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采用Dnyna的预防性储蓄模型和固定效应-工具变量法(FE-IV)对海南省农村居民1990—2008年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及其地区差异进行了估计。研究发现:1.海南省农村居民存在明显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高于海南省城镇居民的水平,但远低于全国农村居民的平均水平;2.海南省不同收入地区的农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差别不大,没有出现"居民收入越低,预防性储蓄动机越强"的规律;3.提高人均GDP水平和城镇化率都不能有效降低海南省农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最能凸显财富效应的牛市和熊市期间的数据为样本,对中美两国股市的财富效应和各自主要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美国股市虽然在相对规模、公司业绩、投资者行为、股利政策等方面远远优于中国股市,但是其财富效应只比中国股市略强,且自身统计性质不够显著。其原因是股票市场特有的波动性增强了投资者预防性储蓄动机,从而削弱了股市财富效应。最后分析了关于中国股市财富效应问题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可以分散农户的医疗支出风险从而降低农户未来医疗支出的不确定性,对农户的预防性储蓄产生挤出效应。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0年和2006年的数据,采用倍差法和分位回归法分析了这种挤出效应。研究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对农户的预防性储蓄存在着挤出效应,并且这种挤出效应随着农户储蓄分位的提高而不断减小。因此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将低收入群体纳入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体系中对降低农村的预防性储蓄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从消费的角度对在不确定情况下的最优储蓄的问题进行研究,构造了一个不确定性可分解且可计量的模型。以中国的实际数据为依据,将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中的不确定性分解为利率波动和未来消费的不确定性两部分,通过估算跨期效用贴现率和风险厌恶系数来解释人们在跨期选择过程中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在预防性储蓄理论指导下,借鉴缓冲储备模型,结合地区特点,构建了计量模型。然后利用1980年~2010年数据,对山西农民高储蓄现象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1.习惯因素,是该地区农民高储蓄的原因,前一期的储蓄每增加1%,本期的储蓄就增加0.217%;2.各种不确定性增强了农民储蓄动机;3.农民的收入依旧是制约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影响河南省城乡居民储蓄的因素主要有居民收入水平、利率水平、物价水平、房地产投资情况、金融投资情况、预防性动机等。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影响河南省城镇居民储蓄额和农村居民储蓄额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测度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序,得出了相应的模型。从模型来看,为进一步合理利用居民储蓄,促进储蓄向投资和消费的转化,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不能单纯依赖利率政策,完善各项社会福利制度,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发展和完善投资市场。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研究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降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不利影响.运用1993-2013年省级数据,构建泰尔指数、产业层次系数,通过实证模型分析产业层次提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层次提升总体上能够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全国及三大区域产业层次系数增长率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增长率呈倒U型关系.全国及西部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显著负相关,东部对外开放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显著正相关,全国及三大区域金融机构信贷规模影响不显著.最后从产业层次视角提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将Zeldes和Dynan的模型进行了融合,结合山西的实际情况,对山西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进行了估计,同时与全国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山西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大大高于全国城镇居民.在对相关的统计数据详细分析之后,发现目前和未来潜在的教育支出所带来的流动性约束是导致山西城镇居民行为更加谨慎的重要原因.教育偏好、教育价格与人口结构等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山西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0.
居民面临自身寿命的不确定性,因此会增加预防性储蓄和降低当期消费支出水平.由于信息不对称,私人的商业保险不能为居民的寿命不确定性提供完备的保险功能,只有通过建立政府强制性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有效降低居民不确定寿命的预防性储蓄.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虽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在覆盖范围、缴费率和政府投入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ELES模型的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对消费结构的内涵进行界定,并通过恩格尔系数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滞后于城镇居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然后,借助《中国统计年鉴》(1995—2007)年的数据,建立ELES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我国城乡居民年均基本需求支出量、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存在显著的差异,最后分析其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缩小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消费理论在经济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且对指导当前中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消费理论为主线,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旨在系统梳理消费动机视角与储蓄动机视角的关系,进一步拓展消费理论,以及阐述消费理论中国化的需要转变研究视角——由消费动机视角转变为储蓄动机视角。基于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和中国社会传统,总结和归纳了三类九种储蓄动机,拓展了消费理论框架,用以讨论中国居民消费问题;并采用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验证,提出相应的政策含义。最后,提出了消费理论的研究视角转变和中国居民消费研究的四个认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重大的经济热点问题.然而,我国城乡居民贫富差距的程度到底怎样?未来的变动趋势又是如何?本文从实证的角度一一回答了这些问题,同时结合经济理论分析了引起这些情况的原因和提出了有效抑制城乡居民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趋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生命周期假说的扩展模型作为分析框架,利用农户调研的微观数据,检验了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参加新型养老保险农户家庭消费更多,农户家庭规模显著影响消费支出,但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总体偏低.要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需进一步完善,以增强农村居民对未来的良好预期.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受到了消费需求疲软的冲击 ,在居民收入增加的同时 ,消费需求却没有相应地增长 ,而居民储蓄在大量增加。已经有大量的文献对这种情况进行了研究 ,笔者构建了一个预防性储蓄模型 ,并以此为理论基础 ,详细分析了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 ,由于不确定性的增加 ,居民的预防性储蓄随之增加 ,说明这是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疲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数据,利用OLS回归及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社交活动对农村老年人消费总额与消费不同维度的影响及其组群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参与社交活动对农村老年人的消费总额及不同维度的消费支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享受型消费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社交活动对农村老年人消费总额与不同消费维度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收入水平差异。为此,应积极探索适合农村老年人活动的,并且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休闲活动中心或场所,引导农村老年人积极参与丰富的社交活动,有效促进其基础型和享受型消费支出,改善其生活质量,助力其积极养老。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储蓄率的成因一直是国内外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模型及1997-2006年中国各省关于家庭储蓄率影响因素的数据,选用滞后一年期储蓄率、收入增长率、少年儿童抚养率、老人抚养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作为因变量,在对影响中国储蓄率的6个变量进行了实证分析之后,认为个别变量在城乡中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根据实证结论,提出了降低我国储蓄率的相关建议,即完善金融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以期解决我国的投资过热和消费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货币化对居民高储蓄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中国经济货币化对居民高储蓄的影响,梳理已有理论成果后认为中国经济货币化推动了居民高储蓄,并以居民储蓄率、经济货币化率等5个指标,用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1985-2006年间的情况,结果显示:经济货币化率的提高和居民高储蓄正相关,利率及通胀率也会对高储蓄产生影响,最后提出了大力发展非银行金融体系部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云南作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国家经济布局协调发展的关键区域,但当地居民消费不振已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1978~2011年数据构建当地城乡居民消费函数,对影响其消费行为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城镇居民受经济改革的影响较为明显,其消费行为表现出阶段性特征,且对消费习惯具有较强依赖性;农村居民对消费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受经济改革的影响不明显;但收入仍然是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