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阿斗”似乎成了“愚钝”、“笨蛋”的代名词。其实,三国时代那位扶不起的刘后主阿斗并非天资愚钝,在他幼童时期,诸葛亮曾对他进行过智力测验,并夸奖他智力非一般。可他后来的表现为什么显得如此“愚钝”、“笨蛋”呢?  相似文献   

2.
元勰是北魏历史上杰出的年轻政治家。他一生勤奋学习,知识渊博,品行端正,清正廉洁,对国“忠”、对父母“孝”、对百姓“仁”、对兄长“悌”、对友人“义”,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积极支持者,为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孝文帝逝世后,他坚决执行遗诏,拥立宣武帝登基,为稳定北魏政局立了大功。他抵制外戚擅权,不为宣武帝所理解,最终被冤杀。  相似文献   

3.
贾宝玉作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并非在《红楼梦》中横空出世,他的身上充满了浓厚的文人气息,尤其继承了“才子”形象的部分性格特质。贾宝玉对女性的崇拜意识、对“情”的执著以及个性中的狂狷都与才子佳人小说中的“才子”形象十分相似,但贾宝玉对“才子”形象又非简单地沿袭或重复,他对人生、对家庭、对社会的进一步反叛,构成了他个性的新元素,他突破于“才子”形象而体现出新的特质正是他能够成为古代小说中经典文学形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死而不朽”的说法早已有之,司马迁继承了传统的“三不朽”的价值观,他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区分出三个有针对性的价值追求层面,从而使“三不朽”说的内涵具体化、明朗化。他“好奇”的价值审美倾向,是他重人事、肯定人的主动性、宣扬积极进取精神的思想观念的反映,是对“三不朽”的价值观的发展和升华  相似文献   

5.
张说是初、盛唐时期重要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其文学思想可用“完美”二字概括,即功用的“完美”和艺术的“完美”的统一。加之他所强调的“风雅”、“吟咏情性”及更为具体的要求(如“风骨”、“滋味”、“文采”、“声律”等),构成了一个完整而成熟的思想体系。在当时,张说的思想较“四杰”、陈子昂等人更为全面,也更为现实。他本人的创作也体现了他的这一文学思想。又由于他特殊的政治地位,使他对盛唐文学的影响非同一般,也使其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用“意境”“境界”等概念建构起自己的美学体系。他认为作为抒情文学的词作必须有作者的真情实感蕴藏于内,“真情”是“境界”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出于对“真情”的看重,王国维着力于对元剧的研究,从戏剧艺术的角度,他对元剧十分鄙视,但从文辞的角度,他对元剧十分欣赏。王国维称元曲为“活文学”,与元曲作者蕴于其中的“真情”有莫大关系。王国维对元曲的研究基本延续了治词的角度和观点,论曲仍以“真情”为首要标准。不同之处在于,“当行”也是他的“本色”观的组成部分,是其“本色”观比“意境”说在理论范围上更为广阔之处。相比较而言,吴梅的“本色”观亦注重“真情”,对作品的评论,他更多的是从排场角度分析、评价作品。对作品的用字,吴梅亦崇尚自然,同时又有所保留。  相似文献   

7.
黄文山是我国“五四”前后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他对无政府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他一方面成立无政府主义社团和出版刊物,翻译国外的无政府主义著作,另一方面发表阐释无政府主义思想的论著,提出“建设的无政府主义”,多方阐释“无政府共产主义”概念,对无政府主义的“暗杀”与“暴动”进行合理性解释。他自始至终坚信无政府主义就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并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实践与理论多有批判。  相似文献   

8.
罗鸣 《中华魂》2014,(15):42-42
何谓“皇帝心理”?末代皇帝溥仪在“文革”期间“劳动改造”时曾对人说:“一个人在当权的时候容易独断专行。”他举例说:他当年做皇帝时,宫里有个姓黄的小太监,黄姓令他不爽,硬把人家改姓黑。由此观之,所谓“皇帝心理”,其实就是“独裁心理”。在封建制度下的皇帝,一言九鼎,至高无上,拥有“生杀予夺”的特权。一旦拥有这种特权,就很容易产生唯我独尊、独断专行的“皇帝心理”。有了这种“皇帝心理”,再经过人的“吹”“拍”“抬”“捧”,就越发肆无忌惮、狂妄至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鲁迅宣称“不喜欢”诗歌的原因入手,分析了他的诗歌趣味。指出他并非不喜欢诗,而是有其评价诗的独特标准。除了强调“真诚”与“深切”外,他的诗歌趣味还与其人生体验和所受的诗学熏陶有关。因此,他对新诗的评价也与众不同,只有殷夫与冯至两位诗人得到过他的高度评价,他喜欢殷夫,是因为他赞赏殷夫的真诚和以身殉道的勇气,赞赏他“摩罗诗人”的气质;而他欣赏冯至,则是因为冯至对“真与美”的体验,契合了他的生存体验与艺术趣味  相似文献   

10.
夏立群 《社区》2011,(32):5-5
他对书有着特殊感情。当年为了读书不惜去“抄”、去“偷”的人。除了孔乙己.还会有谁迷书会迷恋到去“偷”来看?他不光“偷”书来看,还曾经“抄”书来看。他对书的痴迷胜过一切。他就是著名的大作家、大画家韩静霆。  相似文献   

11.
从拉康“镜像说”解读“他者”的含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他者”是西方文学理论中一个常见的术语,频繁应用在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和解构主义中。“他者”的建构源自对拉康的“镜像”心理分析,主要是研究驻康理论中‘‘他者”的多重阐释和“他者’’与言说主体的构建关系。  相似文献   

12.
林天宏  余飞英国 《社区》2008,(25):59-61
因为一块近9平方米的土地,这个不名一文的英国捡破烂老头和一位亿万富翁发生了“冲突”。他一度感到无助,但他发现,法律、政府、社会机构以及周围的朋友们都在用各自的方式表明对他的支持。富翁最终不得不开出400万英镑的高价求购这块“弹丸之地”,却被他一口回绝。有中国媒体称他为“全球最牛钉子户”,对此他很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教育家,他毕生投身于教育事业,对教育工作勇于批判和改革,他的很多教育思想对于我们思考今天的教育问题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就教师职业道德而言,他本人以教育实践树立了高尚师德的典范,并且对教师职业道德有深刻的认识和研究。他对教师的要求和教师职业道德的论述精辟而独到,提出了教师要做到“无私奉献、热爱学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勤于进取、勇于创新”等思想。  相似文献   

14.
——人称“黑马大叔“张小平生于1954年。面对媒体.他说自己是幸运的,30年来的恢复高考、“干部四化”等“好机遇”都被他碰上了。谈到自己见证了新中国广告三十多年.他对自己能成为“国内广告殿堂”的石头深感荣幸。而事实上,他对中国的广告和设计的发展贡献良多——  相似文献   

15.
“三美”的展现——评许渊冲先生的古诗英译作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渊冲先生用他那支传神之笔展现了原作的“意美”,“音美”,“形美”。在“意美”方面,他不仅表达原作的表层形式,而且展示原作的深层含义;不仅表达原作的字间之意,而且传达原作的言外之情。当原文有几种解释时,他选择最美的一种。在“音美”方面,他重视原文的音韵,节奏。在“形美”方面,他再现原文诗句的长短,对仗,重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沈从文人生观、价值观出发,展现沈从文心中的理想世界。沈从文在“都市文明”面前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情结,都市文明压抑得他透不过气来,而湘西文化所赋予沈从文的优越感使他对都市文明不屑一顾,他那种“乡下人”的气质,令他不止一次地“否定”现代文明。家乡观念的认同感,又使他对湘西老家尤其热爱。文章对沈从文笔下三种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从感性上,认识沈从文是如何表达对人类的爱和宽容。  相似文献   

17.
林学专家赵博光教授又一次踏上南京飞往宁夏的航班,长距离的空中飞行,对他来说是真正的“享受”,飞翔在辽阔的西部上空,他看到了机翼下的荒漠已经一大片一大片地长出了绿草,长势之旺盛,色彩之翠绿,连天接云。舷窗前他笑了,因为现在我国新疆、甘肃、宁夏、内蒙许多荒漠开始种长出了这种被称为“苦豆草”的草,这种草对防沙固沙特别有效,草长沙退,绿意盎然。他又笑了,因为是他发掘了用“苦豆草”治理荒漠的充分可能性,然而,他与“苦豆草”结缘,是因为他的爱情,“苦豆草”是他的爱情草。哲人说,一个人的爱情就是一个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以“宿疾”和“农事”为切入点,可探讨诗人万夏在上世纪80年代诗歌写作中的重要转向。万夏的声音是复杂的,他不属于任何团体,但又属于任何团体:他是“莽汉”但是短暂的“莽汉”,他是“非非”又不是“非非”,他是“整体”,又不是全面的“整体”,他最终落到“汉诗”。他的这种复杂性导致了他艺术的综合性,而这种综合性中的大部分是中国文人的品质,小部分是西洋式的先锋。  相似文献   

19.
毛可斌 《金陵瞭望》2006,(14):45-45
在同事眼里,他是“办案能手”、“拼命三郎”;在被查对象眼里,他是“可以掏心里话的人”:在领导眼里.他是全市纪检监察干部的缩影、典型代表:在家人眼里,他是个“经常不回家的人”……他,就是市纪委纪栓监察员骆志国。  相似文献   

20.
编后语     
今年1月18日,是陆象山逝世805周年。为了纪念这位著名的哲学家、中国心学创始人,我们特与金溪陆象山研究会合作,在国内首次推出这个文论专辑,以飨读者。陆象山(1139──1193),名九渊,字子静,号象山,抚州金溪人,著名心学家。在南宋,他是“抚学”,也是“赣学”的代表。陆象山处于动荡不休的南宋,在中国思想发展史的十字路口,他高标独帜,自成哲学体系,以其开创的“心学”,横扫陈腐之见。他的易简,他的呼唤人的“真我”主体意识,他的关于“人性”“人情”,眼睛向“下”,以及对“存天理、灭人欲”程未理学的叛逆,和“要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