑学者化”不是要编辑成为他所负责的专业的学者、专家,而是要使编辑成为在编辑学这一学科领域的学者;对“编辑学者化”的内涵的正确认识,不仅可以提高编辑的职业素养,而且可以使编辑学的研究进入一个新天地  相似文献   

4.
一、学者与编辑编辑学者化是目前编辑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争论的热点首先是编辑是否应实现学者化,目前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基本上都趋于赞同的观点;其次,笔者以为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有两个误区。第一,我们应当承认编辑学家也是学者,把编辑学家排斥在学者之外是不对的,也...  相似文献   

5.
“编辑非学者”意识的蔓延及其对学术编辑环境的危害张苌“编辑学者化”似乎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了,但好像一直也未能形成一致的意见。近年来,杨焕章先生多次提出并强调了学报编辑学者化问题,使“编辑学者化”的讨论再次升温,并在学报编辑界成为热点。“编辑学者化”的...  相似文献   

6.
“编辑学者化”的本质特征到底是什么,学报界讨论了十余年,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却把业内外人士的思想搞得一片混乱。这项活动对年轻编辑的成长产生了误导效应,对编辑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产生了负面影响。事实表明:“编辑学者化”的提法值得商榷,“编辑学者化”活动应该终止。以编辑学研究成果和编辑工作实绩作为考评和晋升学报编辑的唯一依据,是促使学报编辑提高自身编辑业务水平的最佳策动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报的质量和学报编辑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7.
学报是学术刊物。学报编辑是学术编辑,既是编辑又是学术工作者。为了提高学报质量,学报编辑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走学者化的道路。学报编辑学者化的道路是艰难的,但也是宽广的。“学报编辑学者化”的口号应当坚持  相似文献   

8.
“编辑学者化”是由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职能决定的,学术期刊编辑要有良好的鉴赏能力,实现编辑、作者的双向交流,“杂”为基础,“专”为特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编辑学者化”的实现,既是编辑学术修养养成的过程,也是学术期刊质量提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学报编辑学者化应该被理解为学报编辑不断自身完善的一个过程和努力方向,学报编辑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走杂家型、专家型或编辑学家型的学者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学者与编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编辑学是一门学问 ,非编辑学领域的学者不能取代编辑学学者。因为编辑学是与其它科学并存的一门现代科学 ,编辑工作者必须具备特殊学问 ,需要对较多领域的论文进行组织、发掘、审定、加工处理等。非编辑学领域的学者虽然对某领域有较高深的造诣 ,但他们对非本行的文稿也同样不能从学术上进行审定。所以 ,学术期刊需要的是编辑学学者 ,“编辑学者化”活动应该提倡编辑成为编辑学领域的学者 ,这样才能使我国期刊编辑事业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报学术质量与学报青年编辑学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学术编辑 ,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应该努力培养学者所具有的主体意识与能力。学报青年编辑学者化培养一定的学术涵养 ,有助于促进高校学报学术质量的提高。编辑理论与编辑工作既有统一性亦有分离性 ,而且学术研究亦不排斥多学科研究的可能 ,学报青年编辑学者化应首先培养某一学科专业的学术涵养并兼及编辑学涵养 ,这与做编辑“杂家”并不相同。学报青年编辑学者化的实现需要编辑之于学术研究付诸更大的努力 ,同时在青年编辑的进修、科研等方面应力求制度化。  相似文献   

12.
论“编辑学者化”口号的思想基础、意义及实现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学者化”是一个实践的理论命题。编辑工作者以为工作自身不足以体现编辑主体的个人价值,企图寻找一条证实自我文化品格的新出路。这种建立在编辑心态不平衡上的理论主张,只有在编辑科学的理论观照下,才能消除情绪色彩,构成编辑个人的行为科学。“编辑”的学者化,不能离开编辑性质和职能要求,抽象地谈论学者化。“化”的目的,应落实为学者型编辑家。  相似文献   

13.
著名作家王蒙曾热忱希望更多的作家成为“学者型作家”之后,天津老编辑林辰提出了“编辑学者化”问题,由此引起文艺界、编辑界的争辩诘难,其说可异。我认为作家学者化涵义广泛,尽可商榷,编辑的范围也很广,包括文艺期刊编辑与学术期刊编辑,前者可以不当作家,后者可一定得力求当学者,学报乃学术刊物,学报编辑学者化理所当然,势在必行。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略陈浅见,以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4.
编辑“学者化”是对编辑的素养要求,而不是一种身份和名誉;编辑“学者化”对编辑的要求,既可以是编辑学家,也可以是其他专门学者,更应该是编辑家(杂家);编辑学研究在于提高编辑主体素质和刊物编辑出版的质量等,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相似文献   

15.
编辑队伍在自身建设上走学者化道路是正确的.并具有普遍意义。其根本在于不论做什么刊物的编辑都不能停留在掌握一般编辑工作基础知识的水平上,而是必须对编辑学进行系统地学习和研究,不断探讨编辑规律,以便指导编辑实践,不断适应出版业发展的需要。编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是:既不是对立的,也不能相互取代。精通编辑学与旁通其他学科是有主次之分的,二者是对立中的统一,统一中的对立,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做好编辑工作。编辑走学者化道路永远处于动态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6.
学报编辑学者化的途径及其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编辑学者化,编辑既要有术业有专攻的学者水平,又要具备与宏观把握相关、相近学科动态的博学素养;实现专与博的结合;学者化是自觉的,具体表现在创新意识、大胆的学术探索精神、积极主动的自我完善观等几方面。学报编辑的学者化标准可归纳为下列几点:必须通过个人的论著反映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应尽可能地深人到教学实践中去,通过教学发现问题,并且不断丰富自已的素养;必须推动编辑部成员的学者化,通过自己的学识去影响周围的人。  相似文献   

17.
从科技(学术)编辑的工作流程来看,不存在“编辑学者化”问题。科技(学术)编辑应当首先成为合格的、优秀的编辑,可以成为研究编辑学的学者,可以成为自己所编辑的某一专业学科领域的学者,但不必一定要成为自己所编辑专业学科领域的学者。  相似文献   

18.
也论“编辑学者化”命题的内涵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编辑应该成为“学者型编辑”。学者型编辑首先应该是所负责专业学科的行家,同时也应该是编辑科学方面的行家。“编辑学者化”有利于编辑事业的发展,是编辑理论的需要,更是学报编辑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浅谈学报编辑学者化的途径李瑞萍(首都经贸大学学报)杨焕章教授的文章和讲话中多次强调学报编辑学者化问题的紧迫性,他建议停止争论,赶快行动,深深地打动和震撼了我们青年编辑的心灵。是的,我们确已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去争论学报编辑要不要学者化了,而是必须尽快使...  相似文献   

20.
编辑学者化的提法在编辑界颇为流行,一般是指编辑人员在编辑学之外某一学科领域成为专家学者,这种学者化我们称之为“外化”。本文论述了这种“外化”现象的背景及成困,以及“外化”观点的缺陷,进而指出,解决当前编辑界存在的种种问题及困惑,应提倡从“外化”到“内化”,提高编辑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