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14年12月5日下午3时,“汉风墨韵——徐州美术的历史与今天暨‘彭城画派’作品展”在上海中华艺术宫隆薅开幕。展览由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李可染艺术基金会、中华艺术宫、北京彭城两汉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办,中其徐州市委宣传部、徐州市文广新局、徐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徐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徐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徐州彭城画派研究会、徐州市政府驻上海联络处承办。  相似文献   

2.
张爱军(徐州市政协副主席,彭城画派研究会会长)彭城画派研究会的成立,是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文化建设决策的创新实践,也是实施"舞动汉风"工程建设文化强市的重大举措。更是顺应徐州人民热切推动徐州书画建设的迫切要求。彭城画派作为一个艺术创作的群体,是徐州及书画艺术家在传承香火,启蒙后学,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后记     
带着一年多的辛勤汗水,带着徐州书画家的集体智慧,《李可染暨"彭城画派"书画作品展》像一朵沾着春天晨露的花蕾,就要含苞怒放了。此刻,我们充满了欣喜与忐忑。欣喜,是因为这是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直接关心支持下,第一次将李可染艺术节办到了省城南京(后来由于节庆活动的压缩,不再叫艺术节,但弘扬李可染精神的实质未变);第一次组织全国范围的美术理论家就徐州美术与中国美术史及近百年来徐州强势书画群体现象进行研讨,并取得了富有成效的学术进展;第一次在全国范围组织徐州籍著名书  相似文献   

4.
8月8日上午,彭城画派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开元宾馆举行。市领导曹新平、刘忠达、冯其谱、李燕、张爱军,省文化厅副厅长、省美术馆名誉馆长高云,张立辰、喻继高等5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出席这次活动。书画艺术家邹佩珠、程大利、尉天池发来贺电。市委书记曹新平在讲话中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繁荣徐州书画艺术作为建设文化强市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舞动汉风"工程,精心打造"书画徐州"品牌,积极促进徐州书画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推动彭城画派发展实现了艺术影响、理论研究、载体建设的“三个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徐州古称彭城,五省通衢之地,有5000多年文明史和2600多年建城史,是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集萃地,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书法名城。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优越的交通区位,孕育了"楚韵汉风,南秀北雄"的文化特质,形成了以书画文化、军事文化、宗教文化、山水文化等为代表的地域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6.
徐州古称彭城,五省通衢之地,有5000多年文明史和2600多年建城史,是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集萃地,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书法名城。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优越的交通区位,孕育了“梦韵汉风,南秀北雄”的文化特质,形成了以书画文化,军事文化,宗教文化,山水文化等为代表的地域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7.
“李可染艺术大展”展览将全面回顾画家的艺术成就和创作道路。李可染原名李永顺,曾用别号三企,江苏徐州人,中国现代美术家、教育家。13岁李可染从师钱食芝学习传统山水画,16岁入上海美专师范科学习。  相似文献   

8.
《淮海文汇》2013,(4):27-27
<正>江苏省文化建设会议提出,要形成江苏"吴韵汉风"文化品牌的方向、思路、重点和对策。为落实中央六中全会和省文化建设会议精神,徐州提升区域人文素质和城市精神,要从徐州的历史文化中寻找渊源、根基、脉络和依据,打造特色鲜明的徐州文化品牌。一、对"吴韵汉风"的认识江苏的"吴韵汉风"概括说明了江苏省南北两大区  相似文献   

9.
彭城,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徽记;它既是徐州人的栖息地,更是徐州人的精神家园。正如历史上徐州的版图不断变动着,徐州地域文化也没有一个固定的边界,它更像一个宽泛的"文化场",塑造着徐州美术家的个性,影响着徐州美术的面貌。从古至今,徐州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美术家。在现当代时期,徐州地区更是涌现了许多优秀的美术家,其创作成果之丰硕、影响之深远,已得到举世公认。然而,学界迄今对徐州的美术现象,对徐州美术家群体,都缺乏深入、系统的思考和研究。笔者用"彭城画坛"这个概念来称呼徐州美术界。在本文,它  相似文献   

10.
江苏山水画派旗手傅抱石是一位集画、书、印、文“四绝”的艺术大师。他笔下那一幅幅“豪情吞吐大荒”的山水画卷早已家喻户晓,深受世人青睐和珍爱。在1996年北京嘉德秋季书画拍卖会上,一件傅抱石人物画《丽人行》以国内书画  相似文献   

11.
由新疆乌鲁木齐市文联、新疆自治区书法家协会、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中国李可染画院、徐州市文联主办,乌鲁木齐科技协会、徐州书法家协会承办的"张爱军书法作品展"10月2日在乌鲁木齐科技馆展出,乌鲁木齐市、伊犁地区、塔城地区、昌吉州、奎屯市、新源县有关领导,援疆老领导、徐州市援疆干部、乌鲁木齐市徐州商会相关人员,徐州市文联、徐州书法家协会有关领导,文化界与书法界等2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乌鲁木齐市科协主席张自立主持,徐州市文  相似文献   

12.
正徐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舞动汉风"文化发展战略,作为一个长期从事汉文化研究的学者,面对政府的重视,感到由衷的高兴,但笔者认为,必须对"汉风"性质和内涵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才能真正做到"舞动汉风"。现在人们常说"吴韵汉风",风韵并提,即是说苏南的苏州、无锡等地具有吴文化的气韵,苏北的徐州则具  相似文献   

13.
"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是宋代画家文与可评价苏轼画墨竹时说的一句话。文与可是苏轼的表兄,以绘画闻名遐迩,前来索画者颇众。这时,文与可说道:"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的意思是,我画的竹子与苏轼相近,你们可到彭城去向苏轼索求(徐州古称彭城,苏轼曾任徐州知府,彭城代指苏轼)。其实,文与可是专职画家,他...  相似文献   

14.
本单元的"展主",分别是张伯英、王子云、王青芳、刘开渠、李可染、王肇民、朱丹、朱德群等八位近、现代徐州籍的艺术前辈。前贤已逝,空谷绝尘,后生景仰,衣钵有传,故而有如下诸多珍贵文献之展布。八位艺术前辈,根生徐州而名扬天下,自然让今天的徐州人引以为荣。而从艺术生命的拓展及中国美术史的演进上论衡,八位先生只在"籍贯背景"的层面上无可置疑地属于徐州,就其事业与影响而论,他们是中国的、世界的、历史的与未来的。基于这份文化清醒,  相似文献   

15.
主持语:在文化史上人文历史跟地域生态是有关联的,徐州这个地方,地片南北之间,它既有北方的那种宽博豪放的地域特点,又不乏南方那咱温润、细腻的东西。徐州历史上出了好多的名人,也出了好多的画家,如李可染、朱德群、刘开渠、王肇民等艺术大家。画家的产生,一定是跟一个地域的历史是有关系的。  相似文献   

16.
徐州古称彭城,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江苏省最古老的城市。中国第一个布衣皇帝——汉高祖刘邦,生于徐州沛县。刘邦称帝后,册封他的弟弟刘交为楚王,定都彭城徐州。数百年间,以徐州为中心的西汉楚国成为刘氏子孙的世袭封地。这里先后埋葬着13个楚王、5个彭城王及一批汉代开国重臣,徐州一带大大小小的山头,每次不经意的开凿,也许就会有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17.
借助抽象的、无声无息的文字来表现李可染先生的斑斓人生和七彩丹青,显然是力不胜任的。于是,我们准备放弃语言的导向和驾驭,一任观者凭着视域的拓展,在山间,在水滨,在林际,在街巷,在画家墨笔、彩笔濡染的每一个视觉焦点上,感应李可染先生物我相溶、天人合一的永恒呼吸。"生命有限,可染无疆",这就是渎画人的寻觅结果吗?的确,生命在生命所结晶的艺术面前,也要自叹蜉蝣一晨、昙花一夕!我们的幸运是,在大师走后,仍然有亲近大师、聆听大师、  相似文献   

18.
清代初期画坛六大家之一的恽寿平,早年抗清,失败后誓不入仕,隐居武进老宅,倾情诗书画,既为谋生,亦是萌志。中年赁居常州城中白云溪畔,先借画室,后扩为家,并终老于此。文章阐述了他与另一书画大师王翚艺术互慕、事业相助的终生友谊,总结了其绘画艺术特色,即独创“没骨花卉”技法,并引领“常州画派”风靡清代早中期神州画坛。  相似文献   

19.
赵望云抗战时期的美术实践和艺术思想,对"长安画派"的最终形成发挥了开拓与奠基的作用。他提倡"平民主义"的艺术理想、"现实主义"的艺术主张、向生活和传统学习的艺术法则,开创了长安画派的思想先河,由此打通了艺术家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国家意志之间的内在联系,打破了以往艺术家"为艺术而艺术"的"小我"局限,将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与民族、国家、社会的命运紧密相连,形成了艺术家的"大我"情怀。其艺术实践对于中国画的现代创新有一定的开拓意义,显示出强烈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0.
文化不仅是一种教育、一种传承,而且是一种产业,是人类社会得以光大发展和赖以生存的巨大精神财富。徐州,亦称"彭城",这座富有4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不仅享有"帝王将相之乡"、"兵家必争之地"、"五省通衢"之誉,更有"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的盛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