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紧跟时代步伐并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发展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通过通俗化、具体化、大众化的方式教育群众、武装群众、掌握群众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有机统一,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的实践观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最基本的观点之一,它主要是指毛泽东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对实践概念及其相关问题的诸种思想认识。它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经验的最高概括,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理论思想。一句话,毛泽东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中国化"。因此,认真研究和领会毛泽东实践观的伟大贡献及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作用,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内涵,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具有十…  相似文献   

3.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基本“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创和拓展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其基本特色表现在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路 ;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共同富裕这两条根本原则 ;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改革与开放相结合 ;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了新契机,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了新动力;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辩证关系看,当前,需要推进两者的统一.为此,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以改革和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指引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指引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指引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伟大理论创新的历史深刻启示我们,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两个结合”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应始终胸怀天下,强化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在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守正与创新的统一、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统一过程中,自信自立把握和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由此才能在两种主义、两种制度的历史演进与竞争中赢得社会主义光明的未来与前途。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时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中,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应有之义,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有着直接的同一性。在新的历史时期,以新的视野、新的角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化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甲: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并指出:“党的基本路线要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搞得更好更快,国家要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关键在于我们党,在于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党的十四大以后,有人在谈到十四大的影响时指出:“如同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后的一百多年里,没有停止过它的发展,今天面临着向前发展的更加广阔的道路,这个发展动力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火热的斗争实践。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迅猛发展,各个领域的改革正在深入进行,经济基础处在一场深刻的变革之中。在这种  相似文献   

9.
认识论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王才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实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最强大的思想武器。因此,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认识...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扎根于当代中国土壤的马克思主义。这个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党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实事求是地提出了关于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进行改革和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正在指导着我们重新认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它为中国共产党开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给予了方向指引:中国共产党基于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提出“四个现代化”;基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探索“中国式的现代化”;基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阐发“中国式现代化”。它为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提供了理论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关于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蕴含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价值追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原则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任务要求。它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道路明确了方法路径:要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凝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磅礴伟力;要发扬伟大斗争精神,以担当实干稳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时期,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既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  相似文献   

14.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分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探索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含义、原则和内容,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点的探讨鲍金林,王连城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最新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错。我们学习这一理论,不仅要把握它丰富而深刻的内容,还要了...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社会历史观,将其运用于实践,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引中国走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运用邓小平理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理论体系,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凝结,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18.
<正> 十五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并告诫全党: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定要坚持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为中心,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亿万群众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百余年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表明 :中国不可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走向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历史的抉择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必须以中国国情研究为基础 ,从中国社会实际出发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创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在改革开放中创立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难题的两次回应 ;面向 2 1世纪 ,中国共产党必须进一步拓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 ,进一步把握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大趋势 ,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作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治理体系的重要政治架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与人民的选择,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党的领导和发扬民主相统一、协商民主与集中高效相统一、互相监督与团结和谐相统一的特色和优势。分析和研究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历程、理论基础和实践效果,认识和把握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对新时代加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