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告别大楼     
陈世旭 《老友》2008,(11):20-21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再别康桥》别了,大楼,谢谢你这些年来的容留。说起来,我们的缘分是从我的少年开始。那时候我  相似文献   

2.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对徐志摩的认识是从这首诗开始的,是在初中的课本上。但对他总就没什么了解,所以与他的“初识”也就随着《再别康桥》的结束戛然而止了。  相似文献   

3.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这是徐志摩的诗,也是徐志摩的人。他曾经“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而五十多年来,他的生命和他的名字一道,早已成为一段回忆了。人的生命本来就充满了种种不合常态的、偶然的因素,并不永远合乎逻辑。当我们去认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诗人、作家或学者时却往往一定要试图逻辑地、合理地为他“定  相似文献   

4.
读徐志摩     
第一次接触到徐志摩,是从一部电视连续剧里,演绎他与三位女子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纠葛。说理不清,至少在年少的我是这样认为。后来,渐渐读到一砦名家的诗,其中就有徐志摩那首朗朗上口的《再别康桥》那一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宛如一朵芙蓉,  相似文献   

5.
许多人对徐志摩诗歌的印象,往往都是与他的《再别康桥》、《沙扬娜拉》、《雪花的快乐》一类咏叹调联系在一起的。人们说它飘逸,如同“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说它清丽娇媚,“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说它温柔轻盈,象在半空中娟娟飞舞的雪花,“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说它那一声声咏叹调里,“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又漾着“甜蜜的忧愁”……  相似文献   

6.
苗鸣宇 《21世纪》2001,(10):55-57
悠久的历史、浓厚的文化气息、出色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久负盛名的英国文凭……还有那如画的康桥与康河,多少年来一直打动着中国学子的心——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上个世纪初叶以来,有多少中国学子轻吟着这样的诗句挥别了康桥,又有多少中国学子因为这样的诗句而萌发了前往英伦三岛的志愿。如今早起不刷牙就坐在被窝里吟咏这首小诗的人又多了几个,因为英国政府已经宣布将进一步放宽留学政策,提高留学生待遇。不过诗歌所营造的氛围毕竟还是浪漫了些,如果您真的有去英国留学或定居的打…  相似文献   

7.
再别康桥     
《北方人》2007,(10)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  相似文献   

8.
    
《新少年》2021,(1):72-73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现代诗人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大嘴兔子特别喜欢,她常常会悄悄坐在屋后的高冈上,望着即将落山的夕阳,一遍遍地吟哦,去感受那诗意的美。小桥、流水、垂柳、夕阳……这首诗的画面感多么强烈,真想走近康河,走进诗人的内心,去看看那儿的美景,去了解一下诗人的真实感受。大嘴兔子是个小诗迷,她对现代诗尤其着迷。  相似文献   

9.
伊文 《社区》2009,(18)
一位女性来咨询,她说,丈夫总是打她。"他为什么打你?"我问。女人回答:"因为他最不喜欢别人说他不像男人。""你知道他最不喜欢别人这样说他,你还这样说?"我更好奇了。"他就是不像男人嘛!"她非常委屈地说。"那他打了你,你怎么样?"  相似文献   

10.
爱情牛股     
子薇 《可乐》2008,(4):16-16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一天,我穿了件绿T恤衫上班,主管皱着眉说:"好好的穿什么绿衣服?上面还有个熊,真晦气。明天穿红衣服,最好背上还画着公牛队什么的。"原来,股迷见了绿色衣服和熊图案就害怕。同事赵朋坏笑道:"以后天天穿红,像新娘子一样。"他收起笑,认真地对我说:  相似文献   

11.
人去何方     
<正>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诗人通过作品把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以及对眼前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实为诗作中的绝唱。诗人在作品中把聚时的愉悦,和离时的惆怅表现得酣畅淋漓,  相似文献   

12.
按照习俗,我也应该叫他爸爸,因为他是我丈夫的父亲。可是,尽管我儿子今年都十岁了,我却还没叫过他一声"爸爸"。丈夫是他的独生儿子,他含辛茹苦将他养大,但我却始终无法从内疚、感谢中生出情感来,因为……因为……说出来我自己都不好意思,还在做女儿办"家家"的年龄,我就懵里懵懂设想过长大后要嫁的人家:书香门第,公公要雍容大度,最好是博士,即或是工人,也要  相似文献   

13.
它像清溪,滋润心田,它像长河,碧波盈盈; 它像湖泊,温和恬静,它像大海,博大深奥。--题记那是一个晓雾弥漫的清晨,我和朋友在公园晨跑。朋友很"奇怪",他对每个经过身边的行人都会轻轻一笑,我很纳闷儿,他似乎看出了我的不解,笑着说:"我对别人微笑,别人也会回敬我微笑,这样我幸福,他快乐,为什么要那么吝啬呢?留一缕微笑不更好吗?"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与作文》2007,(7):26-28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站在学校的大门口,看着眼前那么亲切,那么熟悉的教学楼、花坛。心里别有一番滋味。一眨眼,往事已烟消云散,只留下老师那亲切的面容和同学们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了。难忘啊!在这里鹿过的每一分钟。难忘唧老师和同学们!  相似文献   

15.
寻找快乐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很不开心,于是他打算到民间去寻找快乐。他问了很多人,有的说:“你拥有了权利就会快乐。”有的说:“只要你拥有了金钱就会快乐。”国王摇了摇头说:“这些我都有,可是我还是不快乐。”国王继续往前走。他来到一块田地前,看到一位农民一边唱歌一边干着农活。看起来很快乐的样子。国王走过去,看见他没有穿鞋,于是便说:“你连鞋子都没有,为什么还那么快乐?”农民说:“因为我有那么多稻子,到丰收的时候,我就可以有好多双鞋子。”国王说:“可是现在稻子还没有成熟呀!你仍然什么都没有。”农民说:“你看它们长得多么好,就像我的…  相似文献   

16.
孙莹 《今日南国》2013,(4):11-12
“奶奶。我来送您了,今后我一定好好做人,出去给您烧纸……”34岁的七尺男儿张健跪在奶奶的遗体前,重重地磕了3个响头。因为张健酒后寻衅滋事打了人,从小把他带大的奶奶急得重病离世,连孙子最后一眼也没看见就撒手而去。在家属的恳切申请下,西城检察院特事特办,决定扛下一切风险和责任,护送张健到医院参加遗体告别,送奶奶最后一程。  相似文献   

17.
千寻 《新天地》2012,(7):8-9
于佐良是一位83岁的老人,他不但决定在自己身后捐献出遗体,还劝说患癌症的女儿捐献遗体。8年前,他和几位高龄同伴在沈阳成立了中国首家遗体捐献志愿者俱乐部。8年来,于老带领同伴,忍受着他人的白眼、冷遇,甚至侮辱,坚持不懈地进行劝捐工作,谱写了一曲"鞠躬尽瘁,死而不已"的银发赞歌——  相似文献   

18.
我的老爸真奇怪。在公司的员工眼中,他是个“成功人士”,因为他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在妈妈眼中,他是个“可爱的老公”,因为只要他在家,一定哄得妈妈像喝了蜜似的幸福;而在我眼中,他是“读不懂的书”,因为他实在难以琢磨。说他疼爱我吧,的确是的。从小我走路的姿势就很难看,一点也不像个女孩子——弓腰耸背的,为了纠正我的不良习惯,爸爸专门送我去学“跆拳道”,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也不管工作有多忙;说他心狠吧,的确是的,看到我练“跆拳道”时摔得哇哇大哭,也没有哄过我一次,还比不上教练呢!最可气的是,有一次他还不让教练给我擦眼泪。时间上,说…  相似文献   

19.
奇怪的遗嘱 美国有一位冷冻学教授,在他临死之前曾嘱咐家属:"我死以后,不要火化,将我的遗体放在液氮中冷冻,以备有朝一日起死回生。"他在不久后死去,他家里人果然遵嘱办事,把他的遗体送进一家医疗科研单位,像标本那样冷冻了起来。在这家人体冷冻研究单位里,迄今为止共有15具男女尸体,像千年古尸和木乃伊那样赤裸裸地冷冻在大玻璃液氮试管里。  相似文献   

20.
风筝的爱     
爸爸、妈妈:你们好!我爱你们!还记得星期天我们去西流湖放风筝的事吗?看着我们漂亮的燕子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小,我担心地对你们说:“风筝会迷路,会丢的。”可是,爸爸却告诉我:“风筝的线在我们手中,它不会丢的,这就像孩子不管走多远,爸爸妈妈都关心他,牵挂他。”我当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到学校后,我请教了语文老师。老师说,我们小朋友就像天上的风筝,越长越大,总有一天,要离开父母的怀抱,自己去工作、生活,可不管我们走到哪儿,走得多远,爸爸妈妈的爱就像那细细的线一样牵着我们的心。老师还给我讲了一个老奶奶爱儿子的故事。老奶奶在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