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现实存在的逆向供应链中,回收废旧品没有足够库存空间存放的问题,本文主要讨论由制造商再租借库存设施和回收商再租借库存设施的逆向供应链模型。通过比较得出,库存由逆向供应链中的哪个成员再租借,才能使得总的逆向供应链效益最优,并分析逆向供应链成员原有库存大小对成员的回收努力程度、回收价格和成员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制造商主导和销售商主导两种权力结构下,构建了制造商与销售商两者混合回收及制造商、销售商和第三方三者混合回收的四类逆向供应链模型,运用博弈理论求解,对四类逆向供应链进行比较发现:(1)回收竞争程度较高时,制造商的最优策略为制造商主导且两者混合回收;回收竞争程度较低时,制造商的最优策略为制造商主导且三者混合回收。(2)销售商的最优决策始终为参与制造商主导且制造商和销售商混合回收的逆向供应链,最差决策始终为销售商主导且三者混合回收的逆向供应链。(3)逆向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决策为制造商主导两者混合回收或三者混合回收。(4)针对最佳权力结构和混合回收方式,制造商和逆向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决策基本一致,均为制造商主导的逆向供应链;制造商、销售商和逆向供应链系统的最差策略均为销售商主导的逆向供应链。  相似文献   

3.
在新产品需求为随机需求,再制造产品需求受销售价格影响的混合需求条件下,以博弈论为主要工具,研究了受专利保护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定价与协调问题,分析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两种情形下的新产品最优订购量、废旧产品最优回收价格、最优专利许可费用、再制造品最优零售价格以及供应链的最优利润,并通过收益分享一费用分担契约对闭环供应链系统进行了协调,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情形下再制造成本节约对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决策和利润的影响,以及收益分享.费用分担契约对闭环供应链的协调效果。研究表明再制造受专利保护的情况下,原制造商能通过专利许可费来影响第三方再制造商回收的废旧产品的回收价格和回收量,进而去影响原制造商和第三方再制造商的收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别建立了集中式决策,无奖惩机制的分散式决策以及奖惩机制下考虑制造商竞争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通过逆向归纳法对三种情况下决策变量的求解与比较,分别得到了闭环供应链的回购价、批发价、零售价及回收率。研究表明:与无奖惩机制下的分散式决策情形相比,政府奖惩机制能有效引导制造商降低新产品价格、提高回收率、增加闭环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利润,同时有利于增加消费者的利益;奖惩机制下主动回收废旧产品的制造商利润增加,不回收的制造商利润降低,有效引导了制造商的回收积极性,同时回收商与零售商利润的增加也提高了她们参与闭环供应链的积极性,进而使得整个闭环供应链的成员企业有效协调。  相似文献   

5.
基于交货期库存协调的供应链转移定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将缺货成本和延期惩罚成本纳入决策模型的前提下,对供应商—制造商两阶供应链在转移定价、安全库存,以及总成本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探讨:首先探讨基于 Stackelberg 收益共享定价机制的最优决策;然后,以一体化供应链为参照系,探讨对供应链各成员的行为进行优化的两部制(two-part scheme)收益共享转移定价决策在实践中的运用;最后,探讨模型中部分变量变化对最优决策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承诺的交货期、延期惩罚成本与缺货成本将会影响供应链的总成本和转移定价决策,进而影响供应商的最优库存决策,而制造商则可以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设计,激励供应商按照供应链整体最优的方式进行转移定价、安全库存及相关决策.  相似文献   

6.
针对新兴智能回收,从闭环供应链渠道设计和回收定价角度,分别构建了单一回收渠道和双回收渠道下制造商一致和差异化转移定价决策模型,研究在制造商主导的闭环供应链中制造商的转移定价和最优利润决策问题。研究表明,相对于单一回收渠道,双回收渠道增加了产品回收率和供应链各成员利润;相对于差异化转移定价决策,制造商采取一致转移定价决策,能实现自身利润和智能回收商利润最大化,但会损害传统回收商利润,且不利于供应链其他成员利润的增长;当制造商采取差异化转移定价决策,虽不能实现自身利润最大,但相对于单一回收渠道,其利润也有所增长,也不会损害传统回收商利润,供应链其他成员的利润也会增长。  相似文献   

7.
为刻画闭环供应链系统运作的动态性和复杂性特点,本文在综合考虑环保约束和政府补贴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制造商回收模式下的多期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其中假设市场需求在不同规划期内动态变化,渠道成员通过库存和旧产品的回收连接相邻规划期。运用变分不等式理论分别刻画了制造商层、零售商层和需求市场层的最优行为和均衡条件,进而推导整个多期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通过投影收缩算法对数值算例进行求解和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再制造转化率的提高有利于各渠道成员和消费者利益的改善;尽管资源再生厂向制造商收取未再利用旧产品的处理费能够迫使其提高回收力度,但却导致零售商和闭环供应链收益的损失;政府应实施补贴机制并促进渠道成员之间的协作来改善闭环供应链网络的绩效。这些结论将为现实中闭环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动态决策以及政府部门制定补贴政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三级CLSC物流外包与废品回收的临界条件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虑物流外包和废品回收的双重作用,本文将TPL服务商的正向和逆向服务价格定量引入到三级闭环供应链系统,在不同的物流服务状态和产品回收状态下,以TPL服务商为主导企业.构造了RT-CLSC和MT-CLSC两种不同回收模式下的闭环供应链模型,在非合作模型中根据博弈理论和不同的物流状态和回收模式给出了CLSC内部成员的定价策略,提出了制造商实施正向物流外包和逆向物流外包的临界条件.在两种回收模式下,依据不同的逆向物流状态,分析了制造商自身进行废旧品回收和委托零售商进行废品回收的临界条件.最后通过数值算例描述了TPL服务商的服务成本和零售商的回收成本对制造商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不同权力结构的废旧产品回收再制造决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制造商主导、回收商主导、垂直纳什均衡以及集中式决策四种不同权力结构下的废旧产品回收再制造问题,给出并比较了四种结构下决策变量的最优解。研究表明:与集中式决策相比,三种分散式情形下的系统效益非最优;垂直纳什均衡时的系统效益严格优于制造商主导时;当回收商主导逆向供应链时,在某些条件下能够达到集中式决策的水平;相反,制造商主导和垂直纳什均衡时则无法达到。对制造商主导和回收商主导两种情形,利用费用共享契约和二部定价契约进行了协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促进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行业健康发展,减少碳排放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受到各界的重点关注。本文针对制造商、电商平台、第三方回收商等多个主体构成的逆向回收供应链,探讨碳限额政策与政府补贴奖惩机制并行下对逆向供应链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量、回收价格、碳排放量、碳减排努力的影响,构建四种不同回收模式利润模型,得到不同回收模式下的最优回收价格和减排率,分析碳限额、消费者回收渠道偏好、拆解成本、碳交易价格、产品再制造比率对回收价格和碳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渠道偏好会影响回收价格和制造商碳减排率;针对污染型产品,政府应采取高的碳价格对制造商进行惩罚;此外政府政策是把双刃剑,政府补贴既可以提高企业碳减排率,同时也增加了逆向供应链总的碳排放量,且政府补贴对双渠道回收模式有更明显的减排作用。  相似文献   

11.
考虑由具有批发定价权的零售商和生产规模不经济的制造商组成的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构建仅制造商具有公平偏好、仅零售商具有公平偏好,以及双方同时具有公平偏好等三种情形下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探究上下游企业的公平偏好对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均衡决策与效用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无公平偏好时的最优产量相比,供应链成员(仅制造商、仅零售商和双方同时)具有公平偏好时制造商将会增加最优产量,提升供应链的运作效率,而且满足特定条件时批发价格契约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2)双方同时具有公平偏好对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最优决策与效用的影响最为显著。(3)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最优决策与效用分别同上下游企业的公平偏好系数之间可能都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具体还与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和制造商的生产成本等因素密切相关。数值分析结果也证实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2.
对于“线上销售/回收+线下服务”的闭环供应链模式,研究了制造商在正向和逆向渠道中都与服务商进行收益共享情况下的最优销售/回收定价决策和最优服务水平决策,并比较了制造商领导的Stackelberg博弈、服务商领导的Stackelberg博弈、制造商与服务商Nash均衡博弈三种情形下的最优决策和最优利润。结果表明:最优的新产品销售价格和正向渠道服务水平均与正向渠道收益分成比例呈正相关;最优的废旧产品回收价格与逆向渠道收益分成比例呈负相关,而最优的逆向渠道服务水平与之呈正相关。制造商和服务商的最优利润不仅受正逆向渠道收益分成比例的影响,而且与新产品生产成本的大小有关:当新产品生产成本较小时,处于领导地位的一方获得的最优利润最大,而当新产品生产成本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对方处于领导地位时自身获得的最优利润反而最大,而双方均势时各自获得的最优利润均不占优。  相似文献   

13.
不同回收法律下的再制造供应链决策与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制造商责任制和分销商责任制两种回收法律体系对制造商和分销商的影响.针对不同法律体系下的供应链决策建立制造商作为斯塔伯格领先者的模型,研究这些回收法律下供应链成员的决策和收益.结果表明,不同的回收法律对供应链的总绩效不会产生影响,但是会通过回收可变费用影响收益在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分配.此外,针对分散决策效率的不足,设计了在分销商责任制法律下基于回收品价格的价格折扣与回收补偿相结合的合作机制,促使供应链成员合作以使供应链总收益达到集中决策时的收益.  相似文献   

14.
为了比较政府奖惩机制和税收-补贴机制对于提高逆向供应链回收率的有效性,运用动态博弈论方法建立了逆向供应链的三个回收再制造决策模型,即无政府介入、奖惩机制下以及税收-补贴机制下逆向供应链的决策,并比较了三种情形下的决策结果。研究表明:三种情形下回收率都随着再制造成本优势的增加而提高,其中奖惩机制下的回收率最高;制造商和回收商的利润都随着再制造成本优势的提高而增加,其中奖惩机制下利润提高的幅度较大;制造商的回购价格随着奖惩力度和再制造成本优势的提高而提高,随着单位补贴和再制造成本优势的提高而下降。通过对两种机制决策结果的比较发现,奖惩机制对引导逆向供应链成员积极回收再制造废旧产品比税收-补贴机制更有效。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考虑政府的三种决策目标,研究了逆向供应链的政府奖惩机制设计问题。分别建立了有无奖惩机制下的逆向供应链博弈模型,得到了政府奖惩力度的均衡解,并对求解结果进行比较,讨论了管理意义,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结论并进一步仿真分析了外生变量对决策变量影响。研究表明:政府奖惩机制不仅能够提高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率,还能降低新产品零售价,提高回购价,有利于全社会福利的提高;奖惩力度随着市场容量的增加而提高,政府应根据制造商产品的市场容量大小制定奖惩力度而不是对所有制造商制定统一的奖惩力度;政府应综合考虑全社会福利和废旧产品回收带来的环境效益,这样能较好地提高逆向供应链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6.
碳排放交易政策下供应链碳减排技术投资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单制造商和单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考虑供应链碳减排技术投资与否两种情形,构建了集中式决策、分散式决策和供应链成员协同决策的博弈模型,探讨了消费者碳足迹敏感系数、碳限额及碳减排成本系数对供应链成员最优决策及减排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碳交易价格与碳限额呈线性关系时,供应链及制造商的利润与碳限额并不是线性递增的关系,政府合理的制定碳限额能够促使供应链企业有效减少碳排放;当消费者支付意愿依赖于产品碳足迹时,企业可以通过投资碳减排技术在减少碳排放量的同时获取更大的利润,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制造商和零售商通过渠道协作共同决策碳减排水平时,供应链碳排放总量比分散决策情形下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7.
张旭梅  黄陈宣 《管理学报》2013,10(2):233-237
针对由单一制造商和单一第三方回收商组成的两级逆向供应链,建立了逆向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博弈模型;通过该模型得出了逆向供应链知识共享的均衡策略,进一步探讨了逆向供应链知识共享的2个合作条件:①制造商在成本节约收益中的分享比例必须大于某个阈值,②制造商所获得的整体收益比例必须大于制造商的知识共享成本分担比例;最后分析了知识共享成本分担比例和总体回收量对知识共享量的影响,以及成本节约收益共享比例和边际收益对知识共享成本分担比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废旧工业产品的回收再制造活动具有较大的正向外部经济特性,常常导致企业从事该项活动的动力不足。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出发,各国政府大都制定了给予补贴以鼓励回收再制造活动的政策。而且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一般具有一定的感知价值差异,可能会影响到再制造成本优势的发挥。将政府也作为一个决策主体,建立了以政府为领导者、制造商和再制造商、回收商为跟随者的三级非线性闭环供应链上的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其中嵌套了基于委托代理关系分析基本技术框架的再制造商对回收商回收努力的最优激励契约。分析求解了政府和制造商、再制造商等的最优决策。政府的补贴政策将有效提高再制造品的竞争优势,同时有效降低废旧产品的掩埋等处理成本,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政府最优补贴下再制造商对回收商的最优激励机制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废旧工业品的回收再制造效率。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相互替代程度将间接影响到政府的最优补贴决策。同时通过数值分析得到再制造的比较成本优势对闭环供应链决策的影响。可供政府有关部门在政策制定以及闭环供应链上的企业决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混合渠道销售及回收的电器电子产品闭环供应链(CLSC),考虑当前我国实施的WEEE规制政策的影响,建立CLSC决策模型,并基于博弈分析方法求得政府规制工具的最优参数和CLSC中各成员企业的最优经营策略及利润,以及社会福利和消费者剩余。结果表明:政府向电器电子产品制造商征收的WEEE处理基金越高,则产品批发价、直销价和分销价均越高;政府给予WEEE处理商的处理补贴越高,则各WEEE回收企业的回收价格及回收量均越高;消费者环保意识越高以及对WEEE回收价越敏感,都越有助于各回收企业增加WEEE回收量,提高CLSC各成员企业的利润,以及促进社会福利和消费者剩余的增加;消费者对产品分销价与直销价的价格差越敏感,则对制造商和销售商的利润、社会福利以及消费者剩余越无益,但不影响第三方回收企业和处理企业的利润。  相似文献   

20.
在政府对回收商实施押金返还制度下,本文研究由一个回收商和两个竞争制造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如何同时解决成员策略优化与利润分配问题。首先采用非合作-合作两型博弈方法,通过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的耦合融通构建一个闭环供应链交易模型。然后在非合作博弈部分考虑两个制造商的定价策略,形成任意竞争局势,通过纳什均衡分析制造商在考虑合作博弈部分分配利润得到的支付值时的最优价格策略与最优利润;并在合作博弈部分,应用冯·诺依曼联盟特征函数方法和Shapley值,分析非合作博弈部分形成的任意竞争局势下闭环供应链回收率、回购价和分配利润。最后通过数值实例说明,押金等相关因素对押金返还制度下闭环供应链成员的最优价格、最优回收率和最优回购价的影响,体现押金返还制度作用于回收商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押金返还回收商的政策作用下,产品回收率上升、售价降低,促进回收再制造的效果显著,但政府与企业都需考虑合理的决策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