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阿拔斯朝的第二任哈里发曼苏尔于回历145年(公元762年)建立了巴格达城。二十五年后,巴格达城达到鼎盛时期。许多国家的学者、商人云集巴格达,当时的巴格达有“世界文化都会”之称。在那众多的学者中,有一位名叫凯克的印度天文学家兼数学家,他随身带来了一部研究天文的书,书中运用了1、2、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现代艺术的大观园中,阿拉伯国家的作品出现较迟.其原因,众说不一.大多归咎于阿拉伯文化落后.这种说法失之偏颇,至少是持这种观点的人对阿拉伯文化艺术的历史和传统缺乏了解,也忽视了殖民政策给阿拉伯文化艺术的发展和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带来的影响. 早在十三世纪,当时阿拉伯文化的首府——巴格达就有一所绘画学校.它曾经是阿拉伯传统绘画、装饰艺术的摇篮.杰出的艺术家叶海亚·本·马哈茂德·瓦斯特是该校的创始人之一,他在美学上有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在介绍巴格达的团城之前,先应简述一下公元762年(回历145年)阿拔斯朝第二任哈里发曼苏尔(公元714—775年)建都巴格达的经过。阿拔斯朝的旧都原在库法,曼苏尔之弃旧都建新都,首先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库法历来是什叶派的活动中心,他们对非阿里后裔的哈里发政权始终持敌对态度。曼苏尔在权衡了各种利弊因素后,认为:为了确保阿拔斯人政权的巩固,从长计议,弃都库法为上策;其次,出于自然条件的考虑,因库法城座落在西部沙漠的边缘,经常遭受沙尘的侵袭。在为新都选址的问题上,曼苏尔十分谨慎。他派出了大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我因工作需要踏上了伊拉克这块神奇的土地,并有幸访问了巴格达、巴士拉、摩苏尔等城市,饱览了奇异的阿拉伯风光与美丽的大自然景色。 首都巴格达是阿拉伯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虽曾遭受战争创伤,但如今依然焕发着青春的光彩。作为《一千零一夜》故事的故乡,灿烂的阿拉伯古代文明仍像一方飞毯飞旋在这座“天赐”的都城上空,让人处处感到阿拉伯古代文明的存在及其永不衰竭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在《一千零一夜》这部引人入胜的故事里,描写了一座阿拉伯鼎盛时期的名城——八达城,它就是今天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这座建于公元762年的城市,曾是阿拔斯王朝的京城,城里多名胜古迹。有的清真寺,寺顶和尖塔上镶嵌着黄金和宝石。既显得宏伟,又富有艺术风味。  相似文献   

6.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在阿拉伯历史上享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历代史学家们对这一名词的由来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几种: 1.认为“巴格达”一词源于波斯语,是由“巴格”和“达”这二个字组成。“巴格”在波斯语中意思是花园和果木  相似文献   

7.
阿拉伯民族是一个崇尚马、敬慕骑士的民族.阿拉伯马有着悠久的历史,无论是在荒无人烟的沙漠古战场,还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今天,马在阿拉伯社会生活中一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阿拉伯世界,骏马、骑术是部落和个人荣耀的象征,是力量和希望的源泉.这种观念至今仍影响着阿拉伯人.难怪在几乎家家都有汽车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人们还能在繁华的大街上看到老头或小孩骑着马,随着车流,悠悠而行.  相似文献   

8.
马德伟 《老年人》2006,(9):24-25
黄继光的雕像,耸立在辽宁省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内。关于雕制这位特级战斗英雄塑像的故事,鲜为人知。日前,笔者采访了76岁的郭振和教授。郭老曾在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当年,就是他,在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以黄继光的弟弟黄继恕为模特儿,历时两个多月,完成了为黄继光塑像的光荣任务。1955年,郭振和已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并留校任教。一天,他接到学院党委指派的一项特殊任务——为黄继光塑像。原来,辽宁省丹东市要建一座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希望将抗美援朝特级战斗英雄的光辉形象雕成塑像陈列在馆内。沈阳军区便将为特级战斗英…  相似文献   

9.
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座落在卡辛山旁,依山傍水,风光秀丽,人口近百万。大马士革是世界著名的古城,至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早在公元661年,阿拉伯倭马亚朝在此定都,以后隶属于阿拔斯朝和奥斯曼帝国。几经兴衰,历经沧桑,然而人马士革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诸多古迹中,最有名的要算倭马亚清真寺,它有1200多年的历史,寺内有圣约翰的坟墓和洗礼汲水用的一口井。礼拜大厅宽40多米,长140米,  相似文献   

10.
当年,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塑像是如何产生的?黄继光塑像是出自何人之手?日前,记者采访了今年已76岁的郭振和教授,郭老曾在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当年在任何资料都没有的情况下,他对照着黄继光的弟弟黄继恕历时两个多月,完成了黄继光的雕像任务,并成为以后各种媒体刊登黄继光形象的范本。当记者问及郭老雕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的经过,郭老才打开这段尘封了60多年的往事……  相似文献   

11.
公元1198年,阿拉伯哲学集大成者伊本·路西德(阿威罗伊)逝世后,中世纪曾经十分活跃的阿拉伯哲学和其他学术活动,进入低潮阶段。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拔斯朝灭亡。1492年,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据守的最后一个大城市格拉纳达,被西班牙人攻陷,阿拉伯人最终被驱逐出西班牙。阿拔斯哈里发帝国的覆灭和阿拉伯穆斯林势力在欧洲的衰退,多民族的、统一的阿拉伯文化受到严重的破坏。1258~1798年,阿拉伯历史上称为“衰落时期”。  相似文献   

12.
像其他古老的民族一样,阿拉伯人自古就有小说艺术,不过,早期的小说似应称为故事更确切。伊斯兰教兴起之前,半岛居民赋予小说崇高地位,阿拉伯古籍《诗集》、《艾玛利》、《璎珞珠玑》等记载了大量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古兰经》提到,伊斯兰教兴起前有很多关于先知的故事在阿拉伯人中流传,如优素福、素赖曼、穆萨、尔撒和鲁脱等。这些故事虽无文字记录,但它们的存在不容置疑。那时的阿拉伯人不仅重视故事,而且还善于讲故事。  相似文献   

13.
7世纪,随着伊斯兰教的兴起与阿拉伯人的向外扩张,阿拉伯天文学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大马士革、巴格达、开罗和西阿拉伯几个中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人民之间的交往很早,远在伊斯兰教兴起前,中阿之间就已有了联系.两千年以前,阿拉伯半岛就为中国人民所了解,被称为“条支”“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两通道的开辟,使中阿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阿拔斯王朝的第二代哈里发曼苏尔决定在巴格达建立新都时曾说:“这里有底格里斯河,可以把我们和遥远的中国联系起来.”因此到了唐代,中阿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公元七世纪初,伴随着“穆罕默德的宗教革命”,阿拉伯半岛在政治上统一了,建立起强大的哈里发国家.此时的东亚出现了强  相似文献   

15.
耶路撒冷是中东地区的一座古城,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这里有许多名胜古迹和神奇的传说,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教的圣地. 耶路撒冷所在地最早叫做“耶布斯”.后来,阿拉伯部族的迦南人在这里兴建城市,取名“尤罗萨利姆”,意思是“和平之城”,汉语译为耶路撒冷.阿拉伯人把耶路撒冷叫做“古德斯”,意为“圣城”. 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中部,海拔高约800米,面积108平方公里,由旧城和新城两部分组成.旧城有古老的城墙围绕,城墙高  相似文献   

16.
阿拉伯书法堪称世界书法艺术殿堂中的瑰宝.它是阿拉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凝聚着历代书法家的心血.本文要介绍的是阿拔斯朝时期三位书法艺术的先驱. 伊本·穆吉拉,伊历272年生于巴格达,是阿拉伯书法艺术的奠基人.他把阿拉伯字母书写成几何形状,率先把点符应用于阿拉伯书法艺术,并制定出一套规则,创造  相似文献   

17.
为了繁荣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教科文组织于今年2月27日到3月1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举行会议,就编辑、出版《阿拉伯百科全书》的机构、要求、规模、人员及经费等进行了讨论,并拟定了初步计划。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艺术所包括的内容很广,伊斯兰建筑艺术则堪称伊斯兰艺术的典范,而清真寺则又是伊斯兰建筑艺术的精品,历史上穆斯林将其当作法庭、宗教裁判所、学校、议政的官府和驻兵囤粮的军营。伊斯兰征服时期,穆斯林军队每到一处,首先建造的就是清真寺。 清真寺外形犹如阿拉伯文的“真主”,由礼拜大殿、庭院、宣礼塔、米哈拉卜、讲坛等组成。礼拜堂是礼拜祈祷的殿堂,  相似文献   

19.
在伊斯兰历史上,释奴问题是值得考察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阿拉伯-伊斯兰历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种族上说,释奴既有白种人,也有黑种人和黄种人。从宗教上说,释奴改宗前既有犹太教徒,基督教徒,也有祆教徒和佛教徒等,宗教背景相当复杂。释奴和阿拉伯人的斗争结果是,释奴最终执掌了政权,改变了命运,但同时也接受了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释奴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贡献是全方位的,涵盖了文学、历史、宗教、语言、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他们既是阿拉伯社会中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是阿拉伯一伊斯兰文明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历史的回顾;二、阿拉伯语对汉语及中国穆斯林语言的影响。一、历史的回顾阿拉伯语在我国的历史,是与我国和阿拉伯国家友好交往的历史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离不开语言这一交际工具。据《汉书·张骞传》记载,早在二千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