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绣、湘绣、蜀绣、粤绣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绣,苏绣具有“精、细、雅、洁”的独特风格,以精妙绝伦的绣工、活泼多变的针法、丰富多彩的形象著称。苏州号称拥有10万名绣女,其中刺绣技艺出色的3万名绣女集中在太湖之滨的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东渚镇、通安镇一带。刺绣早已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刺绣被称为“做生活”,“闺阁家家架绣绷,妇姑人人习针巧”,是这一带农家的真实写照。我走进绣女们多彩的内心世界,记录下她们痴情于苏绣艺术、不懈跋涉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2.
苏州刺绣     
苏州刺绣简称苏绣,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与湘绣、蜀绣、粤绣并称中国四大名绣。苏绣至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匕用于服饰到宋代,苏绣趋于成熟阶段,生产已具相当规模,机房林立,品种繁多,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及至明清,苏绣发展步人全盛时期,形成了独有的风格,以“精、细、雅、洁”著称。清代官中享用的刺绣品,几乎全出于苏州,苏州因此被誉为“绣市”。清末民初,苏绣艺术大师沈云芝创新了“仿真绣”,把刺绣技艺提高到了一个崭新水平。慈僖70寿辰时,沈云芝所绣的8幅祝寿作品深得慈禧青睐,放手书“寿…  相似文献   

3.
她,作为新中国首位出国表演刺绣的艺人,致力于苏绣艺术在国际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她,参与、指导了众多珍贵文物的复制,抢救了久已失传的工艺;她,曾担任苏州刺绣研究所所长、创办中国苏绣艺术博物馆;她,就是在苏绣史上值得浓墨重彩的顾文霞,为苏绣艺术这颗东方艺术明珠增光添彩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衣着朴素的徐业炯、顾文霞夫妇,在简朴、整洁的家中,向我们缓缓述说尘封的往事。不平凡的人生故事,跃动着顾文霞对苏绣艺术执着追求、弘扬光大的拳拳之心。  相似文献   

4.
沈寿绣举隅     
沈寿(1874——1921年)原名云芝,字雪君,江苏吴县人,是近代杰出的刺绣艺术家、教育家。她一生从事刺绣技艺研究与刺绣艺术教育工作,对苏绣以至对我国刺绣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她一生创作了不少刺绣作品,除流失到国外的,国内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南通博物馆都有收藏,作为一级文物加以保管。遗憾的是她后期的代表作,特别是她的成名之作,如《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耶苏像》、等,都作为礼展品和商品流出海外,对我们全面研究她的技艺特色和演变过程,增加了困难。本文仅就苏州博物馆藏的六幅沈寿绣,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郝浪 《百姓生活》2014,(1):46-47
昔日绣娘,如今成了创业明星 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已有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自古拥有苏绣之乡之称的江苏苏州镇湖,是苏绣的发源地。镇湖刺绣的兴起,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盛产蚕桑有关。镇湖地处太湖一隅,交通不便,农闲时,心灵手巧的镇湖女人纷纷拿起银针、丝线,刺花修被,贴补家用。镇湖刺绣来自民间,源于生活,历史上的镇湖刺绣,大都以日用绣品为主。  相似文献   

6.
当历史已然远去,该用怎样的笔法来呈现自己心中的历史和人物?宋徽宗时张择端曾用名画《清明上河图》对生活的现场进行细致描绘,历史、市井、人物志、故事在这幅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的画卷上徐徐展开,使之成为用中国古典美术技法对历史进行呈现的一个杰出的艺术典范。  相似文献   

7.
王维的"雪中芭蕉图",作为一帧很受推崇的名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现代的某些艺术论著,也都经常提到这幅作品.根据史料的记载,这幅画在宋明之间还存在.宋人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中,记云:余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赵殿成《王右丞集注》卷末引明代陈眉公《眉公秘笈》,又云:王维《雪蕉》,曾在清閟阁,杨廉夫题以短歌.  相似文献   

8.
正人物名片孟永国,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温州大学温州市发绣研究所所长,温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温州发绣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刺绣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获得者,代表作品有《邓小平》《爱因斯坦》《丝语廊桥》等。其作品有的被作为国家或地方政府礼品馈赠外宾,有的被博物馆收藏。  相似文献   

9.
被称为"中国刺绣活化石"的水族马尾绣,具有古色古香而又华美精致、经久耐用且具有较强的浮雕感的视觉特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马尾绣只凭心灵手巧的水族妇女通过原始而古老传统的方式代代相传与发展着。现今,电脑绘图、刺绣等高科技在刺绣中的应用,新材料的出现,使马尾绣刺绣技艺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不断推陈出新,时代特色刺绣品的出现同时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马尾绣作为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其艺术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但必须要解决新技术、新材料使马尾绣的民间艺人减弱原始创作的天然进取性、马尾绣艺术品易失去纯朴、雅致的特点等问题,使马尾绣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能够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0.
发绣是苏绣中别具一格的绣品,它以发代线,利用其本身黑、白、灰、黄、棕等自然的色体的色泽和细、柔、光、滑的特性,运用滚针、缠针、接针、切针等不同针法刺绣作品,图像生动、活泼、雅致,针迹细密,对比鲜明。东台发绣用材奇妙,工艺精湛,古朴典雅,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具有浓郁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1.
周丽 《老友》2015,(4):47
中国的传统刺绣工艺品当中,常常将产于湖南省的“湘绣”,四川省的“蜀绣”,广东省的“粤绣”和江苏省的“苏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一、湘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湘绣,向来以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品类繁多而闻名海内外。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湘绣制品,是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一件丝织品,它所使用的针法与现代湘绣所差无几,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湘绣工艺就已经产生了。此后经过漫  相似文献   

12.
杨守玉女士既有深厚的传统刺绣功底,又有绘画基础,她也在思考着刺绣改革。吕先生的点拨,使心有灵犀的杨守玉茅塞顿开,她接过先生手中的针,经过数年的潜心研究,使乱针绣技法形成了完整的体系。1930年,她的乱针绣作品《儿童》、《少女》、《美女与鹅》等在正则女校展出。画面上看似紊乱,全无传统刺绣的工细,但真  相似文献   

13.
苏绣与我     
为什么用了苏绣与我,原因很简单,在我的心里,她像是与我密不可分的朋友,清雅、简约、精细、缜密是她的特点。当我踏进锦绣缘的大门,就注定了我与苏绣的不解之缘,想起第一次与她的邂逅,我就深深的被她吸引。因为在上女子学校时曾像模像样的绣过像手绢、帕子之类的东西,也便以为自己就可以随心所欲的驾驭她了,直到那幅《待嫁新娘》拿到手里时,才发现自己的无知是那么的可爱,于是便开始了我与苏绣的亲密接触。苏绣源于苏州,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当你以为手里带着美丽图案的绸锻已是成品时,那就完全的错误了,那只是一幅有着极好色彩搭配的底图,像《醉八仙》,《清明上河图》《金陵十二钗》都是这样一种感觉。拿着一枚比平常的针要短一半的绣花针穿过破成十六丝或八丝的各色丝线,左手在上,右手在下,运用直针、斜针、长短针去完成底图中新娘的每一根头发丝,每一片小树叶,才感觉到要达到一个图案的完美,需要时间,经验还有更多……好长时间没有胆量再踏入锦绣缘的大门,也许只有当我心态平和的如没有一丝荡漾的清湖,我才能去将完整的自己投入到她的怀抱里,那种心性的完全统一让我曾有过不寒而栗的感觉,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害怕自己无法进入她的世界,但一想起那幅还没有完成的《待嫁新娘》我又再督促自己,不要有惰性,任何的事情都自有它的规律。我曾想: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明清以后,各地生产的刺绣品,逐渐形成不同的风格,以其独特的面貌著称于世。此时刺绣工艺已发展成熟形成了苏、湘、粤、蜀四大著名地方绣种派别,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巴渝民间刺绣是优美纯朴的乡土刺绣艺术的代表,巴渝民间刺绣艺术民俗特征突出的表现在:一、刺绣存在表现的方式上——是伴随着生活实用而存在的,刺绣制作主要是在服装、被面、床单、帐幔、枕套、鞋帽、背娃带、背包等之上;二、刺绣图形纹样造型上——有明显的环境地域性、寓意体现出纯净的乡土平民性、象征中的世俗生活理想性、造型风格的自然真实性、布局结构的雅俗共谐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多。例如:刺绣、戏曲、古代建筑……中国有精美的刺绣,中国的刺绣分为湘绣和苏绣。先讲湘绣吧!湖南的湘绣很有名,在益阳湘绣店里有许多精美的作品。有的绣着可爱的小猫,有的绣着年轻的姑娘,还有的绣着撑开的大伞、一面面五颜六色的彩旗……江苏的苏绣也很有名哦!那店铺里也有让人入迷的苏绣。比如:一块块美丽的彩石、一片片翠绿的叶子……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历史悠久的古代建筑。其中的赵州桥很有名气。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  相似文献   

16.
佚名 《今日南国》2010,(15):47-49
2004年5月5日,在伦敦举行的苏富比拍卖会上,毕加索粉红时期的代表作《手拿烟斗的男孩》以1.04亿美金的天价成交,而在这幅天价名画背后却隐藏着一段凄美无比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与作文》2010,(5):49-50
2003年8月31日,俄罗斯《真理报》刊登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圣彼得堡遗产博物馆于目前撤下了该馆的镇馆之宝——历史名画《春天里的耶稣》。因为这幅油画是历史名画,也是一位神秘杀手,它让一个个生命倒在了它的手下……  相似文献   

18.
北宋时,有一天在京城街头,一人手执画卷,高声叫卖:"珍藏名贵古画《百马图》,识货者请莫错过良机!"行人一听是《百马图》这幅名画,立刻围拢过来,只见画面上群马嬉戏,踢腿昂首,千姿百态,无不栩栩如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一匹红鬃烈马,它圆睁着双  相似文献   

19.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热潮奔涌的日子里,曾有一支团队从太湖之滨的姑苏古城出发,日夜兼程护送苏绣珍品《毛泽东在庐山》赶赴伟人故里——湖南韶山。这幅绣像诞生及护送过程中的感人故事,使人久久不能忘怀。  相似文献   

20.
记住这一天     
《阅读与作文》2010,(7):24-24
《五牛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京故宫博物馆珍藏品。麻纸本,纵28.8厘米,横139.8厘米,无款印。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宰相韩混。韩混(723—787)[唐]字太冲,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少师休之子。那时,韩干以画马著称,韩混以画牛著称,后人称为“牛马二韩”。这幅《五牛图》是韩混最为传神的一幅。5头健硕的老黄牛,在这位当朝宰相笔下被“人格化”了,传达出注重实际、任劳任怨的精神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